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和有糖的区别(无糖零糖)
欢迎关注公众号【觉食健康】
#觉悟饮食,自然健康#
以下内容为#觉食健康#团队原创作品,文章内容仅代表团队观点,您可以参考后决定是否吸收,如若认同烦请大家关注、点赞、评论,但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本文开始前,郑重声明:如果您有疾病,需要药品和治疗建议的,建议寻找专业机构和医生,这里主要谈论饮食相关的健康问题。
0糖0脂0卡——元气森林气泡苏打水
无糖零度可乐——可口可乐汽水碳酸饮料
无蔗糖酸奶——君乐宝简醇酸奶
食品界最近刮的这股极简健康风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这并非空穴来风。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下称《规定》)中提到,自2019年4月1日起,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也提出,要开展“减糖”专项行动。
现代营养学的健康吃糖标准是:每公斤体重每天0.5克糖,即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糖应控制在30克以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要求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的摄入不要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传统食品中的糖,包括砂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乳糖(牛奶等奶制品)、半乳糖、糖蜜(*)等。
(注:括号内打*的为食品中主要添加糖品种,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的代谢提供能量,且人体适量摄入糖分还有利于缓解压力。)
一颗糖大约可产生4000卡热量,但如果进食糖分过多,人体不能消耗、不能利用,会把糖转化成脂肪,给身体带来很多不利因素。除了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等,还可能造成蛀牙、胃炎、骨折、皮肤病、人体免疫力下降、胰岛负担增加而导致的糖尿病等伤害。糖吃多后还会形成身体和心理依赖,其中常见的传统糖类物质危害最大。
现在流行的“无糖”实际上指代糖,即能让食物具有甜味的化合物,可用来替代传统的糖。
代糖分为两种:
1、有热量甜味剂:即食用后会产生热量。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赤藓糖醇、三氯蔗糖(元气森林气泡苏打水添加)等,虽然甜度比蔗糖高,用量较蔗糖少,但吃多了也会影响血糖。
2、无热量甜味剂:即人工甘味剂。常用的有: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零度可乐添加)、醋磺内酯钾等,甜度约为蔗糖的180-300倍,使用量很少就有甜味,因此,热量可以不计。
饮食中还会经常碰到“膳食碳水化合物”这个名词,它其实是包括简单碳水化合物、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一个广泛的范畴概念。
其中,简单碳水化合物、复合碳水化合物就是糖,而膳食纤维不能被人的消化酶所分解。植物多糖、木质素和糖醇,被称为肠道清道夫,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减少吸收,软化大便,防止便秘。它们能在肠胃道内与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织在一起,起到吸附脂肪颗粒、重金属物质的作用。减肥的人还可能知道它们有饱腹的作用。
但它也有负作用:一是纤维过大、过粗会伤害胃、肠道。二是可能造成胃液反流,损伤食管。因为我们的肠弯弯曲曲,在这里物质流动前进很慢。膳食纤维因为不易被胃肠消化,所以会比一般物质花更长时间停留在胃肠道,也就是占了位置,让别人进不来。这个反映到大脑就是“饱”了,但胃酸分泌不会停止,过慢过满都有可能造成胃液反流,损伤食管。
怎么办?
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是主要的单糖;
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双糖(两个单糖分子);
膳食纤维是大于10个单糖分子的单糖聚集分子;
还有一个3到10个单糖分子连接在一起的糖叫可溶性膳食纤维——如低聚果糖。
低聚果糖既有膳食纤维的正作用,又避免了膳食纤维的负作用,甜度为蔗糖的0.3-0.6倍。它还有个特点是:不会被人体其他器官和细胞组织吸收,而是直达胃肠,专被肠道有益菌利用。它能使双歧杆菌增值5-8倍,同时让有害菌显著减少,改善人体菌群分布,促进肠道健康。
也有多聚型的糖,如菊粉、糊精等,它们具有相似功能,还能促进钙、镁、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因此它们也被称为益生元(双歧因子),在法国被称为原生素(PPE)——促生物质。
目前中国、美国等对成人和儿童的碳水化合物推荐摄入量(RDA)为130克/天,这是根据大脑平均使用的最低葡萄糖量确定的。
我们觉悟了:无糖食品应该是不添加传统糖只添加代糖的食品,最好是使用可溶性膳食纤维、益生元之类。零糖食品应该更严格,指完全不含碳水化合物或有潜在可能转变成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聪明的商家们会将产品称为“零蔗糖”、“零果糖”。如果食品标签中写着“无糖”或“零糖”,却含有与此定义相符的物质,肯定是不严谨或不合适的。
欢迎关注公众号【觉食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