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哪个穴位肠蠕动快(促进肠蠕动的穴位有哪些)

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痛经、尿频等盆腔问题都与肠蠕动有关,哪些穴位促进肠蠕动呢?#真相来了#

收到网友的这个提问,我准备了两天才动笔回答,为什么呢?

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不简单,现在通过网络提问的朋友很多,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问题,但是我想你提问我,一定不希望我随口一答:“天枢,大肠募穴,有通便、止泻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吧,你一定希望得到专业的指导吧。而对我来说,认真回答,在简单问题中说明中医针灸深刻的道理,我想对有缘人、明眼人来说,可能引导领悟入针灸之门,至少对其他观众会有参考、帮助。

下面是我回答前的提问:请问你想促进什么肠的蠕动呢?大肠?小肠?十二指肠?大肠亦有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之别。

也许你会说,你是中医,问这么多干什么?中医就不关注解剖了吗?去翻翻《内经》,里面详细记载了身体主要脏器结构的形态与尺寸,而作为针灸医生,解剖是基础,身体上如此多的穴位,其作用的差异,与其下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而针法亦众多,针尖所及不同解剖位置,所引发的效应不同,从而使穴位具备了主治的多样性。换句话说,一个穴位,可不仅是体表的那个点,而是穴下的一个立体结构,一个穴位的作用,也不仅是艾灸一下体表就可以全部实现,不然要长针短针做什么呢?

按哪个穴位肠蠕动快(促进肠蠕动的穴位有哪些)(1)

与肠蠕动相关的穴位位置示意

从图上,我们清晰地可以看到:“大肠近脐在前,小肠附脊在后”的相对空间位置,就是大肠更偏于腹外周,且横结肠居于脐上,小肠更多居于大肠围成的区域内。

气海助小肠:位于脐下(神阙)1.5寸处,正是小肠区域的中心位置,虽然肚脐神阙其下亦是小肠区,但由于其穴下主要为丰富的腹腔静脉网和神经丛,所以其作用很独特,加之不如脐中不易消毒,可针但不能针之过深,所以这里只讨论气海穴。气海从位置上讲,是促进小肠的蠕动,小肠主吸收,其蠕动加快,则吸收促进,这就是气海穴有补益作用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这里不详细讲解了。

按哪个穴位肠蠕动快(促进肠蠕动的穴位有哪些)(2)

天枢助大肠:天枢位于脐中神阙穴旁开2寸处,为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募集相关脏腑之气的穴位,其穴下为小肠,何以为大肠之募?究其位置,恰恰处于肚脐(恰如一个腹壁上的扣儿、结聚点)与横结肠、降结肠所围区域的正中心,我们可以称之为应力中心,当大肠有问题时,更容易在此处反应出症状(痛点或结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穴在腹泻和便秘两种完全不同的大肠状态下,均可使用且效的原因。当然,其刺激方法也呼之欲出了,腹壁之外作为半侧大肠的应力中心,可通过针、灸、罐等方法,缓解大肠蠕动减缓(便秘)和过度激惹(腹泻)所引起的症状,而针过腹壁之后,则主要刺激小肠蠕动。

按哪个穴位肠蠕动快(促进肠蠕动的穴位有哪些)(3)

那么,真正促大肠蠕动的穴位是什么呢?

大横助升降结肠(右升左降):右大横位于升结肠区,左大横位于降结肠区,针过腹壁,刺激大肠壁,可促进其蠕动,通过临床触诊,如果在左大横处触及硬结,多可针后便排,如果右侧触及,而左侧未触及,则多以针后排气为效。

水分助横结肠:临床中便秘日久的患者,由于肠蠕动减缓,易造成横结肠与小肠的粘连现象,相互影响各自的蠕动节律,特别是见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恢复大肠与小肠的不同节律是针灸治疗此类代谢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和武器。此时就用到了水分,针入过腹壁,针尖触及大肠壁或肠壁附近系膜,肠蠕动长期缓慢的患者,此时会有明显的疼痛,针尖下有明显的阻挡感,行程院士三才震颤针法,令针体自大肠壁边滑入,至深度,再行点刺震颤法,就是于深部震颤后突然针尖上提,此时针感多上下传导,上可至咽中,下可至阴中。

按哪个穴位肠蠕动快(促进肠蠕动的穴位有哪些)(4)

左腹结助降结肠与乙状结肠:左侧腹部大肠的结构与右侧不同,有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而左腹结恰位于降结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针之不仅促进大肠蠕动而促进排便,更可通过促进大肠的蠕动,减少对其下面左卵巢区的压力(女性),而治疗卵巢囊肿、卵巢功能低下等妇科疾病。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十二经穴一名两穴,左右各一,其位于身体左右的同名穴位,其主治是否有异?了解了这一点,对于针灸临床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按哪个穴位肠蠕动快(促进肠蠕动的穴位有哪些)(5)

左水道助乙状结肠:我在二十余年前,跟随穴位大家耿恩广先生学习时,学习过一个他的经验,就是左水道治便秘,一直不理解,直到看到上面这张图。左水道恰位于乙状结肠下段,针之不仅促进共蠕动,更对其蠕动减缓、便秘而导致的子宫、膀胱受压,盆腔神经丛的刺激征等问题有益,也打开了我们理解水道治疗便秘、水肿、尿频、痛经等主治作用的思路。

按哪个穴位肠蠕动快(促进肠蠕动的穴位有哪些)(6)

滑肉门助十二指肠:最后要讲一下十二指肠,实际上在我们思维中,促十二指肠似不应在此讨论,或者我们干嘛要促它呢?能促吗,那么短?实际上,我们需要促的不是其蠕动,而是其移动。例如,右滑肉门正处于胃之幽门与十二指肠移行处,针之,可促其括约肌收缩,治疗反流。又如,左滑肉门正处于十二指肠系带移行并向腰一椎体侧附着的起始部,对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过窄(有生理性也有病理性因素)造成的不完全梗阻或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有治疗作用,甚至其移动或颤动(需要行三才针法至深部),对深部的腹交感神经节有良性刺激,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按哪个穴位肠蠕动快(促进肠蠕动的穴位有哪些)(7)

我经常说,古人留给我们的每一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应用场景,只是我们真的读懂了它们吗?

更多穴性理论与针法知识,欢迎与我交流。

@健康真相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