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经典语录(苏东坡次韵咏杨花胜过章质夫原唱吗)

前言

读东坡词,少不得会读到苏轼的咏杨花一词。小时候读到这个题目《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感觉挺奇怪,这是什么意思呢?后来才明白”次韵“是诗人唱和的一种方式,章质夫是苏轼的好友。章质夫写了一首《水龙吟》咏杨花的词寄给苏东坡,苏东坡用”次韵“的方式也写了一首《水龙吟》杨花词回寄给章质夫。

不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后来的读者常常把这两首《水龙吟杨花词》做对比,有人说章质夫的杨花词写得好,也有人说苏东坡的次韵杨花词比章质夫的原作更好。

两派说法有坚持己见,有他们的理由吗?我们先看看这两首词。

一、章质夫《水龙吟杨花词》

章楶(1027-1102年)字质夫,不但是一位诗人,还是北宋的一员名将。他在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而且在礼部考试时名列第一。

苏轼在乌台诗案脱身以后被贬黄州时,章质夫写了一首杨花词被广为传唱,苏轼读过这首词后也大为赞赏。

1、《水龙吟·咏杨花》作者:章楶 (宋)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二、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1、苏轼请章质夫不以示人

苏轼从乌台诗案中捡回一条性命后,做人做事变得谨小慎微。他收到章质夫的这首词以后,忍不住唱和了一首给好友寄去,但是在心中却特意嘱咐,不要把这首词给别人看:

承喻慎静以处忧患。非心爱我之深,何以及此,谨置之座右也。《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

苏轼这封信大意是说:谢谢您劝我在忧患中保持娴静和谨慎,如果不是你我友情深厚,怎会如此关系我呢,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你的柳花词写的太好了,让后人如何再去写柳花呢?本来我不敢效颦,又想到您正在柳花飞时出门远行,我在黄州闭门发愁,所以我把我的这种感受写进了词里,请不要给别人看。

2、《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简析

我们看看苏轼是如何“故写其意”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首先,苏轼没有像章质夫那样上下两阙分成两个视角,更像是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相同的是也采取了拟人的修辞手段,既是写杨花、也是写离人。章质夫的上阕把杨花比作自己,苏轼似乎通篇把杨花比作自己。“抛家傍路、随风万里、一池萍碎”都是写自己的遭遇,“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是宦海沉浮世道险恶的感叹,因此苏轼希望章质夫“不以示人”。

老街认为最美的是这几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从杨花的刻画中突然跳出,转而对于外部空间和时间背景进行描写,虚虚实实,虚实相间。苏轼用具体的尘土和流水来比喻抽象的时光在无奈流逝,而其生存的环境也在恶化。因此结尾说,我写的这不是杨花啊,点点滴滴是我的泪水。

看过这首词后,可以更加理解苏轼为什么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写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杨花词写的是无奈,《临江仙》写的是无奈中的理想。

苏轼蝶恋花经典语录(苏东坡次韵咏杨花胜过章质夫原唱吗)(1)

三、他人对于两首杨花词的比较

苏轼这首词写成后,常常被作为次韵胜过原作的例子,但也有人并不这样认为。我们看看后人对这两首词的评价。

1、王国维 和韵而似原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

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和韵而似原唱,意思就是苏轼写得更像原作,作为次韵词得到这样的评价,差不多就是裁判判定苏轼把章质夫KO了。

2、魏庆之不这样认为

王国维的说法并不是自己的原创,在宋朝就有这种说法了。魏庆之《诗人玉屑》这样评价:

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是则然也。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

魏庆之记载到,章质夫写完咏杨花词后,苏轼唱和了一首,晁冲之认为苏轼好比王昭君和西施一样美丽,沐浴打扮以后可以与天下的女人比美,他章质夫如何能跟苏轼比呢?(注:晁冲之早年曾经师从陈师道,他也是晁补之的堂弟,这两个人都可以算是苏轼的门生。)

