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老歌洪湖水浪打浪原唱(62年长演不衰洪湖水浪打浪)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5日讯(记者万旭明 )25日下午,汉秀版《洪湖赤卫队》首演结束,伴随着“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观众们的掌声也一浪接着一浪。自1959年10月首演至今,这出剧已演出3000余场,足迹遍布海内外,成为中华民族歌剧的瑰宝。
唱了62年,“洪湖水浪打浪”经典依旧
即使没看过《洪湖赤卫队》,很多人也能随口哼唱“洪湖水,浪打浪”。即使相隔62年,它也总能一浪一浪直抵人心。
在汉秀版《洪湖赤卫队》创作期间,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院长、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主任谭军用了11个月重新编排音乐。“中间有过几乎崩溃的时候,但每一次的困难,从来不是因为这部剧的旋律有什么不好。反而是因为它太好听了,使得我们总想编得更好一些。”谭军笑道,“伟大的歌剧、伟大的音乐,就是会让创作者有这样的‘苦恼’。”
《洪湖赤卫队》的音乐中,既有湖北江汉平原一带的民间音乐,包括天沔民歌、小调、三棒鼓、渔鼓、道情、花鼓戏、楚剧等,又运用了现代作曲理论技巧。《洪湖水浪打浪》一曲的歌词,更是直接来源于创作组在1958年采风时听到的渔歌。浓郁的地方风格与来自民间的淳朴心声,让这些音乐跨越时间,总能唤起人们最美好的想象。
谭军说道:“这是一部红色歌剧,但它的音乐在呈现英雄豪情之外,还用那么动人的情感去讴歌家乡、传达人性,这太了不起了。”
五代“韩英”,传承艺术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
第四届湖北艺术节期间,汉秀版《洪湖赤卫队》将连演3天,第三代、第四代“韩英”扮演者将陆续登台。
1959年至今,《洪湖赤卫队》由一代代演员传承下来。仅“韩英”一个角色,就涌现出“第一代”王玉珍、“第二代”李祝华、“第三代”刘丹丽、“第四代”马娅琴以及“第五代”杨娟和陈小艺,一代代人手把手、一句句地教。
25日的首演结束后,马娅琴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个剧目真的是凝聚了前辈太多的心血,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这个角色,呵护我们这些传承者们,不让这个人物走形。”但她也认为,“时代在进步,观众的审美在提高,我们也会根据观众的需求来提供不同的产品,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传承洪湖精神。”
不仅表演在传承中适应时代,整部《洪湖赤卫队》60余年来历经三次复排,也在守正中不断创新。从1959年演出时长4个多小时的最初版本,到1979年第一次复排缩短至3个多小时,直至1989年、1999年两次复排。如今,该剧在全国巡演中沿用的就是1999年复排版本,时长缩短为2个小时,《洪湖水浪打浪》改编为气势更为宏大的合唱,舞美等也更加精美。此外,该剧在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上演时,都对剧目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第三代“韩英”扮演者、武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丹丽是此次科技版《洪湖赤卫队》的推动者之一,她介绍,科技版“洪湖”于2017年6月开始创意,中间经历种种困难终于呈现:“希望今后‘洪湖’还要进行更多的尝试,让经典不断传承下去。”(本文图片均由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编辑:丁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