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套种田间管理技术(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
今年的粮食价格比往年高了不少,这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一些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玉米和大豆,是咱们农民朋友种植最普遍的两种农作物类型之一,一种是粮食作物,一种是油类经济作物。有些农民因为自家的土地面积有限,但是既想种点玉米,又想种点大豆,或者为了保证种植收益而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需要怎么办呢?解决方法很简单——把玉米和大豆种在一块地里不就行了嘛!这也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玉米和大豆套种技术。
一些农民朋友也许会说了:农技小背篓,我们把玉米和大豆一起套种能行吗?即使我们想在玉米地里套种大豆,但我们不懂怎么合理套种、怎么管理才好呀?
其实啊,玉米和大豆套种,这两种农作物是比较合适同地种植的,而且两者互相不影响彼此的生长和产量,还能实现一地种植两种作物、最大化挖掘有限土地利用率的一举两得好收益,俗话说的“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玉米套种大豆的技术与管理,大家也不用担心,今天这篇文章呢,农技小背篓就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学会玉米-大豆套种技术,告诉你玉米-大豆套种后怎么管理。
废话不多说,下面农技小背篓就带大家学习玉米-大豆套种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知识。
一、玉米和大豆套种的优势和要求
第一,玉米属于浅根系农作物类型,大豆属于深根系作物类型,因为两者根系在土壤层中的扎根分布深度不同,所以两者根系能够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层中吸收养分。
第二,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比较多的氮肥供应,而大豆生长过程中在根部形成的根瘤菌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所以,在玉米地里种植大豆,不仅会减少使用到地里氮肥养分的流失量,而且还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氮肥的总体使用量、提高氮肥的综合吸收利用率,而玉米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很强,它可以在保证自己吸水的基础上帮助根系不太发达的大豆增加供水,这不论对于减肥增效还是促进玉米生长都是大有好处的。
第三,玉米和大豆套种,两种农作物在种植时间和生长时间上是一早一晚的,一般是玉米先播种后长到30-40公分后再点播大豆(先种玉米后种大豆),而且两种作物因为需肥高峰期不同需要在不同时期分别施肥管理,再加上两种作物根系一深一浅吸收不同土壤层养分的特性,两者既不互相影响生长,也能保证两种作物整个生长期内养分充足,所以,玉米地里套种大豆就是比较合理的套种模式了。
第四,玉米属于株形高大的农作物类型,大豆属于株形低矮的农作物类型,所以,把玉米和大豆在同一块地里进行高低搭配种植后,一方面高低行的间距能够提高田间的透光通风性,既能够增加玉米苗株叶片的采光面积、采光时间和采光量而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玉米生长发育所需有机养分的主要来源),这有利于增强玉米的长势和提高玉米的产量,另一方面株形高大、叶片宽大的玉米能够在高温炎热的夏季时为大豆生长起到遮挡强光照射、降低田间温度、减少叶片水份过度蒸发的作用,这能够让大豆在更适宜温度环境下更好的生长和增产,从这一点上来说,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模式,既能让玉米和大豆长势更好更健壮,也对两种作物分别能起到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
二、要掌握好玉米-大豆套种的模式、行距、苗距和株数
玉米和大豆套种一般都是采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更通俗地来说就是种植几行玉米、种植几行大豆的问题,比如说大小行种植模式(种植行距有大有小),比如说等行距种植(种植行距一样大),但不论采取哪种种植模式,大家都需要记住玉米-大豆套种上的核心要点,即“选择合适的品种,适当扩大种植间距,缩小株间距离,保证足量亩株数”。
在玉米-大豆套种的带型模式上,应当尽量拉大带宽行距,以此充分套种边距优势且保证两种作物能够高产,可以考虑4:4、4:3:2:2的带型种植模式;在玉米-大豆种植的带行距上,如果是“等行距”的种植模式,大家可以参考30-40公分的种植行间距,如果是采取“大小行距”的种植模式,可以参考2行玉米种植带 3-4行大豆种植带的复合种植方法,其中玉米种植带的带宽不要超过40公分,相邻玉米种植带的带间距掌握在1.8米到2.2米左右(如黄渤海地区掌握在2-2.2米左右,西北西南地区掌握在1.8-2米左右),相邻玉米种植带的带间距上种植3-4行大豆(如黄渤海地区一般种植4行大豆,西北西南地区一般种植3行大豆即可),大豆的行间距掌握在30公分左右,玉米种植带与大豆种植带的带宽间距一般掌握在60-70公分左右(如黄渤海地区带宽一般为65-70公分,西北西南地区带宽一般为60-65公分)。
