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沸腾血脉喷张(热血炸裂亦温情脉脉)
《再见爱人》对身处婚姻危机不同阶段伴侣,给予温情脉脉的注视,并将两性问题娓娓道来。
黄启哲
翻看2021年热门高分综艺会欣慰发现,国内综艺创作者已经基本告别照搬、模仿海外节目的学习阶段,形成了追求原创性和本土性上的创作自觉。告别疫情冲击重整出发,为畸形偶像养成节目踩下刹车,今年综艺市场完成了生产创作的提质增效。
回首2021,综艺正以更真实、更积极地姿态拥抱年轻人、拥抱Z世代:破除年龄焦虑,前有姐姐们“乘风破浪”,后有哥哥们“披荆斩棘”;为含糖量过高的荧屏祛魅,为离婚话题脱敏,于是有了《再见爱人》聚焦身处婚姻危机伴侣的治愈之旅;而从《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到新原创《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则用一个个直击生活痛点的段子,纾解着都市人来自社会生活的压力。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批主攻电视市场、主打合家欢观看的传统综艺节目能见度未有显著突破。除了《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口碑节目维持较高水准之外,新播节目仅“国家队”《典籍里的中国》等少数文化节目实现口碑市场双丰收。年末地方卫视携手哔哩哔哩推出的《舞千年》以黑马之姿闯进大众视野,然而与以往期期都能掀起“全民热潮”的综艺相比,似乎还差一口气。
于是有人总结——2021的综艺,火了,又没完全火。是市场基本盘受到冲击吗?从数据看似乎不是。据不完全统计,某评分网站上存在条目的国内综艺超过200档——单从数量上,与去年产量相当。是节目水准不过硬吗?翻看新播热门高分综艺就会欣慰发现,创作者已经基本告别照搬、模仿海外节目的学习阶段,形成了追求原创性和本土性上的创作自觉。或许换个视角,告别疫情冲击重整出发,踩下畸形偶像养成节目的刹车,今年综艺市场完成了生产创作的提质增效,或许下一个综艺“全优生”就在路上。
唱跳选秀:
小众新潮声量走低,“哥哥姐姐”重回视野
盘点今年综艺,《乐队的夏天》《中国新说唱》《说唱新世代》这些曾引爆关注的说唱、摇滚等小众音乐风格选秀今年集体“缺席”,仅剩的《少年说唱企划》《说唱听我的》等零星说唱节目维持,均未贡献话题性选手与出圈歌曲。而在泛音乐类型选秀的传统赛道,水花更小。“综N代”《中国好声音2021》步入第十年,为引发更多关注,节目组在汪峰、李克勤等导师基础上又加码吴莫愁、吉克隽逸等往届明星学员作为导师助教身份登台。而另一边,作为新入局自制综艺的生猛选手B站,则继《说唱新世代》后,推出聚焦Z世代唱作人的《我的音乐你听吗》。遗憾节目高开低走,最终以6.9分评分收官。
此外,昔日嘈杂喧闹的偶像养成节目终于被踩下刹车。各类唱跳节目似乎就变成了“哥哥姐姐”的时间。上半年《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节目模式稍显疲态后,下半年的《披荆斩棘的哥哥》马上又冲回舆论“C位”。绚烂的舞台声光、高超的音乐编曲效果,与艺人诚意十足的表演,都展现出国产综艺当下一流的制作水准。不过,看似是以新的代际完成了从前偶像唱跳节目的“成团”KPI,实际从嘉宾到选曲再到主题,无一不是打的怀旧牌。当《鹿鼎记》《流星花园》等伴随“90后”青少年成长的影视剧主角再度登上舞台,唱起一段段熟悉的旋律,总能激起弹幕“回忆杀”“爷青回”齐齐刷屏。
而疫情影响下,线下演唱会受到冲击,芒果TV也逐渐告别巡回演出,赋予这类唱跳综艺更多延续热度、合作捧红艺人的新商业模式——IP衍生节目。此前“姐姐系”有《姐姐的花式大赏》《定义》,而鉴于“哥哥”群体中颇具人气的大湾区男艺人,芒果TV又一口气推出《大湾仔的夜》《我们的滚烫人生》两档节目。这一制作思路本质上也道出如今唱跳节目的尴尬——即便再度以唱歌跳舞这样的舞台表现再度翻红,很难乘势再推出更多音乐舞蹈作品形成创作的正向循环,而是通过嘉宾热度带动综艺生产。
