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庄镇发展林下种养促农增收(种下致富果一起奔小康)

“看这瓜蒌长得多好,等成熟采摘后一点也不愁卖,这可都是俺们的金疙瘩呀”初冬时节,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马庄乡枫程农业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正在劳作的工人们看着一个个金黄金黄的瓜蒌笑得合不拢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潘家庄镇发展林下种养促农增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潘家庄镇发展林下种养促农增收(种下致富果一起奔小康)

潘家庄镇发展林下种养促农增收

“看这瓜蒌长得多好,等成熟采摘后一点也不愁卖,这可都是俺们的金疙瘩呀!”初冬时节,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马庄乡枫程农业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正在劳作的工人们看着一个个金黄金黄的瓜蒌笑得合不拢嘴。

目前,镇平县回乡创业青年韩鹏在马庄乡发展瓜蒌种植1200多亩,年产瓜蒌仔40余万斤,产值1000余万元,瓜蒌亩均效益6000元以上,带领周边10余户群众发展瓜蒌种植,年收入30多万元,吸纳62户贫困户土地入股,每亩入股分红600元,70户贫困户到户增收资金入股分红,每户分红1400元,贫困户务工36人,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实实在在带动了一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起种植瓜蒌脱贫致富奔小康。

回乡创业,发展瓜蒌产业

说起瓜蒌种植,十里八乡不能不提的人就是韩鹏,今年41岁的韩鹏是镇平县城人,由于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他做起了摩托修理工。随着全县玉雕产业的不断兴起,韩鹏也转行发展玉雕产业。

2001年,韩鹏来到北京潘家园经营玉器批发业务,摸爬滚打几年后,在北京成立了珠宝公司,还在广东、云南等多地开起了分店。日子越过越好,事业蒸蒸日上。

“不管在外边混的再好,心里始终总还是惦记着老家。”外面的城市再大,景色再好,可终究不是自己的家。人是家乡亲、月是故乡明,在外打拼闯荡多年,经历思乡煎熬后,韩鹏决定回乡发展。与此同时,当他得知镇平县近年来经济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不断向好时,便毅然告别了大城市生活,回到自己魂牵梦萦的“小山村。”

回乡创业固然很好。但是,拿着手中的资金,发展什么产业?什么产业更有生命力,更能有致富和带富的效果。如何通过发展产业让群众也跟着过上好日子。一系列问题一度让韩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瓜蒌又叫药瓜、栝楼,是一味中药材,形似香瓜,瓜蒌成熟的瓜蒌通体金黄,虽然不能直接食用,但身价非常高,瓜蒌结的籽儿被称为“瓜子之王”,瓜皮能做中药,瓜根可做天花粉,可谓全身都是宝。

经过调研发现,镇平县张林镇、马庄乡有部分农民在试种瓜蒌。翻阅书籍以及从网络中查看了解到,瓜蒌的瓜皮和根茎都是中药材,瓜蒌籽在食品行业的前景也很好,于是在2016年,韩鹏在镇平县马庄乡夹河李村投资500万元成立枫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定下心来发展瓜蒌种植产业。

扎根黄土地,小瓜蒌结出金疙瘩

土地流转后,什么时间种植瓜蒌,瓜蒌种苗从那里来,瓜蒌苗有没有保证……一系列问题立马又摆在了韩鹏面前。这也让从来没有搞过农业种植的韩鹏一度紧张了起来。

2017年春节刚过,韩鹏便四处奔走在全县瓜蒌种植大户之间,不断拜访取经学习。经人介绍又驱车来到了安徽省潜山县,实地考察和学习瓜蒌种植技术。同时也与安徽某瓜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瓜蒌的适种条件必须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充足、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1m以下,沙性土壤种植为佳。为确保每亩地瓜蒌苗的成活率,韩鹏根据要求深耕松土,配土施肥,并在专家提倡每亩200棵种苗的基础上,大担做出260棵的种植投放量。在管理中,韩鹏几乎吃住在田间地头。没料想,在清明前后种植后,除去人工损伤及自然死掉的,每亩地成活下来的瓜蒌都在220棵左右。

是年,种下的瓜蒌便开始挂果。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年底,300亩瓜蒌亩产不足百斤,除去人工、种苗及肥水等费用,仅实现收支平衡。但是,这却更加增强了发展壮大这一产业的信心。

瓜蒌第二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通常可达150至200公斤之间。之后,韩鹏便开始思考着如何向种植技术和管理要效益。于是,韩鹏一有时间便千方百计在网上学,向专家请教。后来跟安徽省农业领域技术专家谈下合作,由他们一年两次开展两次技术培训。

通过不断钻研实践,韩鹏率先将“组培育苗”技术引入瓜蒌种植,在实验室中批量培育的瓜蒌苗,大大提高了瓜蒌亩产量。2018年,韩鹏又流转了200亩土地,当年种下的瓜蒌实现亩产100公斤左右,亩均纯收入1500元。随着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2017年种植的300亩瓜蒌也实现了亩产瓜蒌籽150公斤左右,以平均每公斤40元计算,亩均效益达5000至6000元左右。

随着市场的逐渐打开,韩鹏开始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合作社的瓜蒌籽供应至安徽省徽记食品有限公司,瓜萎皮和根叶远销豪州市中药材市场。

“今年是个丰收年,年景好行情也好。”尤营村党支部书记指着金灿灿的瓜蒌,高兴地给我们算起了丰收账,“瓜籽20多元一斤、瓜皮15元一斤。每亩可收300多斤干瓜籽、260斤干瓜皮,今年每亩纯收入高达7000元左右。

