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神是什么神(哑神之秘六哑神价值)

哑神之秘

吴家良

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中,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公郎镇盖瓦洒彝族村民都要如期举行哑神会。我对无量山哑神会,起初觉得很好奇,后因工作原因,多次深入无量山中盖瓦洒彝族村探究无量山哑神之秘。

哑神是什么神(哑神之秘六哑神价值)(1)

哑神价值

哑神之秘六:哑神价值

无量山哑神会作为南涧对外宣传的名片,具有现实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价值,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无量山盖瓦洒彝族村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世居于此的彝族村民的风俗很少被外人知晓,深藏于大山村寨中的哑神会长期未能被外界人士认知,直到1986年前后因编撰少数民族歌舞集成和音乐集成时,政府组织一批人到南涧各村寨采风,才被发现。

无量山“哑巴舞”为原形创作的舞蹈《热闷巴》,后来改名《山里人》,通过南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不断挖掘、整理、改编、创新搬上舞台,多次参加县、州、省级、国家、世界的各类文艺演出,并多次荣获大奖,无量山哑神会逐步被外人知晓、赞誉。随着日本艺研所采风团的到来,无量山哑神会从深山走向了国外,赞誉声中的哑神会不仅让外界认识了一种无量山的彝族风俗,更让南涧出了名。哑神会成为继南涧跳菜之后,南涧的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无量山哑神会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仅流存于南涧彝族自治县公郎镇新合村委会盖瓦洒村,因此具有独一性、唯一性和不可转移性,与其他类似现象相比不论在历史源流、表现形式上都有明显区别,具有原始宗教和祭祀成份,又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独有的民族文化保存。无量山哑神会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加广阔的文化外延。

无量山哑神会每年举行的时候,除了接回出嫁的姑娘、上门的儿子,都会有附近村寨的村民前来参加,村民们通过对山歌、打歌等文化娱乐活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由此展开,既增进了各民族彼此之间的情感,也在无形之中传播了彝族文化,促进当地彝族与周边其他民族的文化情感交流与融合。

无量山哑神会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化。随着历史的演变,由过去单纯的祭祀活动发展为以祭祀为基础,以对山歌、打歌为主要娱乐方式的娱神乐人活动,哑神会自然成为传承各种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成为无量山彝族山歌、打歌等民族文化现象的有效传承载体。

无量山哑神会举办地盖瓦洒自然环境风貌保存完好,保留着说彝族语、着彝族装等生活习惯,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自然环境,开发以哑神舞为特色的集“生态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的“盖瓦洒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落”,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无量山哑神会是一笔无形巨大的文化资本。

作者简历:吴家良,云南大学哲学学士,大理州破格中职新闻编辑,大理历史文化践行者。理论文章《浅谈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之路》《西部城镇化的战略构想》《建立农村经济市场保障机制》《南涧跳菜文化艺术融入国内外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的途径探索》共50多篇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改革报》《经济问题探索》等国家、省、州重点刊物上发表。《无量山中唱情歌》《大理,徐霞客未了之兴》《金庸无量缘》《无量樱花》《怒江冬记》等300多篇次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古传奇》等重点文学刊物发表。出版个人理论研讨论文集《我思 故我在》和文学作品集《无量山故事》。编辑出版《大理 徐霞客未了之兴》(散文集)《南诏二百年》《大理王朝三百年》(上、下卷)《九百年山河》《徐家往事》等文学文化文史著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