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月青日17集(先不提什么冷门佳剧)
孩子是什么?
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明天。
同时,也是他们自己,是鲜活的、有尊严的生命。
他们出生既不能选择,他们需要呵护与陪伴。可是随便在网络上搜一搜,就能看到一大堆虐童事件,更别提那些用饲料做饭的食堂,用有毒塑胶铺成的操场。
(维基百科对"虐童"的定义。)
辱骂、抽打、针扎、火燎、窒息、甚至死亡,这些无辜的孩子往往要经历漫长地折磨与痛苦地挣扎。更吊诡的是,这些施害者却不乏父母、亲属,他们施害的原因也五花八门:"太累了"、"太吵了"、"太淘气"、"是个女孩"、"没做作业"、"给我丢脸了"……每一个理由背后都满是委屈与嫌弃,每一次暴行之后都换来了短暂的快感与满足。
(百度百科上的虐童事件也只是凤毛麟角。)
然而,后来呢,恐怕也没有后来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赤月青日》就是聚焦当今社会的虐童现象,将真实事件与悬疑惊悚的叙事氛围结合起来,开播不久就收获了众多好评,虽然在国内的传播度有限,但看看豆瓣上的评论也能感到观众对它的肯定。
由金宣儿饰演的车有京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本来婚姻美满、事业有成,但自从她无意撞到一个孩子后,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仿佛是冥冥中的安排,她跟着一个小女孩的幻影发现了好几起虐童事件;另一方面警察姜志宪、全秀英等也在努力侦破这些看似离奇古怪的案子;但在更阴暗的角落,还有一群以暴制暴的神秘人,他们不仅是曾经的受害者,更成为了无法解脱的困兽。
该剧继承了近年来韩国影视的写实风格,在事件铺垫与人物刻画上都极力还原真实的社会图景。主角也好,配角也罢,即便是只有几句话的小角色都带有一种扎根生活的"原生性"。这也给观众造成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没有什么无辜的好人,大家都不过是这恶土之中的罪徒。
(是自私,也是实话。)
(事故死去的男孩母亲已经背负了卡债。)
(认为"母亲"是一种羞耻的称呼)
(即使无力抚养,也不想见孩子的面。)
(以为女主要赔钱给她,眼神瞬间有光了。)
每一集都有孩子被伤害、被虐待、被遗弃、被杀死,犯罪手法不同,但结果却都是无比凄凉。不负责任的单身母亲、人面兽心的孤儿院院长、笃信邪教的愚蠢父母……所有这些成年人都背负着可怕的罪恶,把自己的无能和痛苦随意施加到可怜的孩子身上。
(只要不是"故意"杀的,就不算违背虔诚的"信仰"。)
男孩、女孩、漂亮的、普通的、乖巧的、活泼的,这些孩子本应该享受的快乐童年早已浸染了鲜血,伤痕累累且无处躲藏。他们在地窖里、在橱柜里、在公路上、在荒郊野外、在恶魔的嘴里。
(孩子等同于"破烂"。)
真正的恐怖从来都不是血浆惊吓,而是慢慢渗入深处的彻骨寒冷。本剧最大的麦格芬就是一首恐怖童谣,"大麦田中月出时"、"如果麦田上升起月亮,就吃掉一个孩子、"整整一夜流下了像花儿一样红润的眼泪",随着案件的发展,童谣也逐渐完整起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笔血债,而死亡与绝望已经把月亮变成了,红色、太阳变成了青色。
正常的、普世的道德与情感正在消逝,异色的恐怖仿若恶魔的血瞳在怒视人间。
其实世界上的恐怖童谣、儿歌、故事数不胜数。在16世纪以前,西方是没有这些相关概念的,儿童被当做一种残缺的、笨拙的成人,他们很小就需要参与劳动,整个社会对于儿童缺乏包容与关爱。在《格林童话》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描述:"小约翰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到外面闯荡",而欧洲直到中世纪,人们也并未将儿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应该小心对待的阶段与群体。
(原初的"暗黑"版本存放在德国的格林兄弟纪念馆里,国内推荐读这一版。)