这种遗憾之下,年末两档优质节目传递出行业信心,也突破传统综艺的“想象力天花板”,以实打实的歌舞作品,展现国内综艺的原创竞争力。一档是由哔哩哔哩与河南卫视携手推出的《舞千年》,节目破天荒地将各地歌舞剧院推至荧屏聚光灯下,通过肢体语汇展现中华文明与中国故事,贡献一众质量上乘、立意深刻的舞蹈作品。这些舞蹈作品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淀,同样也凭借更加潮流的运镜表达和更为时尚立体的舞美呈现,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观,因而在网络赢得一众年轻拥趸的点赞。透析其流量密码,其带来的启示不仅是对唱跳节目的,更对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带来更多思考。此前,《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一批“国家队”节目探索出一条平和中正又不失时代风貌的文化类综艺风格。即,借助高科技加持下的宏大舞台叙事呈现与知名艺人参与,引领观众以崇敬之心领略中华文化之美。而从春节的《唐宫夜宴》,到端午的“水下洛神舞”,再到如今的《舞千年》,河南卫视作为“地方军”,无论从舞台呈现还是镜头语言,抑或是节奏表达,则更侧重于绚丽与活力,因而一下具备了网生代审美所偏好的“网感”,从而屡屡引爆话题。
而另一档《时光音乐会》则摒弃了芒果TV擅长的竞赛模式,让歌手不再互飙唱功,而是回归真情演绎。节目以小而美的温情视角,勾动无数人对时代金曲的无限怀恋。同是打怀旧牌,对比《披荆斩棘的哥哥》的舞台奇观,《时光音乐会》内敛沉静。歌手们不再激情拉票,不再劲歌热舞,而是促膝畅聊,浅吟低唱,让一些沉淀在时光记忆簿中的名字与歌曲缓缓浮现。有意思的是,对比原本风格隽永的许茹芸、孟庭苇,一向歌路粗犷的凤凰传奇,经由节目的再度推介与其他歌手的翻唱,让观众惊觉他们在《月亮之上》《最炫民族风》之外清新文艺的另一面。而这或许就是节目差异化制作,倡导安静听歌的魅力所在。
情感真人秀:
从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走向两性议题的深入探讨
“相亲、恋爱、结婚综艺的话题度都不够了,非要用离婚综艺博眼球!”在《再见爱人》播出前,几乎没有人看好这档节目,质疑甚至讽刺不绝于耳。不少网友认为主创是利用“离婚”字眼作为噱头,再度呈现一档炮制冲突撒狗血的情感节目。令人欣慰的是,面对争议,节目组对这三对身处婚姻危机不同阶段伴侣,给予温情脉脉的注视,并将两性问题娓娓道来。因而对比那些争执,观众记住的是章贺在悬崖边对郭柯宇的喊话“一定要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是藏在“人不爱自己的时候,别人的爱很难附着在他身上”等等金句下的和解、成全与祝福。
《再见爱人》获得高口碑,或也预示着情感真人秀“撒糖”“秀恩爱”等创作惯性思维的失灵。回看一年中其他情感真人秀,不少节目在有意识地拓宽“恋爱”这一市场硬通货议题的边界。比如《怦然再心动》聚焦一批离异女明星的婚恋,《幸福实验室》试图通过社交实验,建立交流场景,展现普通参与者的真实反映,《仅一日可恋》则为脱口秀女艺人安排了十余位各行业男嘉宾进行“一日恋爱体验”。遗憾的是,这些节目同既往的《女儿们的恋爱》《幸福三重奏》等在制作思路上没有本质区别,不管是透过花字滤镜渲染一厢情愿地“撒糖”,还是借由剧情细节对两性话题讨论的浅尝辄止,往往无法真正触动观众心灵,反而沦为综艺流水线工业品,不管模式如何变化,仍难摆脱“千人一面”的同质化倾向。
而《再见爱人》另一项值得其他情感真人秀借鉴与学习之处在于,身处第二现场的观察室嘉宾不再只是像既往节目那样只是充当观众“人形弹幕”、单向宣泄情绪的工具人,而是引导观众剖析情感问题背后深层原因,成为从真人秀细碎观察中提炼社会议题的有效助力。通过他们的观察与思考,从嘉宾模板生发出更多现象去映照大众的真实生活,鼓励观众摆脱情绪绑架,思考如何建立更为健康的两性关系、社会关系。
