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渣男元稹(大唐第一渣男元稹)

唐代渣男元稹(大唐第一渣男元稹)(1)

在中国汗牛充栋浩如烟波的古诗文中,范文正公的《苏幕遮•怀旧》一词,不能不说是一颗明亮而璀璨的星星。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的笔力沉郁雄健,但抒发出来的愁思却低回宛转,读起来口舌生津,声情并茂;掩卷思之则气象空灵,意境宏深,与一般的婉约词很是不同。

正因为这首词意新语工,设想奇特,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遥想蒲州城外,西风乍起,黄花满地。碧霄中雁叫声声,长亭外红叶满山。

崔莺莺泪水涟涟,依依不舍。拉着张生的衣袖叮咛了又叮咛,嘱咐了又嘱咐。

叮咛他路上注意添衣保暖,走路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晚上要早点投宿,不可走夜路。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篱笆帐上的牵年花也不要摘。

嘱咐他早日中举,早日前来迎娶。

元稹也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考个状元回来,让他心爱的莺莺小姐凤冠霞帔风风光光的嫁给他。

唐代渣男元稹(大唐第一渣男元稹)(2)

中国的历史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悼亡诗。

比如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比如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鹧鸪天

贺铸•北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此外还有潘安、纳兰、吴文英、陆游等诗人也留下了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名篇。

唐代渣男元稹(大唐第一渣男元稹)(3)

少时初读这些悼亡词,那叫一个感动。以为这些诗人都是那种情深不渝忠贞专情的绝世好男人,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了解的越来越多,发现所谓忠贞不渝的爱情只存在美好的古诗文里。

就象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看上去是那样的美好,而事实的真相却让人心酸叹息。

元稹出生在中小地主家庭,虽然少有才名,却因为门第不高,只有入仕之后,才有结婚高门的资本。

唐朝的科举制度名目众多,但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两科。进士科难,明经科容易,元稹为了尽快摆脱贫困,选择了较容易的明经科,结果十五岁就以明经科第一的成绩初战告捷。

然而及第之初的元稹却一直闲居京城,后来入幕河中府,也就在这段时间,在普救寺与莺莺西厢定情,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

与莺莺长亭送别后,元稹赴京赶考,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拨萃科,做了校书郎。

此时的元稹风华正茂,才华横溢,与韦门弟子交游的他被京兆尹韦夏卿发现并赏识。权衡利弊之后,元稹放弃了莺莺,娶了韦夏卿的女儿韦丛。

两个人婚后琴瑟和谐,恩爱非常。可好景不长,这一段半缘情深只持续了七年,韦丛27岁便因病而亡。

也就是在同一年,元稹升任监察御史,他的幸福生活开始了,可韦丛已经驾鹤西去。

唐代渣男元稹(大唐第一渣男元稹)(4)

如日中天的元稹出使地方,在蜀中与大他十一岁的才女薛涛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姐弟恋。

而此时,恐怕他写的那首传诵千古的《离思五首•其四》的墨迹仍然未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调离四川后,这段惊才绝艳的姐弟恋也随之结束。

810年,也就是元稹与薛涛陷入爱河的时候,他有了第二次婚姻,娶了侧室安仙嫔。

815年,元稹娶了大家闺秀涪州刺史裴郧的女儿裴淑为妻。

公元823年,元稹任越州(绍兴)刺史之时,在观看了刘采春的一场戏后,立马成为刘采春的铁粉,并且为她写了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自此两人来往频繁,所谓镜湖春色好,不为鲈鱼鲜。

七年后,元稹升官回京,又犯了老毛病,抛下刘采春,独自走了。有野史上说,元稹走后又回来跟刘采春相会一次,这一次元稹走后,刘采春跳水自杀。

唐代渣男元稹(大唐第一渣男元稹)(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