在玉米-大豆套种的种植密度上,则应当适当缩小玉米和大豆种植的株距,以此来增加亩种株数保证产量。正常来说,采取“等行距”种植的玉米大豆,一般按照玉米株距11-13公分且保证亩苗株数能达到4000-5000棵左右,大豆种植株距16-18公分且保证亩苗株数能达到10000棵左右;采取“大小行”种植的玉米大豆,一般玉米的种植行距是12-14公分且保证亩苗株数能达到5000-6000棵,大豆的种植行距是10公分且保证亩苗株数能达到1000-11000株左右。这样的种植密度,才能适当缩小苗株距密度,才能确保我们在扩大种植行距、缩小种植苗距的前提下实现玉米和大豆的双高产。
三、要注意玉米-大豆套种所使用品种的挑选和播种方法
套种的玉米和大豆,在品种上和常规性种植的玉米、大豆稍有区别,所以要尽量选择更能发挥边距优势、更适合适合套种的品种。
一般来说,凡是计划套种的玉米和大豆,在选择品种时,玉米应当尽量选择中度株高、株型紧凑或半紧凑、适合密播密种且叶片上举、抗倒伏能力强、容易高产品种,大豆应当发芽出苗速度快、选择株形低矮紧凑、适合密播密种且耐阴性较强、抗倒伏能力好、容易高产的中晚熟的品种。
在玉米-大豆套种时的播种方法上,先播种的玉米一般采取精量播种的方法,后播种的大豆一般采取穴位点播或机械条播的方式,玉米的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4-6公分左右,大豆播种的深度掌握在3-4公分左右即可。
四、要注意玉米-大豆套种上需要注意的几个田间管理事项
1、田间水肥管理要点
①施肥管理:玉米-大豆套种的地块,一般是先播种玉米(等育苗长到30-40公分高时)再播种大豆,因此,大家在玉米种植上播种时可以正常施用底肥和生长期追肥,但在大豆播种时应当注意施足种肥。
一般来说,玉米和大豆套种的地块在田间施肥时,在玉米的施肥管理上,播种时可以每亩施入15公斤的尿素 40-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玉米长到拔节期时每亩可以追施5公斤的尿素 8公斤的硫酸钾,玉米长到大喇叭口期时每亩再追施15-20公斤的尿素 12-15公斤的硫酸钾,等到玉米开花期(花粒期)时每亩再追施入4-5公斤的尿素 6-8公斤的硫酸钾。在大豆的施肥管理上,在播种时可以每亩施30-35公斤的过磷酸钙 4-6公斤的硫酸钾,大豆出苗后如果长势较弱可以每亩追施3-5公斤的尿素,大豆开花期时每亩再用磷酸二氢钾 螯合锌 钼酸铵连续喷施2遍,每隔7-10天喷施1次即可。
②浇水管理:套种的玉米和大豆浇水,也应当尽量分开浇灌。一般来说,玉米生长期内一般需要在拔节期到灌浆期内分次浇水3-4次,而大豆在开花期到结荚期时则一般需要分次浇水2-3次,具体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的大小,大家要根据当地的降水情况和田间土壤干湿状况等灵活把握。
2、田间除草的管理要点
因为玉米和大豆是两种不同种属的农作物(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因此在田间除草时应当特别注意除草剂的正确选择,这一点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玉米和大豆都发生药害。
一般来说,在玉米和大豆出苗前(播种后1-2天内应当及时喷打)一般可以采用乙草胺等土壤封闭性除草剂,如果幼苗前期出现杂草一般采取田间划锄中耕的方法除草比较妥善。玉米-大豆套种的地块使用除草剂进行田间打药除草时,一般选择在禾本科杂草长到2-3叶1心期、阔叶类杂草长到2叶1心期或者玉米长出3-5叶、大豆长出1-2片的时候进行比较合适,在田间打药时,不能全田统一进行笼统全喷全打药,而是要把玉米和大豆分开打药除草,以防适合玉米地的除草剂打到大豆上发生药害,反之时候大豆地的除草剂打到玉米上发生药害。一般来说,适合玉米的除草剂主要有烟嘧磺隆、锈去津等,适合大豆的除草剂主要有烯草酮、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等。
农技小背篓在这一点上再强调一下:玉米-大豆套种的地块打药除草时,玉米种植带和大豆种植带上的除草剂一定要隔离分开打、一定要压低喷头打,一定要选择无风的天气打药以防药液飘逸发生药害。
如果大家在田间打除草剂时真的不小心造成玉米或大豆发生了药害,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立即使用尿素水 磷酸二氢钾 芸苔素 复硝酚钠去喷打1-2遍,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除草剂药害、促进受害的玉米或大豆尽快恢复正常长势。
3、关于大豆的控旺管理
种植大豆最怕苗株旺长而减产,所以大豆如果长势过旺就必须提前打药控旺。如果玉米长势过旺也需要打药控旺。
一般来说,凡是水肥充足、长势比较旺的大豆,一般在大豆生长到分枝期或者初花期时,此时我们可以按照每亩25-35克5%多效唑兑水40-50公斤的用量方法去喷打大豆的茎叶控旺处理,这样通过可以有效避免大豆因为长势过旺而造成后期减产。
如果玉米需要控旺,大家可以选择在玉米长出10片叶子时进行打药控旺,控旺药物可以选择多效唑、烯效唑等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4、套种玉米和大豆的收获
等到玉米和大豆进入到成熟期时,这时候可以按照一先一后的方法分开收获玉米和大豆,一般玉米在黄熟期进行采收,而大豆一般在黄熟期到完熟期进行采收。一般情况下,套种的玉米和大豆在采收时,都是先采收玉米再采收大豆。
好了,关于玉米-大豆的套种管理,今天农技小背篓就先给大家介绍这么多吧。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实用的农技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