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家乡童年回忆(家乡和童年的味道)
1、童年有一种食物,叫做猪油白糖汤圆,你没听错,不是芝麻馅儿,也不是豆沙馅儿,就是纯粹的猪油 白糖。
把切好的猪油丁与白糖混合,捏到糯米粉面做的汤圆皮里,揉成一团,滚水下锅,煮到白生生的汤圆飘起来,空气中散发出浓郁的糖油混合物的香气,就可以吃了。
馅儿已经煮化了,这玩意儿咬一口,就是滚烫的猪油和糖水涌入嘴里,又香又甜,汤圆皮的内侧由于糖油与面粉的反应,有一层半硬的糖壳子,分外好吃……现在人肯定吃不了,因为太齁了,但在那个贫穷、匮乏的时代,这是难得的美味和能量补充。
2、猪油是个好东西,在缺乏肉的时候,大部分人家都会特意买一大块猪板油,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到铁锅里慢慢熬,熬出一大锅猪油和猪油渣。
猪油用个大玻璃瓶灌起来,等到冷却凝固下来,就会变成一大坨白玉颜色的膏状物,炒青菜、煮阳春面、做猪油拌饭,都用得上它……
阳春面是每一个江苏人都会做的面,清水煮挂面,准备好一块猪油、几滴酱油、一小匙盐、几粒葱花……滚热的面汤浇上去,化作一碗色泽明艳的酱汤,然后把煮开的面条盛进去,几大口就能吸溜干净……猪油是这碗面的灵魂。
猪油拌饭同样简单好做,准备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撒几根葱丝,滴上几滴酱油,直接用勺子剜一块猪油拌在米饭里,用饭的热量来融化油脂,这东西比单纯吃肉香多了。
3、猪油渣同样是好东西,你把它晾干存储起来,什么都不发放,都是非常香的,我当年馋肉,没得吃,就经常掀开罐子,捞我外婆炸的猪油渣当零食吃。
当年我表哥上高中,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准备的,外婆就熬了一大罐猪油渣,外加一罐老咸菜,让他带到学校里去喝粥吃饭。
实际上,猪油渣的吃法太多了,你可以直接撒上盐,拌上香菜当一个冷盘菜;也可以拿它来炒青菜;甚至可以用它来烧个汤,放在面里面做浇头……
4、有种炒面,叫做“炒焦屑”,我也不知道这俩字该怎么写,但是我外婆就叫它“焦屑”(姜堰方言读作jiao xi)。
其实就是炒面粉,面粉、米粉、豆粉都可以,放在铁锅里炒出一点焦香味,然后拌入红糖或者白糖,再冲入开水……和成黏糊糊、湿坨坨一碗看不出形状的“泥巴”。
卖相真不好看,但是真的很好吃,而且很顶饿,虽然吃起来有点粘牙沾舌头。
小孩子饿得快,外婆就会炒一大罐子“焦屑”,每到下午,就给我们拌上一大碗,有时候还会加点炒芝麻和香油,我们表兄弟一个个吃得满嘴乌黑,连碗底都舔干净了。
当过红小鬼、做过新四军、解放军的外公说,“你们真有福气,这就是咱们当年好不容易才能吃上的东西……”
5、小时候有种小吃,叫做“糖果”,不是你们吃的水果硬糖、大白兔奶糖、金丝猴奶糖、阿尔卑斯奶糖之类……“糖果”是一种油炸过的面点。
有的地方把它叫做“糖棍”,有的地方叫做“糖裹”。这东西又甜又硬又脆又香,是个补充能量的好东西……那时候小贩骑着自行车出远门做生意,这个东西可以当干粮,解馋又充饥。
其实就是一个个油炸过的糯米棍子,外面裹上一层白糖壳子,咬起来咯嘣脆,上课偷偷吃这个不太安全,因为声音太大,比嗑瓜子、咬蚕豆的声音都大。
6、小时候从河沟里逮到一条鱼,不会随随便便就把它煎了吃掉,因为一大家子人都需要蛋白质和鲜味补充,这鱼就要充分利用。
鱼照常宰杀、洗净,配上葱姜蒜酱油小米辣下锅炖起来,等到可以出锅的时候,抓紧时间调一碗面粉,用水和成面糊糊,摊在鱼锅的上半段,被柴火烧出来的“锅气”烤成半硬半软的面饼……上半截干硬,下半截接着鱼汤,又软又香。
一家人吃鱼,主要就是吃锅上贴着的面饼,这东西蘸着鱼汤吃,比鱼肉本身都好吃。
现在的地锅鱼、地锅鸡之类,太精致了,失了当年那种粗犷原始、迫切追求热量和味道的风情。
7、江苏人都吃红烧肉,其实我对所谓的正宗红烧肉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太TM甜了,好吃是好吃,但容易腻。
我最想念的猪肉吃法,是“芋头烧肉”。
芋头这个东西,很多人可能没见过,它是一种上面像荷叶却又长在泥土里的东西。叶子虽然好看,但不要随意碰,一旦折断它的绿杆杆绿伞伞,把汁水弄到你的衣服上,就是黄黄一大块,洗都洗不掉。
芋头吃的是它的块茎,这玩意儿外表全是毛,刮干净就需要半天,更糟糕的是,它有着山药的特性,生的时候它的汁水沾到皮肤,会让人的手又麻又痒,挠个不停。
但是芋头煮熟后却非常好吃,块茎软软糯糯的,口感又滑又黏,比土豆、红薯这些东西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芋头和猪肉一起烧,会让脂肪渗透到芋泥中,淀粉、脂肪的香气混合在一起,那种乐趣是其他搭配无法做到的。更有意思的是,肥肉和芋头一起咬,是一种感觉,瘦肉和芋头一起嚼,又是一种体验……我唯一吃不腻的猪肉做法,就是芋头烧肉。
8、我也不知道你们把这个东西叫做什么?大概有人叫它“大米棒”,有人叫它“米棍”,但我家乡叫它“棒棒果儿”。
当年村里这种东西比爆米花机要受欢迎,你给小贩一袋大米,他就能用一台拖拉机头的柴油机加一个古怪的机器给你轧出一条条空心的、酥脆的、甜甜的棒子来。
这棒子刚出来的时候是热热的、软软的,但过一会儿凉下来,就变得脆硬,咬在小孩嘴里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当时村里的孩子,如果有一大袋“棒棒果儿”,能够分给小伙伴们一人一根,简直就是赛孟尝一样的人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