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叨叨方言(老呔与老呔方言)

老呔,又写作“老奤”,读音带儿化为tǎir,也有写成“老呔(奤)儿”。

“老呔儿”一词的出现,起码可上溯到清代中期。“老呔儿”一词有着严格的地域性,是东北人专对关里昌滦乐人的代称。昌滦乐,即昌黎、滦州、乐亭及周边地区,包括卢龙县南部、滦南县、曹妃甸区(原唐海县)以及古冶一小部分,也就是滦河下游水域区域。

别叨叨方言(老呔与老呔方言)(1)

一、“呔”字与“奤”字都是多音字

别叨叨方言(老呔与老呔方言)(2)

“呔”字,《说文解字》《中华大字典》皆无其字。《汉语大字典》及王同亿《现代汉语大字典》对“呔”字是这样解释的:“音dāi,【叹】,促使对方注意的吆喝声(多见于早期白话),如:‘呔,狗奴!快些拿了头来,就放你去!——《说岳全传》’”,“又读tǎi,【形】,指说话带外地口音”。

别叨叨方言(老呔与老呔方言)(3)

“奤”字,《康熙字典》解:“《集韵》:‘普伴切,音坢。面大曰奤’。《字彚补》:‘胎上声。《菽园杂记》:南人詈北人为奤子。’”《汉语大字典》解:“tāi,《字彚补》:‘同歹切。犹侉。谓语音不正或与本地不同。多指操北方口音。呔(奤)子,犹侉子。南方人称操北方口音的人。赵元任《钟祥方言记》:呔,称北方人叫呔(奤)子’”。

“奤”字常见的读音有三个:

1、pò,脸庞大;

2、hǎ,地名用字,如北京市的奤夿屯(hǎbātún);

3、tǎi〔奤子〕a.中国一些地方对身躯肥大,行动笨拙的人的谑称。b.中国旧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贬称。

另外,“奤”字还有一些方言读法:

1、贵州方言,māng,意思:称呼脸大肉多且雍容可爱的人,常含有喜爱的感情色彩。贵州民间俗作“肉多”,上世纪五十年代贵州省惠水法院首次在文件通告中使用“奤”表示“māng”,后来逐渐认同了这一用法。如:“你家幺儿(年幼的儿女)的脸奤嘟嘟的,好可爱哦!”;

2、关中方言,xīn,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脸大的专用名词,其二有“二”的意思。引申义为“二求”“二杆子”,和这些相通,骂人或贬低的用。如:“这人满(màn)奤的!(这个人好愣啊!)”,“这娃脸奤的!(这个孩子的脸好大啊!)”;

3、安庆方言,hǎ,意思:(商品)质量差,(人)弱势或品德差、心眼坏。如:“这种是奤的,你要好的我给你从新找。”,“他这个人一贯怕狠的,欺奤的,很少有人跟他交往。”,“那个人奤得死滴,你莫跟他缠(你别跟他掺和)”。

两个tǎi字,一个写作“呔”,一个写作“奤”,都是偏重语音的方面的解释,所以,清、民国以来,华南百姓逃荒奔南洋,而华北移民则下关东,故而东三省渐为关内外人杂居之地。本地土著与外来移民揶揄戏谑,当地人戏称或曰蔑称大和人曰“日本子”,朝鲜人为“高丽棒子”,山东人为“山东棒子”,山西人为“老西子”。古人称醋为“醯”。醯,音xī。国人食性,方域之人各有所嗜,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山西人喜食老醋,故而人呼之为“老醯”,俗作“老西子”,抑或以其居山西省而称“老西”?又不见人称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为什么“老东子”,“老北子”与“老南子”。而东北人于冀东昌、滦、乐人则戏称之为“老tǎir”。另外,在冀东老奤方言区,把操外地口音的人称为“咵子”。

清代学者史梦兰认为“老tǎir”最初是写作“老奤儿”的。史梦兰(1813—1898),乐亭大港村人,长期居住在昌黎,他写了一本《燕说》,专门搜集当时乐亭、昌黎一带的方言词,其中第四卷有一条:“京师人嘲笑农村人,叫他们老奤……《蔬园杂记》云:‘南人詈北方人为奤子。’。”意思是说奤子是南方人用来骂北方人的。“奤”的意思是语音不正,“呔”的意思是说话带外地口音。史梦兰是大学者,编写过《叠雅》等辞典,不会不知道“奤”好“呔”的区别,《燕说》中用的是“老奤”而不是“老呔”,说明当时乐亭、昌黎一带的方言是用用“老奤”二字来表述的。

