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八卦全文(甲骨文之孕育篇)

甲骨文“毓”字(图1甲),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图1A、B、C。

甲骨文八卦全文(甲骨文之孕育篇)(1)

图1A:是一个站立的人形(图2),在甲骨文中是男女通用符号。有人会问:既然甲骨文“毓”字与孕育有关系,就应该用甲骨文“女”字(图4)或者用甲骨文“母”字(图5)为基字来造字。甲骨文造字先贤为什么用一个男女通用的人形符号为基字呢?

甲骨文八卦全文(甲骨文之孕育篇)(2)

我想原因是:甲骨文“女”字(图4)与甲骨文“母”字(图5)都是跪坐形象,不符合妇女生孩子平躺仰卧的姿态,造字先贤考虑到了这个细节,才会用图1A(图2)这个站立人形符号为基字。当然图1A(图2)在“毓”字中也不是站立的,而是平躺仰卧姿态,之所以竖着刻画,是字的结构编排所需要。

甲骨文八卦全文(甲骨文之孕育篇)(3)

在图1金中,金文先贤将图1A(图2)演变成了近似甲骨文“母”字(图5)的形象,但不是跪坐形象,应该是平躺仰卧姿态。

图1B:先看一下甲骨文“子”字(图3),本义是婴儿,头在上脚在下的形象。那么图1B就是甲骨文“子”字的倒立形象,头在下脚在上。这确实是孩子出生时的真实情况,妇女生孩子时,绝大多数婴儿都是头部朝外先出来,是顺产。极个别的婴儿是脚部朝外先出来,听说这样可能会造成难产。

图1C:是三条竖着的短杠,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妇女生孩子时顺带流出的液体,即羊水。这种解释无可非议,但本人认为,甲骨文造字先贤还可能以这三条短杠、来重点强调婴儿出生时的方向,即头部朝外先出来。

综上所述,本人拙见,甲骨文“毓”字的初始本义是:孕妇开始分娩后,婴儿头部朝外出生。

至此,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随着婴儿的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命降生了,母亲经历了人生中最难以忍受的疼痛,用尽全身的力气,大汗淋漓。接生婆用被子裹住刚出生的婴儿,放在了母亲身边,母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母亲父亲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大恩大德之人,永不能忘。

大约在上世纪九零年之前,农村大多还是请接生婆在家里生孩子,祖祖辈辈就是这样繁衍生息,接生婆是帮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恩人。但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未必是接生婆助产,也可能是自家或邻里有生育经验的长辈助产。

甲骨文八卦全文(甲骨文之孕育篇)(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