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同心什么意思(所谓个性是什么意思)

八字同心什么意思(所谓个性是什么意思)(1)

河合隼雄是一个日本心理学家(育儿专家),咋一看《实用教子秘诀48条》这个有点中国鸡汤式书名,细细看来实际上还是有所感悟的,特别是对于已有小孩,甚至遇到过书中问题,才感觉其实不是鸡汤。

书本顺着从出生到青春期的顺序展开,每个“期”以问答的形式提出命题,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看即可。

总体上来说,看这本书,虽然是日本人缩写,但基本上和我们现在遇到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因为中国和日本类似,资源紧张,热心于教育的人太多,过于热心,想问题未免有点僵化,反而使自己和孩子深受困扰,实际上哪个国家,为人父母不是这样呢?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个主人公死后,维罗纳大公问双方的父母:是否做了“用爱扼杀欢乐”的事情?父母一天的弦绷得紧紧的,却总说“让孩子自由成长”,这只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先看看“河合隼雄教养语录”:

1. 现在到了物质过剩的时代,但每个家庭必须有意识的、人为的适当控制,才能给孩子带来一点欢乐。

2. 问题的关键是:从现在起该怎么办?与其追求过去的原因,不如想想以后该怎么办?

3. 教育孩子方面,自己觉得好的,就是对的。

4. 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从出生大三四个月之间,体验到“母子一体感”是非常重要的。

5. 切身体会到这个世界基本上还是“可以放心的”,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6. 对孩子来说,“没有了妈妈,地球就不转了。”

7. 就算你说自己很喜欢孩子,但有时一定程度的厌烦也是理所当然的。

8. 大家都急于赚钱,把和孩子一起玩的时间都侵占了。

9. 父母多想想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遇到什么事情高兴,遇到什么事情不高兴,对锻炼父母的直觉应该有帮助。

10. 父母间没有对话的育儿过程,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会做的很累,很不情愿,完全失去了两个人共同培养孩子的意义。

11. 如果做母亲的每天都感觉烦躁,或者老师毫无由来的斥责孩子,说明母亲在内心某个地方存在不安。

12. 与其费力的去考虑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还不如想尽办法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多观察观察孩子的行为。

13. 不好的教育方法千万种,但绝不存在一种对万人适用的“最佳教育法”。

14. 一般来说,孩子都是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成长起来的。

15. 自立,应该是孩子自己立起来,而不是被父母逼得立起来。

16. 说道养育孩子,用一种温暖的目光守望着孩子是很必要的。

17. 其实,顺着孩子的“自然”走,得到拯救的是大人。

18. 有时候,孩子是通过幻象,体会到语言体会不到的东西。

19. 从孩子的立场来考虑,6岁之前,比起学习,成长方面的需求应该是更重要的。

20. 发展心理学所提到的“孩子几岁会什么”之类的数据只不过是参考,谁也不可能按照平均值,参考值长大。

21. 10岁左右的时候,有些孩子不自觉的开始思考“什么是自我”,自然有种不安感袭来。

22. 如果孩子在根本不能自律的阶段得到自己的房间,失败的可能性较大。

23. 不管所谓的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绝对都有能让父母感到自豪的地方。

24. 大人要是脑子里算着今天和孩子玩几个小时,明天应该玩几个小时,一切那数字来衡量的话,好事也做不好了。

25. 爸爸的为人处世,孩子总能在什么地方看得见,所以最重要的是,不是你陪她有多久,而是玩的有多快乐。

26. 我们和青春期的孩子谈话,有时候根本别想用语言来交流。

27. 家庭不是一个马上可以对失败做出评价的地方。

28. ……

咋一看,好像无感,看看一些问题,看看有无感觉。

问: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教养问题越来越多了?

答:大家学会了用钱,却忘记了用心。

确实,很多年轻父母在机构,舆论的裹挟下,花了很多钱,报了很多班,加上传统大家庭的瓦解,对小孩的养育手足无措,只能寄希望于用钱请“别人帮忙”了。

问:我总是不自觉对孩子啰嗦,发脾气,这是为什么?

答:这说明爸爸偷懒了,没有负担起做爸爸的责任

这里有一个“父性原理”和“母性原理”,前者就是斩断、区别的作用,极端的说是“不好好做人,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得杀了”。后者就是“不管干了什么坏事,你也是我的孩子。”以“包容”和“守护”为基准。父亲没有起到作用,母亲压力太大:(

问:我很担心做了母亲会失去自我,怎么办?

答:既做好母亲,又不是去自我,才能活出个性。

很多人以为完全付出就能获得收获,其实不然,但往往经不住自我的迷失,就如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总想着这是家里的1/N,但是很多时候挂在嘴边的是“只要孩子好,我吃点苦不算什么。”忘了,自己是孩子的榜样。

问:我非常讨厌带小孩,怎么办?

答:不妨先把你这种想法输出来

暴露阴暗才能激活光明。

问:你觉得在现在的家庭教养问题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父母太偷懒,不好好磨练自己作为父母亲的直觉。

现在,太多的父母懒得去磨练自己作为父母的直觉,或者说第六感觉。所以,也就搞不懂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大家都觉得:现在这年代,没足够的钱,生活就谈不上有什么乐趣,所以,就拼了命去赚钱。大人的心思都放到了赚钱上,难免就忽略了孩子,和孩子的距离也不知不觉地越来越远了。

问:什么时候告诉孩子“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比较合适?

答:没必要特意去告诉,总有一天孩子自己会知道的。

实际上,现在的小孩的聪明程度远远超过自己的感觉,不过即使孩子一直嘴上说着“其实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但是第二天拿到礼物还是美滋滋的。

问:孩子已经10岁,反倒又不愿意一个人睡觉,我该怎么办?

搭:自立总是伴随着不安,孩子在这个时候只是想确认一下父母是否还是自己的后盾。

问:孩子被人欺负,我该怎么处理?

答:你需要冷静地判断,加上绝不让步的勇气。

问:所谓“个性”、“活的有个性”究竟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敢于把赌注放在没有把握、不能用数字衡量的事情上。

问:在孩子的青春期之前,父母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答:像在银行存钱一样,存很多“真有意思”的体验。

在青春期,女性如何接受性,男性如何控制性,成为孩子们面临的课题。处理好“接受”和“控制”的问题,才能带来多彩的人生。

问:孩子老是和父母唱反调,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唱反调的地方正是父母的育点。没有反抗的成长是不存在的。

问: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好像跟我们断绝了关系,这该怎么办?

答:亲子关系与其紧密,不如深厚。

问:在孩子的成长中,烦恼是越少越好吗?

答:心里存在纠葛并有耐力承受,是“成人的必要条件”

问:培养孩子,应该以什么为目标?

答:培养一个能够走自己的人生之路的人。

问:为什么一家人在一起生活非常重要?

答:因为家庭像一个“禅”的道场,能够包容外界难以接受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