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嫁一个丈夫(民间故事大明灭亡)

以下故事,出自清代沈起凤志怪笔记小说《谐铎》,翻译时稍有改动。文章插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嫁一个丈夫(民间故事大明灭亡)(1)

明代时期,南京秦淮河畔常有一些画舫,船中女子都是青楼女。最有名者,莫过于明末的秦淮八艳,她们分别是柳如是、陈圆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马湘兰和寇白门,也叫金陵八艳。

这些女子,虽然靠卖身取悦男子为生,但其实他们都很有才艺,有些还特别有节气,超越男子,堪称“巾帼不让须眉”。

来说一位当时的女子,此女不在秦淮八艳之中,名气很小,但故事感人,她就是方芷。

方芷,本是秦淮河畔的校书(乐伎歌伎,也就是以歌舞为业的女子,实际上也是指有才艺的青楼女子),色艺双绝。别看方芷是个女流之辈,又身处烟花中,但她却比很多男儿都强,她有一双慧眼,善于识人,能识英雄,在当时也有名气。

当时还有一位女子,叫李阿香,是李贞丽的女儿,她和方芷关系最好。

李阿香和方芷一样,也是青楼女子。她也颇有姿色,但不及方芷,在识人这方面,她就更不行了。后来,李阿香跟了有钱的侯公子,日子过得还不错,很多人都羡慕她。李阿香的母亲李贞丽,也常说自己后半辈子有依靠了。

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嫁一个丈夫(民间故事大明灭亡)(2)

但是怎么说呢,一个青楼女子,跟了一个富贵的公子,也就那么回事吧。放今天来说,李阿香被侯公子包养了。只是,这在当时是不违道德和法律。

首先,李阿香没地位,也没名位,还要常常曲意奉迎侯公子,日子也不尽完美。但是,总体来说,她比每天跟不同的男人打交道,做个“一双玉臂千人枕,两片朱唇万客尝”的女子要好多了。

有一天,方芷经过李阿香的屋子,看到侯公子刚离去,笑着对李阿香说:妹妹,你能侍奉侯公子,托付给了对的人,真是不错啊。不过,侯公子只算是个名士,名士很多,他们的心意未必坚定。我希望能托付给一个忠义之士,与他共同度过余生。

李阿香觉得方芷有些痴心妄想,表面笑着说话,心里却笑这个姐姐不切实际。

贵州贵阳的贵筑县,有一个书生叫杨文骢,做过官,他听说了方芷的名气后,特意来秦淮河拜访,求见方芷。方芷也知道杨文骢的名气,因为杨文骢善于绘画,据说也很有骨气,她一直很仰慕。

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嫁一个丈夫(民间故事大明灭亡)(3)

方芷同意后,杨文骢得以见到她。

两人一番畅聊后,方芷让杨文骢画梅花。杨文骢没有拒绝,拿出笔墨纸砚,顷刻之间就画了一幅梅花图。方芷看了许久,她很高兴,当场答应,要和杨文骢私定终身。但是,要选个好日子,确定终身之约定,杨文骢答应了。

事情传出去后,杨文骢的朋友听说了。这些朋友,同样都是经常出入青楼的风流少年,当时的很多文人士子都觉得他们轻浮,看不起他们。朋友们听说这件事后,没有替杨文骢可惜,都替方芷可惜,觉得她看错了人。

李阿香也听说了这件事,她私底下也取笑方芷,认为她眼光不过如此。

几天之后,到了两人定情的日子。方芷忽然走到杨文骢跟前,一脸严肃,问道:杨郎,你知道妾为什么愿意委身于你,和你私定终身吗?

