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

文/跳跳妈妈谈教育

素质教育、高质量人才选拔从2022年正式开始了。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1)

2022年高考正式结束了,今年高考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考题太难,语文难度三颗星,全国甲卷的作文,和全国乙卷的题型大变,让考生措手不及。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2)

数学难度五颗星,题型新颖、计算量大,大多数考生都没有答完,预计平均分在六七十分,80分已经算是高分了。

数学试题曝光后,各路非高考人士都跃跃欲试,想尝试一下这数学究竟有多难。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3)

一位带数学竞赛生的教练,尝试了最难的新高考Ⅰ卷,总共花费了2个小时,最终得了135分,其中两道题跳过没答,其中一道是亚洲填空题。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4)

如下图所示,感兴趣的人可以尝试着做下去,对于已经毕业6年的笔者来说,机会就能看懂椭圆、周长几个字,就不白白浪费脑细胞了。

总而言之,今年高考数学题真的很难,除了渗透出今年是高考小年,分数线可能会下降外,还释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5)

2022年高考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

无论是今年高考的语文题型,还是数学题型,除了难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题型大变,比较灵活,不再是往年的题型模板。

其实这一变化,在高考前夕教育部就渗透了,明确表示:“未来高考题型将灵活多变,以考察考生的思维为主,而不是考察解题能力。”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6)

此前很多高中生都是小镇做题家,只靠刷题做高分,这样的学生即使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未来也容易成为高分低能儿

高考题型灵活多变,避免高分低能儿的书呆子出现,也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7)

2022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从这一年高考开始,真正的人才选拔开始了,今后光靠刷题、死记硬背无法在中考高考中脱颖而出了。

所以2022年高考释放出重要信号:今后具有真才实学、懂得灵活多变、极具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成为高考中的胜利者。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8)

丘成桐教授:数学再这样教下去,教育倒退20年

此前不光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用刷题、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获得高分,一些老师的上课方式也脱离不开做题和练习,尤其是数学老师。

我国中小学数学老师,经常用一道数学题来引出数学公式或者当堂课的知识点,讲完以后再给学生出一道练习题,然后将自己的解题方式告诉学生,让学生照猫画虎地去解题。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9)

这种教学方式确实让学生迅速掌握解题技巧,但是却限制学生的思维,老师将自己的思维向倒豆子一般告诉学生,学生就懒得思考了,也不会再有创新的解题方式了。

这也是学生养成刷题、死记硬背学习方式的原因之一。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10)

对于我国数学老师这种上课方式,当代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也有话说,他曾公开表示:“数学课如果再这样上下去,教育将倒退20年。”

为了不让丘成桐教授的话一语成谶,高考数学题型开始改变,不再让学生考刷题就能考高分,灵活度多变的题型,更多地考察学生的思维。

这一次数学没能考好的学生,也要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学习方式出了问题。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11)

教育改革下,如何学好数学?
  • 学根不学皮毛

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只是会了解题方法,而不是真正理解这个公式的原由,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数学考试中是无法得高分的。

所以今后学数学一定要多以理解为主,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根,而并非掌握表面的解题方式。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12)

  • 多学多问多变化解题方式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只会解题的书呆子,要想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为学霸,除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技能外,敢于张嘴询问是关键。

在数学课堂上遇到不懂的知识点,要敢于向老师提问,平时也多跟思维好的学生沟通交流。

将所有人的思维方式整合到一起,就能获得多种解题方式,面对不同的题型就能灵活应对了。

高考选拔条件(2022高考传递一个重要信号)(13)

2022年高考已经结束,数学没考好的考生也不用太着急,毕竟你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小白鼠,有失误很正常,你们的成绩将是一个里程碑,预示着人才选拔的正式开始了。

今日话题:

你觉得今年高考数学难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