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量少是卵巢早衰吗(是卵巢早衰了吗)

小圆最近异常烦恼,因为她认识的一个姑妈查出了卵巢早衰可她才32岁,本打算生三胎,现在这个计划却因为查出卵巢早衰而不得不推迟或取消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月经推迟量少是卵巢早衰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月经推迟量少是卵巢早衰吗(是卵巢早衰了吗)

月经推迟量少是卵巢早衰吗

小圆最近异常烦恼,因为她认识的一个姑妈查出了卵巢早衰。可她才32岁,本打算生三胎,现在这个计划却因为查出卵巢早衰而不得不推迟或取消了。

之所以感到烦恼,除了为姑妈感到担忧外,还在于在查出卵巢早衰前,姑妈与她都有相似的经历,那就是月经量逐渐减少。

小圆出现月经量减少已有两年之久,起初她并不在意,但眼见原先能浸润七八片卫生巾的月经量,如今已经减少到只能浸润一两片,她也不得不警惕起来。

加上姑妈先前也和她吐槽过自己月经量减少的烦恼,而她也并未在意,换来的结果就是查出了卵巢早衰。担心卵巢提前衰老的小圆,犹豫再三,还是选择就医。

虽然今年27岁的她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但她一直想要个小孩的。好在经过一番检查,医生告诉小圆并未查出什么实质病变,在问及她的生活经历后,也发现了端倪。原来小圆常年,作息相当不规律,月经过少恐怕是因为作息紊乱导致的内分泌失调。

听到这里,小圆总算放宽心了,但她也很好奇该如何判断月经量减少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又或者真是患上了某种妇科疾病呢?

月经量多少才算正常?

对于女性来说,每个月都如期而至的“大姨妈”实在是令她们既烦恼却又不得不重视的东西。毕竟除了会痛经外,处理“大姨妈”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话虽如此,若是哪天“大姨妈”突然不来又或者来得过多或过少,就难免令人担心自己的身体是否出了问题。那么,月经量多少才算是正常,是否有一个参考的标准?答案是有。

在之前,月经正常一般被认为是20-60ml,这也是多数女性的正常月经量。不过国际妇产科学会之后又制定了新的FIGO分期,新的推荐标准为5-80ml。虽然这个范围有些宽泛,但考虑到每个女性的个体差异,其实也很好理解。

但光说正常的月经量是多少,也未免有些不太直观,毕竟总不能每次来月经都专门去用电子称计量一下吧?

其实这里可以通过卫生巾来进行判断,如果一次的月经量将一整片卫生巾浸润,那这次的量大概为15-20ml。而如果一次的月经量只浸润了卫生巾中间一部分,那大概就是5-7ml。

除了看每次对卫生巾的浸润程度外,还可以看卫生巾的使用总量。

如果在一次月经期内,总使用的卫生巾在10-20片之间,月经量都算是正常。而如果使用的卫生巾数量过多或过少,那就可能是月经量出现了异常。

不管是月经量过多还是过少,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某些器质性疾病的发生。

比如月经过多除了内分泌失调外,还可能伴随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等等疾病。月经过少亦是同理,就临床数据来看,在所有的月经异常疾病中,月经过少的发病率为8.8%,并不算低。

而提到月经量过少,一些女性除了会想到月经不调外,还会联想到不孕、闭经、卵巢早衰等等。

毕竟月经量一旦少得不正常,就很容易让人觉得是生育能力下降,提前衰老了。而事实上,月经的量也确实与年龄存在很大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月经过少都意味着衰老的提前到来。

月经量越来越少是提前衰老?

