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动画小短片(相思纯手绘动画和古典文学的有意融合)

前言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动画短片《相思》以王维的同名诗为创作初心,讲述了寒门学子王初桐和出身名门的六娘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清代常居于嘉定的宝山文人毛大瀛写过一本《戏鸥居词话》,书中提到了嘉定名士王初桐和六娘的故事。

王初桐和六娘从小情投意合,奈何家境悬殊,六娘的父母不愿意让六娘和王初桐在一起。王初桐发愤读书,他以为待他功成名就之时,他就可以迎娶六娘。

命运喜欢捉弄人,在他发愤读书的时候,六娘的父母将六娘许配给了一户有钱人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使六娘和王初桐都痛苦懊伤,也只能就此错过。

动画短片《相思》是上海嘉定800年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的第二集,它的色彩淡雅,没有过分堆砌中国元素,只是在讲好一个爱情故事,这也是这部短片吸引我的地方。

这是一部以古典文学为背景的纯手绘动画短片,这二者的融合,展现了动画短片的重要内核。

古风动画小短片(相思纯手绘动画和古典文学的有意融合)(1)

《相思》

01 艺术手法:“红豆”和六娘家的“对联”贯穿短片,刻画了故事的发展特征和人物的心情变化,大篇幅的“雨天”,奠定了故事不完美的基调。

红豆:王初桐号红豆痴侬,再加上古诗《相思》里的“红豆”代表了浓烈的相思之情,“红豆”自然成了这部短片的主要线索。

六娘家的对联:短片里的几处地点都是六娘家的门口,门两边的对联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从不同的对联里,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发展特征和人物的心情变化。

短片的开头,中年的王初桐在集市上看到了一枚红豆簪子,簪子上的红豆勾起了他的回忆。

红豆第一次正式出现,是在王初桐的母亲做红豆粥的时候。小小年纪的王初桐看到盆里的红豆,想起了老师教的古诗《相思》,也想起了自己的青梅竹马六娘。

他拿起伞,跑去找六娘,想将这枚红豆送给六娘。他说:“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这是王维诗里的红豆。”

小小年纪的王初桐只是懂得一丁点的相思之情,这种相思之情,并非成年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它代表着王初桐和六娘的友谊,是友谊里的相思情和喜欢之情。

此时,六娘家的对联是:“传业诗书得真趣,开意花草生远情。”儿时的王初桐将红豆和老师教的诗句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童趣。王初桐跑着去找六娘,就是想让她看到手心里的红豆,这展现了二人之间朦胧又真切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王初桐和六娘感受着最简单的快乐,世间的纷扰和烦恼都与他们无关,童真、童趣、纯粹的友谊和喜欢之情占满了他们的感情世界。

古风动画小短片(相思纯手绘动画和古典文学的有意融合)(2)

儿时的王初桐和六娘

接着,时间飞逝,红豆熟落,蝴蝶破茧而出,这都意味着王初桐和六娘皆已长大成人。因为家境的悬殊和男女之间的世俗观念,二人在街上遇见,只能默默地看着对方,然后擦肩而过。

此时,他们的眼神里都表露出了相思之情,这种情感里饱含着爱恋之情。

从这之后,王初桐更加努力读书,他把这种相思之情化为考取功名的动力。这个时候,另一边的六娘一直思念着王初桐,她一次又一次地打开后门,希望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六娘家门口的对联变成了:“花落为添疏鱼影,柳飞欲伴春燕归。”水中稀疏的鱼和天空下的春燕都有落花和飞柳相伴,六娘和王初桐却不能在一起,这里反衬了王初桐和六娘的内心孤寂之感。

在这里,长大后的王初桐和六娘都困于世俗,相思却不能相守。儿时的天真无邪已经远去,纯粹的相思之情里写满了煎熬,煎熬里还有一点希望。

古风动画小短片(相思纯手绘动画和古典文学的有意融合)(3)

六娘在等王初桐

现实是,六娘的希望终究是落了空。

后来,六娘没有等来王初桐,父母将她许配给了一户有钱人家。六娘为王初桐做了最后一件事——绣手帕,她的脑子里装满了王初桐的身影,一不小心刺伤了手指,一滴血落在了手帕上的红豆叶上。

这滴血就是一颗“红豆”,按照这滴血的样子,六娘绣出了一颗红豆,随后她用剪刀剪断了那根红线,这意味着她和王初桐再无可能,她想剪断二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这一颗“鲜血红豆”,预示着二人始终无法在一起的心痛之情。

王初桐站在六娘家的后门处,抬起手想敲门,却还是缓缓地落下了,他死死地揪住衣服,放声痛哭。

一门之隔,二人的相思之情也被隔住,从此,他们只能将相思之情埋藏于心底,永远无法互相诉说。

此时,六娘家门口的对联变成了:“巧借花容添月色,欲逢良夜度春宵。”这两句诗虽然都表达了新婚之喜,但在这个故事情境里,反衬出了王初桐和六娘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新婚之喜,和他们二人无关,他们的相思之情终究没有打败世俗之困扰,二人的愿望还是破灭了。

古风动画小短片(相思纯手绘动画和古典文学的有意融合)(4)

六娘即将出嫁,王初桐在六娘家门口痛哭

最后,王初桐考取了功名,他带着六娘绣的手帕,乘船远去。

六娘嫁为人妇,王初桐考取功名,从此,他们只是对方心中的白月光,纵有万般相思之情,也只能压在心底。

“红豆”不仅是实物红豆,也是手帕上的“鲜血红豆”,它们和六娘家门口的对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都预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情变化。