更多学者认为“老奤儿”也好,“老呔儿”也罢,只是书写形式的不同,读音是一样的,如今人们更倾向于用“老呔儿”,可能是因为用口字旁的字来表述语音更形象一些吧。

至于为什么不是“老奤”或“老呔”,而说成“老奤儿”或“老呔儿”,这也许是因为冀东老呔儿方言中儿化现象较多的缘故吧。

二、关于老呔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1、由“老土”二字变化而来

昌滦乐地区介于京津与东北之间,临近东北,此地又是通往东北的必经之路。历史上这一带的人与东北交往频繁,而后有很多人陆续迁往东北。因为昌滦乐人说话忒土,乡音浓重,口音独特,说话声音委婉,如同唱歌。昌滦乐的口音与东北人口音区别较大,东北人为区分当地人与昌滦乐人口音之别,讥笑昌滦乐人不学京腔,称昌滦乐人为“老土儿”,后因“土儿”字音转化为“呔儿”,才称昌滦乐人为“老呔儿”。

2、由“乐亭”二字转变而来

据专家考证,老呔这个称谓是清中叶随着昌(昌黎)滦(滦县)乐(乐lào亭)人闯关东之后才有的。乐亭人说话用第三声多,用第二声少,多数语音拐弯,且口音很重,与众不同,别具特色,所以听起来像唱。读“乐(lào)亭”两字的发音颇似“老呔儿”(lao tair),东北人管乐亭人叫“老呔儿”。因“昌滦乐”人说话发音相似,“老呔儿”的称呼就延展到“昌滦乐”人。

3、东北人贬低昌滦乐人

旧时代有很多昌滦乐人在东北经商谋生,俗称驻地方。由于昌滦乐人能吃苦、善经营、会管理,挣了大钱,发了大财,占有一席之地,而后又有一定势力,所以东北人就有些嫉妒,认为昌滦乐人很奸猾。东北人说:“奸老西儿(晋商),猾老呔儿(昌滦乐),又奸又猾苏老蛮儿(苏州南蛮子)。”民间流传的一句歇后语也是出自东北人之口,“昌滦乐的茬子——划(猾)卵子”。从这句歇后语中足以证明,东北人称昌滦乐人为“老呔儿”是有贬低之意,并带有侮辱的色彩。

4、老太爷治病说

清乾隆年间,滦州南部的渤海湾边上,有丁桨、丁橹兄弟二人去东北做买卖。因兄弟二人很善于经营,时间不长就打开了局面,开了许多商号,也结交了当地许多达官贵人和商界人士。后来,东北地区流行起一种癣病,传染很快。得病者奇痒难忍,驻守在那里的被人们成为“老太爷”的王爷也得了此症,当地许多名医也治不了。丁桨、丁橹兄弟看过病症后,突然想起家乡海边的一种叫“海兔子”身上的脊骨“海皮消”能治此癣,所以就由朋友引荐去见“老太爷”。王爷这时正忍受着奇痒的煎熬,听说二人能治此病,便许下诺言:如能根治癣病,就与二人结拜异姓兄弟。二人闻听此言,立即赶赴家乡,收购海兔子取其脊骨“海皮消”,并迅速赶往东北。果然,王爷的癣病一天止痒,两天结疤,三天疤落,真的好了。给王爷治病的同时,丁氏兄弟将“海皮消”赠与得病的百姓,一场传染性癣病就此消失。“老太爷”也没有失信,与丁桨、丁橹结拜为兄弟。因王爷被当地人尊称为“老太爷”,丁氏兄弟是王爷的结拜兄弟,又救过当地许多百姓,所以当地人也称他们“老太爷”。为了与老王爷区别称呼,大家就在后边加了个“儿”化音,称丁氏二人“老太爷儿”。因丁氏兄弟经营有方,二人的商号日益兴隆。而后,昌滦乐人纷纷前往投奔。东北人听到昌滦乐人说话尾音拖的长又拐弯像唱歌,就说:“这是老太爷儿的人。”久而久之,东北人为了简便称呼说:“这是老呔儿的人。”“老太爷儿”叫快了就是“老呔儿”。到后来,这一叫法渐渐传开,东北人就把昌滦乐人叫成“老呔儿”了。