月经的来源一般被认为是子宫内膜脱落,所以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剥脱程度与月经量多寡也就直接相关。影响到这两点要素的,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二者的水平越高,月经量也就相应地越多。而像雌激素孕激素这些性激素,其水平高低与年龄呈现正相关。

对于多数女性来说,性激素水平在青春期后开始增高,一直到30岁达到高峰期,之后便开始逐渐下降。

也就是说性激素的水平并非是在步入老年后才开始骤然下降,而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渐进式下降的。相对应的,月经量也就自然会逐渐减少。

所以对于多数女性来说,尤其是30岁以后月经量不如前几年是相当正常的事情,因为月经量本就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并非是卵巢提前衰老了。

除了年龄增长导致的激素水平下降外,导致月经量过少的原因还有如下几种。

首先就是病例中提到的因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卵巢功能减退,这种情况一般与患者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如果能够进行日常调理,比如保持规律作息、经常性保持心情舒畅,很多时候月经过少的情况都能得到改善。

再有就是医源性原因导致的月经过少,既包括对宫腔的手术操作,比如人宫流产、刮宫,又包括药物导致的激素水平紊乱,典型的如口服避孕药。

各类对宫腔的手术操作会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影响子宫周期性变化,月经量自然就会相应减少。相关报道指出多次进行人流、刮宫者,25%以上的几率出现子宫粘连,这也会导致不孕月经减少。

至于口服避孕药对月经量的影响,其实也很好理解。

这类药物本身作为外源性性激素进入人体内,易对人体正常的雌激素分泌产生干扰,对子宫内膜的增生产生抑制作用,故而导致月经量减少。一般来说,对于药源性因素的月经过少,停药一段时间月经量即可恢复正常。

以上提到这的些月经过少的成因,多半比较容易解决,也无需过于担心。

但有的时候,月经量过少也可能意味着疾病的到来。而想要判断自己出现月经过少究竟是因为以上这些偶发性原因还是疾病所致,其实并无一个明确的参考标准,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

其中的重点在于月经过少的出现是否具有连续性,如果自己的月经量减少是渐进式的,那实在不必太过担心,但如果月经量在短时间内突然减少,那就需要警惕了。

另外,并非是只有月经量低于5ml才需要看医生,对于突然发生的经期异常、经量过少,一旦超过三个月,就需要及时就医了,因为这可能是某些疾病所致。

月经量过少,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这3个疾病预警

(1)内分泌疾病

典型的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症状为月经稀发甚至是月经迟迟不来。

多囊卵巢相对容易辨识,除了月经过少外,多毛、痤疮、肥胖等等都是该病的典型症状,在月经过少同时伴有这些症状,就有可能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过少也是高泌乳素血症的典型症状,该病的发生既有生理因素,也有病理因素,典型症状除了月经稀发紊乱外,不育、溢乳、头痛等症状也很常见,一旦出现应考虑及时就医。

(2)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过厚、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过薄乃至子宫内膜癌等子宫内膜病变都有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少。

其中子宫内膜炎算是相当常见的,一般也并不严重,子宫内膜结核则不同,该病一般由结核杆菌引起,严重时可引起不孕,典型症状一般为下腹疼痛、低热、盗汗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再说说子宫内膜过厚或过薄,后者很好理解,因为子宫内膜过薄,相应的月经量也就会减少。

那为什么子宫内膜过厚也会导致月经量减少呢?这是因为该病的发生本就与性激素紊乱有关,其中孕激素影响着子宫内膜的剥脱程度,若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就难以剥脱,导致月经量减少。

至于子宫内膜癌,从一个“癌”字就能看出该病的严重程度。

这一疾病多发于围经绝期绝经后的女性,因此这些女性应当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在月经过少或紊乱的情况下更应提高警觉。

(3)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又名卵巢早衰,这种情况可能真的是提前衰老了。一般女性在40岁之前性腺功能就开始减退,就视为卵巢早衰,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医源损伤等等。而由于病因不明,针对该病也无有效的预防手段,但一旦出现月经稀发的情况就应当提高警惕,如果出现闭经不育,就应该及时就医。

总结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量的多寡也与其生殖健康息息相关。

针对月经过少,激素水平下降、服用避孕药、医源性损伤、精神压力过大等等是常见的病因,但也并不排除一些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病变乃至是卵巢早衰的发生。

因此,一旦月经量突然减少,且持续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及时就医是一定的。

参考文献:

[1]祝道富,耿会转,张平.月经过少的病因及治疗进展.[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06)

[2]吴洁,李冬华.月经过少的病因与诊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