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王维的山水诗(王维的山水诗)

三年级王维的山水诗(王维的山水诗)(1)

王维,字摩诘,祖籍祁州,自幼才华横溢,精通音乐、绘画,善长诗歌,但是奠定他在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主要还是他的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表现在诗情画意、音乐美与禅趣这几个方面。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的就是王维的山水诗具有诗情画意。王维作为画家,他善于在诗歌中构图布局,设辞着色。像《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诗中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的是在茫茫荒漠上,劲挺直上的峰烟在绵长而广阔的黄河上浑圆的落日,诗中点、线、面相结合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画面非常开阔,意境非常雄浑。

《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颔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说这茫茫的江水似乎要流到天地之外,青山一座座相接迷迷濛濛,只觉得是若有若无。诗人在这里以诗句为画笔,用着墨极淡的语言在读者的视野当中创造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将实景化为空白,有类似绘画中的留白,王世贞在《艺苑卮言》称赞“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

王维是怎样将他的山水诗填上鲜艳的颜色的呢?《送邢桂州》“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上句写日落时,江湖上反射出一片白光,下句写潮水涌来时,碧波滚滚,天地似乎要被它染成青色,这句里面白与青是互相映衬。

王维善于将音响带入画面,使他的山水诗融声、色、情于一体。《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连桂花落这么微小的动静都能让人感受到,连月出都能让鸟儿受惊鸣叫,可以说能够让人越发感到山的静。还有他的《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写山果在微微细雨中轻轻掉落,虫儿在灯下唧唧低语。《青溪》“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写在松林里哗哗流淌的溪水越发衬托出这松林的寂静。这些诗句无不让我们感受到王维山水诗中唱响的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能够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完美融合的一个代表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写山村秋天的黄昏,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构建了一个清新宁静,令人心旷神怡的大环境;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山村静谧怡人;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写乡村黄昏之喧闹喜人,其间动静结合,而且以动写静,色彩搭配清丽雅洁,创造了一幅清新宁静,生机盎然又祥和优美的山居秋暝图。

王维受禅宗影响,他的一些山水诗可以说是“不用禅语,时得禅理”。其《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仅仅二十个字却给人一种清幽绝俗的感受,在月夜竹林之景,一片空明澄静,而弹琴长啸之人,多么安闲自在,他的神态、心态与外界之景融合为一,这个人就是万虑皆空,俯仰自由的诗人。《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诗的首句写辛芙蓉花极其美丽,它长在枝条的末端上,到春天来的时侯,它们都争先开放出红色的花朵,由于是生长在没有人迹的山涧中,它开放,没有人为它欢喜,它凋零,也没有人为它悲伤,这是一种闲静空寂而绝不激动的境界,是一种寂寞又不觉孤独的心境,明人胡应麟评论:“身世两忘,万念俱寂”。王维这类诗歌虽然流露出空寂之感,但并非参禅之作,与东晋玄言诗差别很大,他是将禅理寓于山水的描写之中,令人咀嚼玩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