5、大面将军说

明朝戚继光戍长城的时候,昌滦乐一带出了一个叫王兰春的武将,他辅佐戚继光戍边,每次交兵打仗,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且有万夫不挡之勇,杀起敌来,又狠又猛。更让敌人不可思意的是,王将军每次上阵打仗从不以真面目示人,而是脸上戴一个硕大如斗的面具,也从不与交战敌将通报姓名,只报是京东永平府人(昌滦乐地区),动手之前必须大喊一声:“难道不认得这张大面具?”经过大小数百次战斗,这个头戴大面具的将军战无不胜,声名迅速响遍长城内外。在明朝敌我双方交战时,都要有文官负责记录战场的情况,可是敌方负责战事记录的官员又不知道这个头戴大面具的将军姓甚名谁,所以只记录下“大面”将军如何能征善战。因古时的毛笔字是竖着写的,有的文官为了记录方便快捷,就把“大”和“面”写到了一起,“大面”将军也就写成了“奤”将军。后来,王兰春年纪大了,明军中也逐渐省去了王将军的名号,直接称其为“老奤儿”将军。清朝后期,昌滦乐一带的人到东北去经商做买卖,闲暇时候就向当地人夸耀起“老奤儿”将军的威名,而东北的一些人也听说过“老奤儿”将军,所以昌滦乐一带的商人就以“老奤儿”为自豪。当然,仅就传说而定论老呔(奤)的来源,不足为凭,但是否与读音pò,脸庞大相关,有待考证。

别叨叨方言(老呔与老呔方言)(4)

6、关里老滩说

周宏仁在《闲聊老呔一词的演变和老呔文化》一文中说:咱老祖宗五百多年前从山西来到这里,当地人讲滦河是几万年前就有的古老河流,下游的入海口常常变动,冲刷成大片的平坦滩地,咱们这一带是几千年前形成的叫老滩,往西去还有一片八九百年以前形成的叫新滩。曾祖父说光绪九年他15岁那年,他大哥带着他骑着毛驴闯关东,沿途没有客店,打尖住宿见门就进,房东问老客儿从哪来的,回答是从关里老滩上来的。昌滦乐的人都这样说,当地人就称其为老滩人,老滩人说话的腔调好挑高并缀儿字,滩字就逐渐演变成上声的滩(tǎi)儿字。曾祖父们在长春奉天等地,老乡们抱团相互照应,便逐渐形成了有一定势力的“老滩(tǎi)儿帮”。我到北平后,经常去内一区八面槽胡同老滩(tǎi)儿同乡会会馆,还曾多次向多名长辈询问过老滩(tǎi)儿一词的来历,他们说的和我曾祖父说的完全一样。从未听说过还有其他的说法。

老北京人在满清皇室后代和众多满旗人的影响下,养成了一种瞧不起外地人的风气,面对大批老滩(tǎi)儿人涌入北平更加反感,甚至产生了敌视情绪。从某某人说话滩(tǎi)儿声滩(tǎi)儿气,是有口音的老滩(tǎi)儿人,扩展到把冀东人也都称其为老滩(tǎi)儿人,逐渐演变成北方的外地人统称为老滩(tǎi)儿,南方的外地人统称为南蛮子,两个词都是一种歧视和排斥外地人的贬义词。

三、关于老奤方言的形成

1、滦河下游流域水土养成及民族文化融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地方语言。一方的语言特色与一方的地域环境密不可分。

老奤方言区由滦河冲击扇及滨海平原组成,域内坦荡无垠,视野开阔,水美物丰,气候宜人。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形成的口音必然语气绵柔、甜润、节奏舒缓、语音悠长。这是老奤语音形成的主因,另外在词汇方面,历史上,滦河下游流地处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接壤之地,伴随政权的更迭,汉文化与契丹文化、女真文化、蒙古文化、满文化相互交融,语言词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逐渐丰富了老奤方言的词汇。

2、定州俘虏迁徙说

老奤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的保唐片中的滦昌小片,在保唐片的约52个县市区里,定霸小片方言与冀东老奤方言非常相近【如冯巩主演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是用的定霸小片保定一带的方言】。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二年(923年)俘虏定州民户错置于平州。俘户分配情况:广宁县三千户(名之以营州)、在卢龙县七千户;平州南三十里,三千户(名之以望都县);(平州即卢龙县)东北六十里,五千户(名之以安喜县);滦州下领义丰、马城、石城三县各居俘户为四千、三千、二千。

就是说,公元923年,辽太祖南下攻打定州城不克,劫掠了定州北部各县的人口,驱之东迁,安置于平州的广宁县、卢龙县、望都县、安喜县和滦州的义丰县、马城县和石城县。所谓广宁(营州)即今昌黎辽时旧称。

望都、安喜、义丰都是当时定州地区的县名,是连人口带地名一锅端移过来的。这就是所谓错置,即为错位安置。这次俘户东迁,东移了近300公里,涉及27000多户,移民人数可能不下20万。考虑当年各县总人口少,户均人口多,这次真是大规模移民了。

辽太祖错置定州俘户的地方基本位于滦河流域下游地区,并与滦昌小片方言区(呔儿区)大致重合,那么方言相近的现象也印证了这次人口迁移的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