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怎么吃能养胃(初夏养脾胃吃蚕豆)

蚕豆怎么吃能养胃(初夏养脾胃吃蚕豆)(1)

蚕豆花有降压、止血的功效

立夏以后正是青蚕豆上市的时节。中医认为,蚕豆味甘,微辛,性平,无毒,主利胃肠排泄,调和五脏六腑,有益气健脾、利湿消肿之功效。嫩蚕豆中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和丰富的胆硷,有增强记忆、健脑的作用。此外,蚕豆是低热量食物,对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都是很优质的绿色食品。初夏养脾胃,蚕豆有健脾养胃,清热止血,降血压的功效,适应于胃脾虚弱,中气不足,高血压,唠血,小便不利等症状。

蚕豆的医疗作用,前人早有记述,说蚕豆茎、叶、花、荚壳和种皮均可入葯。明代《群芳谱》记载:蚕豆“味甘微辛平无毒,快胃、和脏腑、解酒毒。主要功能:健脾、除湿、通便、凉血”。据《中医学大辞典》介绍,蚕豆有健脾除湿、通便凉血的功能,治疗小便频数、咳血、鼻衄有显著疗效。蚕豆还有补中益气,涩精实肠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用存放三年以上的陈豆煎汤饮,或用虫蛀蚕豆与适量猪肉炖熟食之,或用蚕豆与冬瓜皮共用水煎服,可以治疗水肿;用蚕豆衣与红糖煮成浸膏,以瓶装存放,连日服用,可治疗慢性肾炎;把蚕豆(鲜品或乾品泡发)捣烂如泥,涂于头上随乾随换,可治秃疮。极少数人(男孩较多)在食入蚕豆或吸入其花粉后,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癥状有血色素尿、休克、乏力、眩晕,胃肠紊乱及尿胆素的排泄增加;更重者有苍白、黄疸、呕吐、腰痛、衰弱。一般吃生蚕豆后5~24小时后即发生,但有时食炒热的也可发生。

蚕豆食疗方精选

传统医学认为蚕豆食疗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嫩蚕豆煮稀饭能和胃、润肠通便,对习惯性便秘有良效。蚕豆入菜可炖汤炒食;做主食可煮粥蒸糕,独特的豆香,很是美味。“豆香双丁”,是一道菜色靓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素菜,除了蚕豆米、还加入了胡萝蔔、豆製品素鸡。胡萝蔔素、植物蛋白质、植物雌激素等等营养元素,统统融于此菜中。很适合夏季减肥健美的女性人食用。

1、蚕豆磨粉,每次服10克,红糖调食,治膈食。

2、蚕豆炒熟,磨粉,每次12克,加白糖少许调服,治胎漏下血。

3、陈蚕豆(三年以上)120克,红糖90克,水5杯,于砂锅内用小火煎至1杯服用,可治水肿。

4、蚕豆壳10公斤,红糖2.5毫升,治慢性肾炎,对蛋白尿阳性者,疗效较好。

5、鲜蚕豆叶捣烂挤汁,每次服20毫升,每日两次,治肺结核出血,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等症。

6、冬瓜皮蚕豆汤:冬瓜皮30 60克,蚕豆60克,清水三碗,同煮汤服食。有健脾、除湿、利水、消肿作用,适用于心脏病水肿、肾脏病水肿等症。

7、蚕豆壳炒熟研末,每次10克,用黄酒送服,治产后风。

8、蚕豆花阴乾研末,每次10克,用开水沖服,治吐血鼻血、妇女白带。

9.蚕豆花10克,开水泡当茶饮,治高血压,咳血。

蚕豆(《救荒本草》)

豆科草本植物蚕豆的种子。又称胡豆、南豆、马齿豆、柜豆、夏豆。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夏季採取未成熟或成熟的荚果,除去荚壳,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

蚕豆健脾,利湿。治膈食,和脏腑,止血,解毒;蚕豆花止血、止带、降血压;蚕豆梗止血;蚕豆衣(蚕豆皮)健脾利湿;蚕豆荚烧炭研末外用治烫伤、脓疱疮。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或研末。

外用:捣敷。

【宜忌】

《本经逢原》:性滞,中气虚者食之,令人腹胀。有过敏体质者忌食。

【大公健康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