但是魏庆之自己认为,苏轼的格调虽然高,但是我以为不及章质夫能够写出杨花的妙处。大家都认为苏轼的杨花词强于章质夫,我(魏庆之)认为这种评价不太公平。

苏轼蝶恋花经典语录(苏东坡次韵咏杨花胜过章质夫原唱吗)(2)

​3、许昂霄 均是绝唱 不容妄为轩轾

清朝许昂霄《词综偶评》说:“《水龙吟》与原作均是绝唱,不容妄为轩轾。”两首词都是千古绝唱,把他们拿来分辨高低是对两位作者的不尊重。

4、朱弁 东坡豪放不入律吕

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评价到:

章质夫作《水龙吟》咏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便觉章词有绣织工夫。”

朱弁认为两个人的风格不同。章质夫词用典、寓意都洒脱令人愉悦,而东坡词似乎豪放但是不合曲调,细细品味,又觉得章质夫声韵协调婉转,有“绣织工夫”。

5、周振甫 不即不离

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认为,章质夫只有在最后三句才写到人,而苏轼在第三句就写到人,苏词写柳花不即不离,不即就是不仅仅刻画事物(柳花)本身。而章质夫仅仅做到了”不离“。

您觉得有道理吗?

苏轼蝶恋花经典语录(苏东坡次韵咏杨花胜过章质夫原唱吗)(3)

四、李纲的《次韵和质夫、子瞻杨花词》

听过评书《岳飞传》的人对李纲比较熟悉,他是两宋之间的抗金代表人物,李纲也有一首次韵二人的杨花词。

上面讲苏轼词时,并没有说过什么是次韵,这里简述一下。次韵是和韵中最难的一种,就是词中每一个韵脚必须是原作的韵脚,而且次序不变。例如这三首杨花词,韵脚是:坠、思、闭、起、缀、碎、水、泪。

晚春天气融和,乍惊密雪烟空坠。因风飘荡,千门万户,牵情惹思。青眼初开,翠眉才展,小园长闭。又谁知化作,琼花玉屑,共榆荚、漫天起。

深院美人慵困,乱云鬟、尽从妆缀。小廊回处,氍毹重叠,轻拈却碎。飞入楼台,舞穿帘幕,总归流水。怅青春又过,年年此恨,满东风泪。

李纲的这首词历来评价不多,很少有人注意到。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章质夫时说:此词虽不及东坡和作,而“珠帘”四句、“绣床”三句赋本题极体物浏亮之能,若无名作在前,斯亦佳制。“

俞陛云的意思是,章质夫的词虽然不如东坡,但是也不错了,如果没有苏轼这首词,章质夫的词也是佳作。章质夫的原作尚且得到这样的评价,何况李纲了。另外,看过苏轼章质夫的词,便觉出李纲模仿痕迹太浓,因此后人也懒得评论了。

苏轼蝶恋花经典语录(苏东坡次韵咏杨花胜过章质夫原唱吗)(4)

结束语

昨天写的几篇文章都是说的评人之难,杜甫是诗圣,偏偏欧阳修看不上他,司马迁是一代文豪,苏轼却不喜欢《史记》。关于苏轼和章质夫的杨花词,似乎认为次韵胜过原作的居多,您以为那?

最后附上一首老街效颦的一首词,《水龙吟次韵杨花词》@老街味道

欲飞犹自徘徊,望中惜惜随风坠 。渡头香草,桥边新柳,谁家情思 。旧院花篱,秋千红露,芳心难闭。恨春风万里,了无栖处,总还被、尘呼起。

空怅雨阑人尽,更何堪、离离缀缀。一声心痛,一声心寂,一声心碎 。石上三生,二生飘渺,一生流水。细思量,恰是杨花,又恰似行人泪。

@老街味道

为什么欧阳修不喜欢杜甫诗 而杨大年笑话杜甫是村夫子

昨日山有信 有人说岑参这首诗千百年来只有他才看得懂

词牌《望远行》与《鹧鸪天》看上去一模一样 他们如何区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