杨文骢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嫁一个丈夫(民间故事大明灭亡)(4)

方芷说:几天前,妾让你画梅花,并不是一时兴起,其中大有深意。妾看到杨郎所画的梅花,花瓣虽然都是妩媚的姿态,但是梅花的枝干却透出一股气质,像是人的骨头,刚硬有骨气,并没有取悦别人的媚态。从那时候我就知道,杨郎虽然也有一些人世间的俗气,但也还有骨气。如今大明危在旦夕,妾想和杨郎一起,为国尽忠,成全大节,所以,我还把宝贝放在了梳妆盒里,以后送给杨郎。

杨文骢没想到方芷有如此眼界,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笑了笑,点了点头,应付过去了。

果然,没多久,大明朝灭亡了。杨文骢的朋友都投降了,侯公子带着李阿香逃跑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当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是好,有的逃亡,有的投降,有的观望……人人慌乱。

这个时候,杨文骢也在考虑,如何是好。

方芷却从屋里拿出一个箱子,从容对杨文骢说:妾以前就跟你说过,我的梳妆盒里有宝贝,以后再送给你。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就把宝贝送给你。说完,她把盒子给了杨文骢。

杨文骢以为是古玩奇珍,打开一看,却发现里面只有一根草绳,绕了几圈,大概有两丈长。草绳中间,有个东西闪光,是一把半尺长的匕首。

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嫁一个丈夫(民间故事大明灭亡)(5)

看到这里,杨文骢明白了,方芷是要他选择一样工具,用来自杀。只有这样,才算是为国尽忠,才算是成全大节。

但是,死亡谁不害怕呢?所以,杨文骢看到后,犹豫不决,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此时,方芷看出来杨文骢害怕了,她厉声说道:国家有难,我们又帮不上忙,不选择为国尽忠,难不成还要屈膝异族,苟活于世,遗臭万年吗?不要再想了,就在此刻,快做选择吧。如果你非要偷活,只会被后人笑话。

杨文骢一听,顿时豪情万丈,他站起身来,从盒子里拿出草绳,挂在了梁头上,然后就要自缢而亡。

这时候,方芷又赶紧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这样啊!你身为大明官员,眼见大明灭亡却不能挽救,你就是罪臣啊!既然是罪臣,怎么能戴着帽子,系着带子呢?赶紧换下来!

没错,方芷说的话,在古代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古代男子,尤其是有身份地位的男子,都要戴帽,帽子也象征地位。所以,古人把帽子甚至看得比生命都重要,死了也不能摘下帽子。

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嫁一个丈夫(民间故事大明灭亡)(6)

孔子有个弟子,叫子路。卫国内乱的时候,子路在与敌人搏斗的时候,系着帽子的带子被砍断了,他说了一句“君子死,冠不免”,就停下来系帽子。结果,这时候他被敌人砍死了。

当然,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有罪的情况下,肯定不能再戴帽子。所以,方芷才提醒杨文骢,不能再戴帽子,系着带子。

杨文骢赶紧下来,摘下帽子,换了白色衣服,然后从容自缢,为国尽忠了。

方芷看到杨文骢已死,鼓掌大笑,说:男儿就应该如此啊!国家有难,必须舍身相救,既然不能救,就应该尽忠,决不能投降异族,做个奴才!我就知道杨郎有骨气,他死了,我平生的愿望实现了,现在,我也应该为他尽节了。

说完后,方芷拿出匕首,刺穿了自己的脖子。

多日以后,李阿香听说了方芷和杨文骢的事迹,流泪说道:芳姐姐,真是女中英雄啊!她有如此气节,多少男儿也要羞愧!她做事,居然如此不可预测,真是非等闲之人啊!她乞求侯公子为方芷写传记,但后来没有成。

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嫁一个丈夫(民间故事大明灭亡)(7)

史官因为没听过方芷的事迹,所以也没有在史书上为方芷写传记。好在当时还有文人士子,听说过杨文骢和方芷的事情后,又多方打听,记录了下来。

明朝末年,许多文人都选择了投降,做了别人家的奴才,以至于在史书上留下骂名,遗臭万年。

但是,谁能想到,秦淮河畔,一个风尘女子,居然敢让郎君自杀,自己也会自杀,怎么能有如此气节呢?如此看来,一位青楼女子,真是胜过许多书生、胜过很多男儿。

倘若人人都能像方芷这样,像杨文骢这样,即便不能上阵杀敌,也宁死不降,大明恐怕也不会灭亡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