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孩子怎么学中文(韩国双语环境下的孩子学习汉语有多难)
养娃难,在韩国养娃的中国宝妈更难。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最近引发了一番热议。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剧中所展现的各类母亲形象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实际上,在双语环境下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汉语的学习是“快乐学习”还是不断给孩子打鸡血,都是我们这些宝妈们思考的问题。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在韩子女汉语学习的一些心得和困惑。和大多数中韩联姻的家庭一样,孩子爸爸是韩国人,孩子妈是中国人。和嫁过来的朋友聊天,聊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孩子更好、更扎实地学习汉语。
但现实的确很骨感,不要说什么扎实的汉语,能开口说些简单的汉语,能听懂简单的汉语,对中韩联姻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只有少数才能做到。
的确,在韩国生活,孩子们没有说汉语的大环境,也没有说汉语的机会。孩子能够说好、学好汉语并非易事。
女儿和儿子今年8岁(韩国年龄9岁),上小学二年级。两个孩子目前为止,汉语听力没有问题,都能用汉语简单地表达。
比如:早上儿子会把我叫醒:“妈妈,快起来,我饿死了。”
叫女儿起床,她会说:“我太困了,起不来!”等等。
暑假在中国待了一个月的时间,汉语表达似乎又有了一个飞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孩子不反感听汉语,不反感说汉语,那么在孩子汉语学习的长征路上,已经算是迈开了第一步。
下面我就分享一些我和孩子在汉语学习途中的心法、感受和困惑。
只有母语才能自在地唠叨
从孩子刚一出生,我就不断地用汉语和他们唠叨。给孩子洗澡,喂奶,拍嗝儿,甭管他们听不听得懂,我一个劲儿地对他们进行汉语输入。
我们用自己的母语给孩子聊天,唱歌,讲故事,脱口而出,随心所欲,即使我们的韩语水平再高,也达不到母语交流的程度,这样孩子们可以就可以吸收更多更丰富的的原生态汉语。
三岁前是孩子语言的敏感期, 我们真的应该抓住这段黄金时间,不要错过。一旦错过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孩子的发音器官已发育成型,之后再补救,孩子就不会自然、主动地接受汉语了,发音就会有问题。
因为从小我就和他们用汉语说话,孩子们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种语言。 孩子们不觉得妈妈说的汉语是外语,而觉得妈妈说的话本该就是这样的!有的妈妈会担心,父母说不一样的语言,孩子的语言会混淆。对于这一点,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因为混淆肯定会有的,但孩子们在大量吸收汉语的过程中,在经过大量的磨合之后,他们就会逐渐把汉语和韩语区分开来。要相信孩子,他们接受多语言的能力会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
当然,孩子的语言能力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转化为真正的语言能力。从孩子出生到现在,8年的过程中,我就是持续不断地和孩子用母语交流。
要知道做到这一点并不太容易,在家还好说,如果和孩子在外面,比如游乐场,商店,医院,学校等地,你都和孩子说汉语,周围的人总会投来异样的目光,多少还是有些奇怪的。
但我觉得那都不是问题。
孩子们目前“把字句”“可能补语”用得非常好,比如:我起不来,那个我拿不到,我唱不好,把衣服给我。我从来没有教过他们,他们是怎么学会的呢,至今还是个迷。
我让儿子学习,他对我说:“我除了看电视,什么都不会。”这些作为汉语教学中的重要语法,他们在大量吸收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学会了。
正如《易经》中所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只要父母坚持,孩子的汉语终会一天天提高。
只要坚持,慢就是快。
在互动中学习,在坚持中变成一种习惯
生动、夸张地给孩子讲故事
孩子们喜欢看绘本,也喜欢听绘本。下班回到家,虽然上了一天的课,口干舌燥,但看到孩子们就像小猫一样,围过来对我说:“妈妈,快给我们讲故事吧。”就这样孩子们靠在我的身边,一天的疲惫也就烟消云散了。
讲故事时我会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语调并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听得入神。
孩子们5岁的时候,有个绘本孩子们特别喜欢,我讲得那是一个热闹。故事中有拥抱的动作,我就会抱抱孩子,念到敲门声,孩子们就会跑到门那儿敲敲门,念到有“大黑影”时,我就用手电筒做出黑影的效果,吓得孩子们大气不敢出。
只要我周围有东西,我就可以随手抓起来并在故事中用到它。孩子们觉得每一句话都是活生生的,看得见,摸得到的,不是干瘪瘪的,那是可以传递感情的。
语言是什么?