创新管理,壮大瓜蒌产业

产业要想发展壮大离不开稳定的效益保障。韩鹏不断创新务工管理,优化科学种植,改进机械设备,瓜田除草人机结合,通过一系列措施实施,降低了投入成本,提高了瓜籽的品质,形成了一整套瓜蒌种植经营的特色路子。

以往根据种植要求,株距90公分,行距三米一排,一亩地200多棵苗。逢到雨季时节,田间杂草成了老大难问题。一窝蜂地涌上数十人在田间作业,稍有不注意,瓜苗有损伤,工作效率也上不去。如今,经韩鹏改进后,竹架两侧按株距90公分的标准种植两排,腾出的空间方便大型机械作业,瓜苗根部的杂草人工作业。以前,工人作业一天可以干200亩,现在人机结合可以干400亩,务工费用明显降低,除草效率显著提高。四年以后又可以在原有的土地上对换种植,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实用率。

一片瓜蒌十里香。瓜蒌收获的季节里,瓜蒌种植基地处处呈现着采摘、剥皮、洗籽、晾晒等忙碌的情景。大面种植后,传统的靠天室外晾晒,无法满足需求,数百亩地,几万公斤瓜籽,收摘后几乎是忙到临近春节才结束。

在解决瓜籽晾晒的瓶颈上,收储小麦可以将安全水分从16%左路降至13%左右的烘干原理给了韩鹏很大的启发。走访中发现,粮食存放的“地笼”简单方便令韩鹏眼前一亮。于是,韩鹏在逐步完善基地晾晒场、仓储区的基础上,定制了3个“地笼”,每个“地笼”可以烘干储存8000斤瓜籽。但是设备安装使用后,一遇到雨水多的时期,空气湿度大,烘干效果不明显。为此,韩鹏又在晾晒车间安装上地暖。瓜籽清洗过后,不论遇到什么天气,三天便可烘干瓜籽,并且品质也得到商家的高度认可。

设备的改进方便了自己也服务了群众。以往,合作社种植户一清洗完瓜籽便争抢晾晒场地,凡是能够晾晒的地方随处可见。现在,只要商家提前下订单,采摘清洗后几天时间便可出销。向机械化作业要效率,向机械化烘干设备要效益,向科学化种植要产量,韩鹏发展瓜蒌种植产业从些走上了“开挂的发展之路”。

如今,每亩瓜蒌可以降低人工成本800元左右,瓜蒌从收摘到瓜籽瓜皮铺售结束,工期上减少50天左右。同时储备了多种科学的生产管理经验,为瓜蒌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带动种植,贫困户成了致富户

随着发展,韩鹏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扶贫事业。合作社主动吸纳周边村贫困户到瓜蒌地除草、打药、摘果等,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就业增收机会。结合“到户增收”“统建带贫”政策,合作社接收了夹河李村,尤营村、小碾王村70余名贫困户入股枫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感谢韩总的帮扶,要不是当初听了你的建议种植瓜蒌,我这贫困户想脱贫可真是门都没有。”12月2日,天气晴朗。在马庄乡尤营村瓜蒌种植基地,冯庄村贫困村民陈万立接过刚出销的3万多元瓜蒌皮连声感谢道。作为长期在韩鹏种植基地务工的贫困户,走上专心经营瓜蒌种植致富的道路,陈万立喜于言表身有体会。

没有种植瓜蒌之前,陈万立在瓜蒌种植基地务工,月收入1800元左右。闲时出去打零工,一个月下来也有几千元的收入。但是,自从承包60多亩土地,自己也跟着种植瓜蒌之后,一亩瓜蒌纯收入高达5000至6000元,一年下来将近30多万元的收入。如今是天天围着瓜蒌基地转,那里都不想去了。

“家里事多,又要照顾娃和老人,不能出去打工,在家门口也能实现腰包鼓鼓了。”在合作社工作的贫困户胡春林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写满了幸福。现在胡春林长期跟着基地务工,由于吃苦耐劳,也乐于学习掌握机械作业,现在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一年下来不出家门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

瓜蒌产业的稳定发展,给更多的闲散贫困务工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尤营村冯庄村村民冯喜山,因为儿子从小生病,两个女儿上学负担重,自己7亩地入股每亩600元,喜山在合作社务工,每月收入2000元以上,贫困户高学枝 60多岁了,儿女在外面,老两口在家,近四年来一直在瓜蒌地务工,每月收入1600块。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能够为脱贫攻坚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我还是很开心的。”韩鹏自豪的说,我相信,瓜蒌种植这条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群众也会越来越富。眼下周边已有10多户300余亩跟着韩鹏种瓜蒌,让贫瘠的土地上结出了“致富果”。 

网红带货 瓜蒌走近千家万户

“生吃瓜蒌籽清热润肺,一斤26元包邮。生瓜蒌传统煎沸后多用于小孩咳嗽感冒等,一袋瓜蒌5个12元包邮。”连日来,马庄乡瓜蒌种植基地成了镇平县“网红”的打卡地。

金黄金黄的瓜蒌在摄像师的拍摄下犹如一个个挂着的“金疙瘩”。“网红”们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交流,与瓜蒌亲近,不仅增加了网红的观注度涨粉,还使瓜蒌产业走近了千家万户。现在,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网红将来拍摄宣传,这也给韩鹏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不久的将来,韩鹏决定加大种植面积,与“网红”合作,使更多的群体吃上镇平这一特色农产品。

“随着发展,枫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瓜蒌种植产业已是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带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马庄乡党委书记翟景文表示,马庄乡将进一步做大做强瓜蒌产业,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快打造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畅想发展,枫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鹏计划与郑州一饮料公司洽谈,研究瓜蒌浆的应用,进一步深加工为保健饮料,通过壮大发展更好带动群众致富,一起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刘振伟 刘理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