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四大家的书法特点以及故事(初学书法有疑惑)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特点以及故事(初学书法有疑惑)(1)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局部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特点以及故事(初学书法有疑惑)(2)

《中国书法全集》中“欧颜柳赵”列重篇

初学书法者在学楷书“欧颜柳赵”上常有疑惑,难以选择,窃以为此纠结是有一定情由的。仅从此四种楷体来说,我建议是先易后难,先在柳体、欧体、赵体中选择一种,最后学颜体。而学颜体则应先学相对中规中矩的《多宝塔感应碑》,而后再学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告身帖》等难驾驭些的碑帖。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创楷书字体,欧阳询敏悟博学,书学二王及北齐刘珉,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其楷书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更有书法研究者指出:欧体劲险刻厉,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出奇招,欧体的形成是欧阳询长期修炼的结果,他八体尽能,汲取前人经验,推陈出新,乃成自家面目。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特点以及故事(初学书法有疑惑)(3)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说法。颜真卿世学渊博,为人忠直不阿,得褚遂良、张旭之法,在学习前人的基础完成了唐楷的创造。“颜体”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开张雄浑。北宋欧阳修赞曰:“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狡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续书断》则列其书入神品,赞称:“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公者也。”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特点以及故事(初学书法有疑惑)(4)

颜真卿《告身帖》局部

唐朝柳公权的书法在当时即名扬天下,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之说。由于他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其书结体遒劲有力,严谨有序,字字一丝不苟。以瘦劲显骨展现特色,体势劲媚,骨力道健,颇为精妙,常成为初学书法者之首选。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合称,足显他们成就之高,可谓历代书法的楷模。

赵孟頫(兆頁)是元初著名书画家,书画成就很高,书法集前代名家之大成,篆、隶、真、行、草诸体皆能,尤以楷、行书名扬于世。赵体楷书既保留了唐楷的法度,又有所超越。赵体楷书用笔沉稳,章法分明,外貌圆润秀美而筋骨内涵,点画之间呼应紧密。一招一式时有一些生动俊俏的行书笔法与结构,笔划形态生动自然,平中寓险,赵体楷书被誉之为活的楷书。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特点以及故事(初学书法有疑惑)(5)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特点以及故事(初学书法有疑惑)(6)

赵孟頫(兆頁)《无逸帖》局部

在欧颜柳赵四大家的书法中,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兆頁)的书法都是偏向于细弱的,因此它们整体的骨骼框架是适中的。虽然有共同点,欧、柳、赵三体之间还是有不少的区别需要甄别。但就此三体与颜体比较,差别就大了。因此对初学者,还是先学欧体或柳体这些“俊朗显骨”的书体为好。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特点以及故事(初学书法有疑惑)(7)

柳公权《神策军碑》局部

从我自己学书的经历来看,我是先学柳体《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再学欧体《九成宫醴泉铭》。该欧体碑帖的点画风格主要有三个:瘦硬、秀丽、温润,常在一笔或一字之内同时表现出这些风格,学中受益匪浅。之后再学颜体《多宝塔碑》,静心练习,循序渐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楷书掌握不错的情况下,我再开始学行书,学隶书,学草书,其间又学了篆书。在多种书体都学了之后,自然就会融会贯通,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爱和个人性格特点,在选择碑帖时自己先临帖感受下,也多听听书友和书法老师的意见,这样选择应不难了。

作者:陈俊贤

责任编辑:海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