那就是可以摸得到,感受得到的,有温度的语言。
互换角色,让孩子做老师
把主动权让给孩子,孩子会教,那就是他们真正的“学会”。
除了汉语,其他的学科也是一样的,可以让孩子来教你,这是我和孩子经常互动的一种方式,他们的热情非常高。
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更能深化他们对所学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儿子性格内向,表达能力要比姐姐弱许多。
刚开始时只能说一句,头都不敢抬,眼睛都不敢看前方;而现在让他当老师,会比较自信,声音也比较洪亮了。
(儿子比较无趣的课堂。<7岁时>)
虽然儿子腼腆,但记忆力不错,对细节的字、词,比较敏感,重复几次就都能记住,但他的“教学”比较无聊,我和女儿听得无趣。
儿子就是一位盼着下课的老师,能少讲一些就少讲一些,能早下课就早下课。
女儿则不同,她虽然记不住细节的字词,但对句子的整体理解不错,加上动作,也能够把所教的内容表达出来。
(上课啦,上课啦,女儿用痒痒挠当铃铛。<5岁时>)
她的“课”听起来很有意思,游刃有余,就像小老师,她能用字卡和我们一起做游戏,非常能调动我们的积极性。
我问她,你怎么教得这么有意思?她告诉我,幼儿园、学校的老师就是这么教他们的。看来女儿不仅学会了“生词”,还把“怎么教”也学会了。
让孩子讲课也同样需要坚持,特别是女儿的进步非常大。刚开始,她只能用肢体动作来讲课,或者是用韩语来讲课,之后就可以用简单的汉语来讲课了。
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女儿不仅可以用汉语完成教学,而且教学过程还相当完整,有点名,有跟读,有图像说明,还有形象的比喻,更有对学生的鼓励。
(女儿说:“不会也没有关系,老师也不会,我们一起想想吧。”<5岁时>)
虽然学生只有两个——我和她弟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来不教孩子怎么去上课。她就是在幼儿园、学校课堂的模仿中学会的。我们家长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这样一个机会。
怎么“学会”和怎么“教会”两种思维已经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头脑中了。
主动示弱,让孩子来给你解释
孩子韩语实力渐渐提高,坦白地说,有的单词或者句子我已经听不懂了。刚开始,我会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韩语单词是什么意思?他们会用韩语解释给我听。
现在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他们会用汉语解释给我听,有时候是简单的“单词”,有时候是简单的“句子”。
更多时候,我是假装听不懂,他们会抢着帮我翻译,帮妈妈解决问题。孩子们发现,哦,原来妈妈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自己竟然比妈妈还强,这让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多和孩子说有意义、有逻辑的话
对于长期和孩子用母语交流的我来说,从来没有注意到我说话是怎样的状态。直到有一天,孩子对我说,“妈妈,你每天要对我们说好多遍‘快点儿,快点儿!’‘小心,小心!’”
我这才意识到,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我说的大部分的话都是毫无逻辑的单词或者句子。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就尽量把一件事情说得具体一些,有逻辑一些。比如孩子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妈妈为什么来韩国呢?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等等一些问题,我都会详细地和他们说明。
家长们也会碰到这种情况,比如有些事情已经说过一两遍,他们会反复让你再讲一遍。有时候,孩子真的是不厌其烦地让你重复。
我会继续把同一个故事,比如我的经历,重复给孩子讲,讲到孩子都听腻的程度。女儿说:“妈妈,不用从你的幼儿园开始讲了,今天从你来韩国开始讲吧!”然后我又像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起我来韩国的种种经历。
他们喜欢互动,喜欢夸张,喜欢重复,这——就是孩子们的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