其实,引入专业声音解读分析情感问题的不止《再见爱人》一档节目,遗憾的是剧本痕迹过重的编排之下,所谓的专业解读就成了无根之萍。比如引入类似“狼人杀”游戏机制的《机智的恋爱》。节目的这一创新模式,并未能从一众既有的素人恋爱真人秀中脱颖而出,反而让原本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真挚情感与温馨互动,演变成吸引异性的刻意讨好与掩饰身份的虚与委蛇。节目这一不良价值取向,或许也直接导向了播出结束当天,参演嘉宾集体在网络掀起骂战,留下舆论的一地鸡毛。
喜剧类节目:
以脱口秀、素描戏剧抬升“笑的艺术”小屏呈现
《奇葩说》过后,网络综艺还有没有与电视综艺相较量的现象级喜剧节目?延续至第四季的《脱口秀大会》最终迎来全网狂欢。这与节目注重内容生产,秉持线上线下并进,坚持深耕脱口秀垂直市场有关;也离不开今年破除门槛,用一句“每个人都能说上五分钟脱口秀”鼓励各行业人士从真实生活提炼笑点的路径拓宽。而这,距离2016年《吐槽大会》试水性向观众推出“脱口秀”概念,过去了五年时间。
五年,对比同是“舶来品”却一朝爆红的嘻哈说唱、街舞,制作方笑果文化推广“脱口秀”则是借由网络流行词“吐槽”与明星自嘲互嘲来进行过渡的。2017年,以素人选秀为底色的《脱口秀大会》才正式张起“脱口秀”的大旗。起初,脱口秀这一生猛喜剧样式,确实在更为活泼年轻的网络空间激起Z世代的关注涟漪,然而很快,有关部分段子用词低俗、内容恶俗、话题媚俗的争议也紧随而来。对比聚焦小品、相声等传统喜剧样式的电视喜剧综艺来说,脱口秀面临着“本土化”的阵痛。
今年播出的第四季节目,似乎让我们看到阵痛过后的蜕变与重生。“当游客问我厕所在哪里?我说:你直走左拐再右转,那里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里面有厕所。”当上海外滩街头的交警黄俊登上脱口秀舞台,令人们惊艳的不只是上海这座城市人才济济,普通交警也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特别的舞台魅力;其根植于基层一线的工作观察,也给职业脱口秀团队日渐固化的段子议题,接上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宇宙的尽头在铁岭!”当短视频红人、北大高材生李雪琴登上脱口秀舞台,令人感慨的不只是东北铁岭不愧是中国几代喜剧人的诞生地,同时也在消无声息地改写国内脱口秀艺人模仿路径,将脱口秀与方言表达、网络表达杂糅,形成独属于中国年轻人的脱口秀风格。
或许脱口秀综艺本土化成功探索给行业带来了信心,继《奇葩说》过后,马东所带领的米未传媒重新回归拿手的喜剧门类,推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致力于用“素描喜剧”盘活既有的喜剧小品创作。节目播出前,就将选手集结历时半年多闭关创作,这样的潜心制作方式,是近年来追求短平快的网络综艺所缺失的。而也正因这份审慎,令其一出手便是口碑热度双赢,哪怕是“无缝衔接”《脱口秀大会》,也没能掩盖自身光芒。而伴随节目的持续播出,其呈现的素描喜剧作品创作没有呈现疲态,反而持续走高,带给观众一个又一个惊喜。《最后一课》里,戏剧学院优等生被迫成为密室逃脱里的一名工作人员,没想到被大学班主任逮个正着;《台下十年功》里,戏曲演员求职无门,穿越到童年“逆天改命”,希望劝说小时候的自己不要痴迷戏曲及时改行,却因看到当年自己的执着坚定有所动摇……观众们发现,无须刻意地煽情,那些青年演员挣扎在现实与梦想中的真实细节与感触,自然会透过爆笑的段子,钻到心灵深处,带来更深沉的会心一击。
当然,对比既往老少咸宜的喜剧节目,目前《脱口秀大会》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样的新喜剧节目更聚焦流行话题与网生代生活,受制于呈现的样式并不像相声小品那样早已深入人心,因而还无法真正冲破圈层,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不过,只要严格把握喜剧作品质量关、深入社会生活的最前沿,相信在可以想见的将来,这些喜剧综艺必将有更健康长远的发展。
来源:文汇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