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

文/莫军炜

本应人到五十,心平气和,淡然看待一切。可倔强的我,依然不服输、不服老,非要和岁月较真,和世事较真,反而让自己活得太累,生存压力格外沉重。还是改变一下环境,去大自然中解压,释放郁闷,活出本真来。于是,欣然驾车扑入秦岭的怀抱。

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1)

每个周末、假日是我撒欢、寻求自由的绝佳境地。曾在太白山顶观赏过六月积雪;也曾睡卧鳌头,聆听过秦岭的心跳;徒步穿越过24千米的香引山环线;在玉皇山一排排碑林中,找寻过历史的踪迹;在紫柏山的草甸打过滚、天井探过险;冒着风雪严寒、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领略过冻山的别致。至于石塔山、架花山、石榴山、老君山、青峰山就更不用提了。这两年来由于琐屑碎事缠身、再加之疫情影响,很少穿越过。有点肥胖慵懒的身体不知道能不能吃消,干脆来个考验,试试从雪山洞到云台山穿越。

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2)

我们依旧驾车从虢镇出发,在潘太公路大约12千米处就是云台山的山门口,再向前行走3千米即雪山洞。据以前穿越过的户外驴友讲,一般都是从雪山洞到云台山穿越,可能是先难后易吧。弃车雪山洞门口,就开始了我们的穿越之旅。

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3)

雪山洞窟是自然形成,年代不详,洞深23米,高5米。相传公元1174年道教全真派代表人物丘处机在此洞隐修六年有余。现有洞外庙群是朝观者1977年后自发修建,七层洞窟楼阁倚山而筑,外形似塔、秀美壮观。具有道教文化价值和特有的建筑风格。我多次在雪山洞周围游玩过,但听说还有个石阶沟,可惜一直没有去过。据说,动植物、禽鸟类、奇石、溪流都集中在石佛沟和水龙沟。大石佛、女儿崖、将军硖、石鱼望天等景点坐落在石佛沟的中上部,水石相伴、形相逼真。虎爪崖、顶天柱、赐寿石、玉女敬天是水龙沟的特色景点,鬼斧神工、天神造就、自然和谐、奇妙无穷。有机会我们再去探寻石阶沟风光。

也许是两年多不爬山的缘故,或许是年龄,明显感觉体力大不如从前,攀爬不到100米就气喘如牛,而且脚下的落叶分外光滑,一直沿着七八十的坡度向上延伸。一路上,大汗淋漓,心跳似乎加快,甚至呼吸都有点紧张,但从没有松懈的念头,心想再苦再累必须成功穿越。在茂密的树林,我们走走停停,四处观望,穿过林间罅隙,脚下的潘太公路蜿蜒在群山峻峰之间,犹如一条小蚯蚓。天是蓝蓝的,云是白白的,空气是清晰的,满腔的浊气源源不断从器官和汗液中排出,不知是歇息了还是心中的杂念和污浊排泄了,身轻心静反而浑身轻松了,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很棒的小伙子,哪有暮年之气。

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4)

密密匝匝的洋槐林,光秃秃矗立着,灰头土脸的,似乎还在承受着冬天的肆虐,没有焕发出一点青春活力,但夹杂期间的松柏却黄绿的清纯可爱,给我们带来无限生机和希望。一行四人中,属我最年轻,最年长的宋大哥也许是长期户外的缘故,比我们更强壮和有魄力。在休整期间,绑上吊床,躺一会儿潇洒自在,好不快活。

我们越过山顶的铁塔,翻过阻碍行程的长达四五米的岩石,山顶就在50米开外,一鼓作气,登上了横亘在雪山洞和云台山之间的山顶横梁。回头望,雪山洞幽静、神秘、躲藏在深处之中。向前看,刚刚刷新的云台山庙宇黄墙和台阶两旁的红色扶手格外醒目。听说,资深驴友一个多小时就爬到山顶,我们从十点半开始一直到山顶,已经是十三点半,用时三小时,比别人多了一倍。我们成功达到顶峰,大自然一切皆在脚下,拍照、发视频,我们不亦乐乎。如果夏末到入冬前走这条线路,景色应该更美。

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5)

不到十分钟,我们就到了云台山的顶端。云台山胜景历代宝鸡县志均有记载。山峰海拔1776.9米,孤独奇峰,壁立千仞,形似蒸甑,峰顶有一平台,屹立云雾之间,故名“云台山”。平台上建有玉皇庙,有小玉皇顶之称。玉皇顶酷似龙床,又名龙床山。两年多未来,这里变化还是相当大。又新修了一架铁梯,行人上下方便、安全多了。登上铁梯,在旁侧横立一石碑,走进详看,才是“云台山南天门重修纪念碑”,写得内容不忍再读。继续向上攀登,便是平台,果然见到新修的石门的样子,横额谓之“南天门”,两侧有一副对联。越过此门再次见到龙床、古钟、天然形成的石瓮……径直奔向庙宇后面,俯瞰远处的渭河两岸,可惜云雾重重,只能模模糊糊看到成片的楼宇,也分不清何处。反倒是近处沟壑峦峰、乔灌丛生清晰可见。

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6)

跟前的铁僵树绿意浓浓,顺手摘一片叶子,坚硬如铁片。据有关资料介绍,橿树,又名橿子栎、橿栎、黄橿子,半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小枝黄褐色,单叶互生,花期4月,果熟期在八九月,木质坚硬,在古代主要用来制造车轮。橿树为我国第三纪残遗树种,生长极慢,寿命长,多野生于干燥瘠薄的向阳山坡上,多呈灌木状,由低矮的灌木生长成高大的乔木需要经过千百年漫长岁月。还有对面山坡上的百年老松绿油油挺拔隽秀、勃勃生机,给人无端的勇气和力量。

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7)

据说当年西晋“八王之乱”时,西晋太子司马天龙受诬,被奸臣追赶,逃入云台山避难,突来大雾,使追兵不辨东西,太子得以躲过一劫。因他曾在云台山顶的平台上休息数日,以石当床。站在这方平台,突然感慨诸多,这个故事也颇耐人寻味。

在平台右下方,依山坡还建有圣母宫、观音楼等庙宇十余座,最下面的场地较为宽阔,庙会时主要活动就在这里。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多钟,我们休息吃饭,解决温饱、困乏问题。还是最年长的老大哥经验丰富,准备了充足的食物、猪头肉、饮料、酒……我们陶醉在山水之间,忘乎所以……人生有如此之乐,还会有什么缺憾?

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8)

在散漫、悠闲的节奏中,我们沿云台山的道路下山,沿途的试斧石、麻花石、道德石、龟驮山、卧牛石、蘑菇亭、子牙涧等自然景观让我们频频驻足,直到眼前再次出现有些荒芜、萧瑟的玉皇书院。我知道这次穿越结束了,可是内心思绪万千。世间万物,一草一木,皆有灵气,均归自然;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在都市与山野间,既然不可逆天而行,那就顺势而为之吧。

去云台山旅游最佳路线(牛年第一次穿越)(9)

作者简介:

莫军炜,中国法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社科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已出版学术著作《西虢的历史与文化》和散文集《虢镇这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