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有思路)

来源:【甘肃广电-视听甘肃】

近年来,祁连镇立足区位优势,紧盯市场需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定不移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之路,引导群众发展大棚种植产业,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服务等措施,为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天祝县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有思路)(1)

入秋,又到祁连镇人参果的采收季节,祁连村种植户刘大武正穿梭在自家种植基地里采摘成熟的果实。只见一行行植株整齐排列,一个个果实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清新果香,让人欣喜。

刘大武说:“这个棚是2007年建的,以前种的是自己育的苗子,现在已经老化了,产量也不行,病虫害也多得很,现在我们种的是民勤的脱毒苗子,产量高、果型好、口感好,病虫害也少了,可以说是无公害食品。”

天祝县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有思路)(2)

群众致富快,全靠产业带。近年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祁连镇不断夯实农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按照“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理念,实行“基地 合作社 农户”运行模式,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以人参果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业,让村民走上致富路。如今,小小的人参果已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又一新产业。

天祝县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有思路)(3)

羊肚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属于低温型菌类,种植周期短、效益高,市场供不应求。吴水成从中看到了强村富民的希望,外出学习羊肚菌种植技术后在祁连村尝试人工种植羊肚菌,经过耐心细致的温度、湿度观察,聘请专家反复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指导和线上答疑解惑,最终总结出适合北方气候的羊肚菌暖棚中膜种植法,今年,他种植的羊肚菌喜获丰收。

记者见到祁连镇祁连村吴水成时,他正在温棚平整土地,为即将开始的第二茬种植做着前期准备。

他说:“我来到祁连镇以后流转了19座温室大棚,5月1号开始种植羊肚菌,从种植的情况来看,当地的气候条件、土质比较符合羊肚菌的生长,像这个60米的棚它的产量大概在300斤左右,收入在3万元左右,9月份我们要开始第二茬种植,我们对大棚里的土壤、祁连当地的水质进行了取样,送到有关部门进行了检测,对菌种的型号也进行了匹配,9月份,我信心非常大。”

天祝县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有思路)(4)

目前,祁连镇新建和提升改造食用菌日光温室297座,其中,种植人参果57座,种植食用菌240座(香菇220座,羊肚菌20座),建成日产菌棒8000袋菌棒生产基地一处。为加快产业做实走深,2022年计划生产菌棒200万棒,已生产菌棒61万棒,菌棒陆续上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农户种植20万棒,村级合作社种植20万棒,对种植农户实行棒均产量和最低销售价格“双保”制。同时,食用菌种植基地吸纳当地群众40余人实现就近就地务工,年人均工资收入达1.2万元左右,实现合作社、农户双赢的局面。

天祝县祁连镇副镇长陈存忠介绍说:“今年以来,祁连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城两园一带多点”产业布局,探索构建“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挖掘产业潜力,引导群众走出传统种植模式,把特色种植业作为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全力推进,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大力发展食用菌、高原夏菜、有机藜麦小麦、中药材种植,紧盯粮食生产安全,持续开展撂荒地复垦复耕、基本农田苗木腾退等工作,探索向山旱地要效益,不断扩大群众增收渠道,保障粮食安全。”

天祝县融媒体中心:王文全 苏乃旦 李正茂

来源:天祝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振英

责编:王学睿

主编:李亚军

本文来自【甘肃广电-视听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