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百鸡取鸡舌(借鸡行事)

杀百鸡取鸡舌(借鸡行事)(1)

培育中的七百弄鸡。 广西新闻网记者 唐沛尧摄

杀百鸡取鸡舌(借鸡行事)(2)

大化已向自治区有关部门申报七百弄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树立七百弄鸡品牌。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河畅摄

广西新闻网大化11月29日讯(全媒体报道组)“我们七百弄鸡自小生态放养,啄食洼地石缝、山间草丛里的虫子,喂以玉米、稻糠与青菜,长大后肉身结实、肉质细嫩、富有弹性,最适合做原汁原味的白切鸡。”29日,“生态长寿地 三姐文化城——2016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池行”记者们来到了广西大化康丰七百弄鸡种鸡场参观考察。

在一个已经建设好的养鸡场内,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圆肥健硕的广西三黄鸡,里头密密麻麻地养殖了两千多只五颜六色的鸡苗。“我们这里还在建设,逐渐扩大规模。今后把鸡苗发放给农户散养,再进行收购。”种鸡场负责人蓝校山说。

在大化,山里的群众常以土鸡宴宾客,有无鸡不成宴之说,宴上更要用鸡头敬老或敬贵客,以示尊重。尤其是给老人祝寿,或是逢年过节走访亲戚,必须送家养的土鸡。正是土鸡文化丰富了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文化的内涵,土鸡美食也自然成了旅游待客的上品。

大化党委、政府从一只鸡的归真经济看到了在大石山区决战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希望,积极调整养殖结构,选择土鸡中的优秀品种七百弄鸡作为扶贫产业,大力发展。

大化群山连绵,自然条件恶劣,土地稀少,但生态环境幽美,农村劳动力充足,发展养鸡产业,具有环境及劳力成本优势;加上鸡繁殖力强,能在短期内生产大量优质的蛋、肉产品,且质优价高,能提高农户养殖效益,加快脱贫摘帽进程。

为保障七百弄鸡的优质品质及其市场竞争优势,推动七百弄鸡产业发展,要精心选种,着重培育金黄色芦花公鸡和麻羽带白点母鸡。大化党委、政府着力搭台引导,在七百弄鸡养殖推广、各养殖环节的监管及特色品牌的树立上下功夫,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七百弄鸡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悉,大化已向自治区有关部门申报七百弄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树立“七百弄鸡”品牌。同时,大化制定出台七百弄鸡养殖技术规程,采取“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生态放养七百弄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绿色、放心的鸡肉。如今,大化县已落实七百弄鸡养殖任务61.69万羽,引导帮助0.57万贫困人口发展七百弄鸡养殖40万羽,计划明年发展养殖150万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