雨天:无论是儿时的王初桐跑去找六娘时,长大后的六娘和王初桐在大街上相遇时,还是六娘即将嫁为人妇,王初桐跑到六娘家后门处痛哭时,天空都下起了大雨。

短片里,大篇幅的雨天情境,都预示着凄凉的结局。雨水犹如泪水,为这对相思却不能相守的恋人哭泣。

艺术手法也就是表现手法,在这部动画短片里,不管是红豆,还是对联,或是雨天,它们都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特征,凸显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特征。

古风动画小短片(相思纯手绘动画和古典文学的有意融合)(5)

六娘为王初桐绣的手帕

02 叙事技巧:“儿时”和“长大时”的对比,突出了人物处境和心情复杂程度的变化,也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个故事的核心情感。

短片里,王初桐和六娘的儿时相处状态和长大时的相处状态完全不同,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们的心情复杂程度的变化。

小时候,王初桐和六娘可以无忧无虑地在一起玩耍,没有谁会阻止两个孩子的来往。

王初桐看到红豆,就想到了六娘,他可以直接拿起雨伞,在雨中奔跑,敲响六娘家的后门。他们二人坐在门口的石阶上,一起看王初桐手中的红豆。

面对六娘的质疑,王初桐学着老师的样子,背起了王维的诗句,却在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上卡了壳。他有些害羞,不好意思直接说出“相思”二字。

作为回礼,六娘为王初桐熬了红豆粥,并亲自喂王初桐,二人相视而笑。

这个时候,二人的处境都很简单,他们可以随时见面,可以互相送礼物,也可以互相打趣。他们的心情也很简单,一颗红豆,一碗红豆粥,就可以让他们高兴起来。

古风动画小短片(相思纯手绘动画和古典文学的有意融合)(6)

六娘为王初桐熬红豆粥

长大后,他们二人在大街上相遇,六娘想开口说话,却被身旁的乳母阻止了。他们只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擦肩而过。

六娘即将出嫁时,隔着后门,二人皆痛哭。王初桐终究没有敲门,六娘也没有打开门,二人就此错过。

长大后的二人,虽已有了男女之情,但陷入了父母反对、旁人指点的困境。在这种困境中,他们二人无法言说自己的情感,只能通过眼神传递相思之情。

此时,他们的心情也很复杂且矛盾。六娘未出嫁时,王初桐为了能和六娘门当户对,他拼命读书,希望考取功名。即使他十分地想念六娘,也只能暂且压抑。六娘也很想念王初桐,因为父母的反对和旁人的眼光,她无法主动,只能站在家门口,盼望着王初桐的身影。

六娘订下亲事时,王初桐想见六娘,却始终没有勇气敲门,只能在痛哭之后,黯然离开。六娘也是如此,即使她不满意父母的决定,她还是默默地接受了,并在痛哭之后剪断情思。

从儿时的无话不谈,到长大时的不敢言说,二人的处境和心情复杂程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长大后,他们二人虽然没有说过话,但这种被压抑的言语和情感,更让我们感受到故事主人公的无奈。

王初桐和六娘再也回不到儿时的状态,面对世俗的纷扰和父母的反对,他们不敢抗争,也不敢互诉衷情,只能按照命运的引导,错过彼此。

一次错过,就是一辈子的遗憾和一生的相思,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情感。

古风动画小短片(相思纯手绘动画和古典文学的有意融合)(7)

六娘还在等王初桐

03 这部十分钟不到的短片,揭示了动画短片的内核:讲好故事是关键。

这部短片将历史故事、古诗词和动画相结合,一上线就在网络上爆红,很多人都认为:“《相思》是打开中国式动漫的正确方式。”

在我看来,虽然短片讲述了一个比较老套的爱情故事,但它胜在一点,即它达到了讲好故事的目的,这也是我认为的动画短片的内核。

从音乐的角度,短片里的大部分配乐主要是古筝和琵琶的演奏声,似风过竹林,给我们一种淡雅清新的感觉。

六娘出嫁时,儿时的记忆涌上心头,二人渐行渐远时,嘉定作曲家易凤林老师作曲的同名诗乐儿歌响起,这也是这部短片的主题曲。

在短片的结尾处,这首曲子出现得恰是时候。以红豆定情的王初桐和六娘终究只能一辈子陷在相思之情中,红豆果然是最相思之物。

古风动画小短片(相思纯手绘动画和古典文学的有意融合)(8)

王初桐带着六娘送的手帕离去

从短片素材的角度,要讲好故事,素材很重要,细节处理也很重要。短片的故事梗概借鉴于清代嘉定文人毛大瀛的《戏鸥居词话》,整个创作团队在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历史考证后,才开始着手制作。

细节处,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说六娘家后门处的对联,这都是制作团队的原创对联,变化的对联充分反映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心情的变化。再比如长大后的六娘露出了三寸金莲,这都和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相吻合。

除了这些,最重要的一点是,当观众看完这部短片的时候,都知道这部短片说了什么,又表达了什么。

有些影视作品,虽然制作精良,但太过浮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最后也不知道它到底想表达什么。

《相思》完全避免了这一点,它的色调淡雅清新,配乐似有似无,人物间也没有过多的对话,就仿佛是一个历经风霜的人,将他的故事娓娓道来。

短片将更多的功夫花在了故事情节的衔接和发展上,短短的十分钟里,讲完了一对少年男女的情感故事。

对于看众们来说,只有先看懂这个故事,知道它在说什么,我们才能有情感上的共鸣。

写在最后

这部只有10分钟的短片,是整个制作团队耗费多时的心血之作。

它没有过多地堆砌中国元素,只是如实反映了故事背景。它没有过多的语言表达,却在无声中反映了故事的情感核心,无声胜有声,说的就是它给我的感觉。

我很喜欢这部短片,它真正达到了把故事讲好的目的,它也告诉我:相思却不能相守固然让人懊伤,但一次错过,就是一生的错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