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悟空的身上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孙悟空的四位老师)

孙悟空是天地孕育出来的性灵,自打出生起到成为斗战胜佛,从没有接受过父母的教育。

一开始,孙悟空脾气暴躁,不守规矩,不懂礼节,大闹天宫,闯下大祸,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

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孙悟空的成长过程虽然缺少了父母的教育,但是离不开四位恩师对他的教导。

菩提祖师传授本领

我认为对孙悟空影响最大的不是唐僧,而是菩提祖师,孙悟空和菩提祖师在一起的时间是11年,比和唐僧在一起的时间仅仅少2年。。

孙悟空跟随菩提祖师磨炼了心性,学会了做人的最基本礼节。可以说,菩提祖师是悟空的启蒙导师。

“悟空”是最初拜菩提祖师为师时,菩提给起的法名。跟着菩提祖师最初的六七年,悟空学习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这七年,虽然作为泼猴的本性没有改变,但是已经具备了做人的基本礼节,知错认错,和师兄友好相处。

时机成熟,菩提祖师根据孙悟空的心性和喜欢,传授他本领。

在这个过程中,菩提祖师没有采取强权政策,而是征询了悟空的意见,根据孙悟空的学习主动性,传授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成为日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重要技能。

跟着菩提祖师,悟空度过了一段最美好的时光,从懵懂无知的猴子,受到菩提祖师的开蒙教化,有了人的模样,掌握了本领。

从孙悟空的身上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孙悟空的四位老师)(1)

跟着唐僧沐浴春风

唐僧和孙悟空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取经路上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

这14年的时光,孙悟空除了护卫唐僧的安全,其自身也成长了许多。

孙悟空易怒,脾气暴躁,最开始喜欢滥杀无辜;唐僧仁慈好德,心地善良,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感化着悟空

取经最开始的路上遇到了6个拦路打劫的恶人,孙悟空用金箍棒将他们全部打死,受到了唐僧的批评教育。在观音禅院僧人放火焚烧师徒二人时,一念孙悟空想要把僧人全部打死,转念想起师傅的话,就没有那样做。

孙悟空与别人炫耀袈裟,唐僧劝他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古人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不然则损身灭命,揭其与此,事不小矣。”

在唐僧身边,孙悟空受到了耳濡目染的教育,慢慢地学会听从教诲,不滥杀无辜,遵守出家人的礼仪。

从孙悟空的身上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孙悟空的四位老师)(2)

南海观世音指引人生方向

孙空空最初被压在五指山下的时候,是菩萨指引悟空,劝他保唐僧西天取经,为他指明了人生方向。

在取经的最开始,孙悟空也有过几次想要放弃的念头,依旧是菩萨苦口婆心地劝他行善,修成正果。孙悟空本领高强,不服管教,观音就送给唐僧紧箍咒,让孙悟空死心塌地地护送唐僧西天取经。

可以说,南海观音是孙悟空的人生导师;在最危难的时候,也是孙悟空的贵人。

取经路上多磨难,观音大士给了孙悟空三根毫毛,告诫他在最危险的时候使用。

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段迷茫的时期。在人生没有方向的时候,在遭遇困苦和磨难的时候,有这样一位老师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从孙悟空的身上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孙悟空的四位老师)(3)

东海龙王劝他行善

取经最开始的时候,孙悟空听不得唐僧聒噪,想要放弃西天取经,先到东海龙宫再奔向花果山。

再和龙王喝茶聊天地过程中,悟空把他放弃西天取经的想法告诉了龙王。东海龙王劝他:“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难成正果。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听到龙王的话后,孙悟空开始回心转意。

整个西游记里,龙王算不上是孙悟空真正意义的老师,但却是孙悟空的益友。在关键的时候,能够给孙悟空指明正确的方向,帮助悟空辨别是非黑白。

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难得,真正的朋友并不是喝酒吃肉,而是在你做错事情的时候,告诉你改正错误,走向正确的道路,良师益友最难得。

从孙悟空的身上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孙悟空的四位老师)(4)

从不守规矩,不明理守礼的齐天大圣到成为斗战胜佛;从想要放弃西天取经的念头到死心塌地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从一只毛猴到练就一身本领,孙悟空的成长离不开四位良师益友的帮助。

在他的生命中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但是有四位好老师的尊尊教诲,足以成就一番大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