其他收录在《格林童话》中的《韩赛尔与格雷特》、《我妈妈杀我,我爸爸吃我》等故事,其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成长教育"。
(《韩赛尔与格雷特》可不是什么励志故事,他们是被遗弃的死去的孩子。)
早在2007年,就有一部名为《韩赛尔与格雷特》的电影问世,片中三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其实都是在孤儿院受到了非人的虐待,最后在绝望中幻想自己能拥有可爱可敬的父母,能拥有糖果、快乐与自由。
在西欧民间流传有一首名为《宝琳娜与火柴》的童谣,讲述的是小女孩宝琳娜不听妈妈和保姆的话最后被火焰烧成灰烬。表面上看这是劝诫儿童不要玩火,实际上它传达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信息:不要违抗你的家长。大火象征着欲望、愤怒,它吞噬了宝琳娜,同样红色的月亮也会吞噬那些被大人们认为"不乖"、"不该存在"的孩子。
(可怜的宝琳娜自己不仅自己被扔在家里,还被烧成了灰烬)
真正可怕的罪恶从来都不是一人所为,在它的照耀下每个人都是帮凶。所以在《赤月青日》中不仅塑造了诸多可恶、可恨、可憎的反面角色,更着重突出了氛围的营造与视角的转换。比如影片的色调总体偏向清冷,即使在大白天里阳光也总是像隔着云层与雾霾一样散射下来,给人一种犹如白夜的感觉。
(天空总是"不干净"。)
还有就是推拉镜头和正反打的运用。女主因为看到小女孩的幻影而到处奔走,在外人看来她是"鬼迷心窍",而这正是她内心负疚感与正义感的推动使然。观众跟随着她从缝隙、孔洞中探查实情,其实就像用双眼在剖析那些近在咫尺的罪恶。而也正是这样的角度,大家都会担心突出出现什么吓人的场景,由此既达成了惊悚效果,也将观众顺利带入到主观视角。
(注意玻璃的反光里里并没有小女孩的身影。)
另外,剧中常见的还有一种上帝/亡灵视角,比如由具体场景推到的大全景。这种"俯视"的视角带来了极强的疏离感,仿佛是对罪恶的冷眼旁观,当然也紧扣了"日"与"月"这样的超自然视角,更为全剧增加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悲情与力量。
除去虐童,该剧也探讨了当代韩国的女性地位与阶层分化问题,那些被欺骗、压榨和迫害的底层妇女往往就会沦为新一轮虐童的凶手或帮凶。比如那个被养狗人"收养"的女孩,她本身也是在未成年的时候被推入了社会,随后就落入狼口,而她自然也无力保护与抚养更为弱小的幼儿,由此悲剧循环往复,她的不幸延续到了自己的血脉中。
(这位大叔是恶心本人了。)
此外,该剧演员的表演也很用心,当人们一提到金宣儿就想到那个可爱大条的金三顺时,她已经成功转型为一个神经质的中年母亲,一举一动都带着生活的阅历,看似孱弱,实在坚韧而强大。
(蹲得久了站起来会腿麻。)
两位青年男演员李伊康和车学沇也都演技在线,基本上没有什么偶像包袱,前者把身为警察的正义感与无力感演绎得恰当好处;后者的亦正亦邪则更让人同情。
(坚持程序正义的好警察,眉宇间也都是正气。)
(既是不舍,也是解脱)
近些年以虐童为题材的影视剧并不少见,《熔炉》、《美国田园下的罪恶》、《狗牙》、《聚焦》、《嘉年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等等,从肉体到精神的虐待都让我们既愤怒又心疼。
然而现实往往比影视剧中更荒诞、更可怕,我们唯有如有京那样相信爱、坚持爱、珍惜爱才能最终获得爱与宽恕。当年《熔炉》的出现曾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把潜伏的罪恶与不公正的判决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现在《赤月青日》似乎更近了一步,它把我们引入到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直视那些近在眼前的不堪。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的孩子在灿烂的阳光下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