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调正确解释(古代方言南腔北调)

在今天,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方言对大众交流的影响正在弱化。方言要么是晚会小品中逗趣的工具,要么是承载各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但在古代,我国的疆域之内有着多种民族语言,而汉语更是一种多方言的语言。“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真是南腔北调,鸡同鸭讲。

南腔北调正确解释(古代方言南腔北调)(1)

交流建立在某一共同平台上,古代其实也有普通话,称之为“雅言”、“通语”。“雅”训为“正”,“雅”和“夏”两字古音相通,“雅言”就是夏言,西周王都一带是夏地,王都之音被认为是正音,所以,夏地的语言就成了当时的通用语。

《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鲁国的孔子给门生传授《诗》、《书》等儒家经典时,即用“雅言”。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孔子的弟子三千,如果孔夫子操着一口山东话,那估计很多来自各个诸侯国的学生都听不懂他讲课,即使孔圣人的讲义再精辟,对学生来说也如天书一般。

满清入关后,逐渐汉化。到雍正皇帝时,其汉化水平已很高,但他仍听不懂福建、广东省官员的方言。于是,公元1728年,雍正下了一道旨,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

他谕令福建、广东两省推行“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意思是,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不会说官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自此,官话开始有了朝民间普及的趋势。

一个满族皇帝破天荒地下了一道推行汉语普通话的上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上谕颁布后,闽粤二省的各个郡县普遍建立了“正音书院”,教授官话,凡是走读书、考试、当官之路的读书人都要懂得官话。

雍正帝的“推普”上谕不可谓没有远见,“推普”措施似乎不可谓不力,然而收效甚微。据史载,上谕下达后,起初各地方都很认真,但地方官都视此为不急之务,日久就都颓废了,至嘉庆、道光时,福建仅存邵武郡城一所还在施行,而广东则已闻所未闻了。

“推普”上谕尽管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还是有一些积极作用和影响。作为“推普”的首倡者,雍正帝为后来的张之洞等提出“官音统一天下语言”的思想和举措奠定了基础。

1902年,张之洞、张百熙等为清廷制定《学务纲要》指出:“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扦格,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于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张之洞等人的“推普”思想显然继承和发展了雍正帝“推普”上谕的精髓,并加以发展。

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

南腔北调正确解释(古代方言南腔北调)(2)

但是,官话没那么好学,而且,许多官员大多要去地方为官,各地不懂官话的自然占大多数。据说清朝有个捐官(由捐纳资财粮米而换得的官)不懂官话,到任后,拜见上司寒暄数语,便聊了起来。

上司问道:“所治贵地风土(指自然环境和习俗)如何?”

捐官回答:“并无大风,更少尘土。”

问:“春花(指一种鱼苗)何如?”

答:“今春棉花每亩二百八。”

问:“绅粮(指官粮)何如?”

答:“卑职身量,足穿三尺六。”

问:“百姓何如?”

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

上司强调说:“我问的是黎庶(指黎民百姓)。”

捐官仍一本正经地相对:“梨树甚多,所结果子甚少。”

上司再次提醒说:“我不是问什么梨杏,我是问你的小民。”

捐官赶忙站起来道:“卑职小名狗儿。”

上司围绕民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捐官因不懂官话,答非所问,笑话迭出。官话最初是官吏们自发的行为,民间的平民百姓并没有说官话的必要。

到清末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召见地方官员时,为了沟通方便,不得不打破历来关于“室内除了军机大臣以外不得有闲杂人等”的规矩,允许从领侍卫内大臣中挑选一人随同朝见,以充当翻译。

而在古代,口译人员的称呼有很多种,“舌人”就是其中之一,韦昭在《三国》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清赵翼《同北野潄田观西洋乐器诗》曰“年深习汉语,无烦舌人译”,因此“舌人”形象地指代了口语翻译官,那是靠“舌吐莲花”来谋生的口活之人。

此外,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专人专职或专门机构从事翻译工作。仅就官职而言,周代有“寄”、“象”、“译”等;秦汉时期有“九译令”、“译官令”、“译官丞”;南北朝有“译令史”;隋唐时期设置“通事舌人”;宋遼金时期分别有“润文史”、“译史”、“通事”;元朝设“怯里马赤”(蒙古语,指口语翻译);明朝有“译字生”;清朝设“通译官”。

这些翻译人员的级别不高,一些朝代的翻译人员甚至没有品级。清代的通译官一般为七八品,光绪年间,各使馆的头等通译官始提高待遇,定为正五品,限额一名,严禁超编。

随着清朝的国门被外国殖民者打开,西方列强纷纷涌入这个曾经沉浸在天朝地大物博幻想中的国度。为了交流的需要,也为了了解西方,拯救危亡中的大清王朝,朝廷开始设立翻译学馆和翻译机构,培养人才学习各种外国语言,充当翻译。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先后设立了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

现在,翻译不仅有国家行为的,还有民间行为的,翻译官更是各色人马都有,在语言无法沟通的场合,总能惊喜地发现翻译官的存在,语言已不再是障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