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梳理(礼记.学记教学相长)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

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梳理(礼记.学记教学相长)(1)

教学相长

【译文】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才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梳理(礼记.学记教学相长)(2)

教学相长

【启示】

本文开头用两个转折复句,运用比兴的手法,强调学习的必要性。“嘉肴”和“至道”常有,但如果“弗食”“弗学”,你肯定不知其旨、不知其善。通过譬喻强调了“行”的重要性,吃和学是彰显“嘉肴”与“至道”价值的关键。

文章指出“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句话不只是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教育更重要的价值是让我们明白一种教学价值取向:传授知识不是教学唯一目的,教学应该能引发学生认识到自身学识的不足,进而驱动学生自主反思、自主学习,自求自得。对于教师而言,这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教学的实施者,也是教学实践中的学习者,能否“自强”,关键在于能不能正确对待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教者在教学中遇到困难不应是敷衍了、事责备学生,而应该是深刻自省提升自身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且行且思。

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梳理(礼记.学记教学相长)(3)

行思共育

最后,引《尚书.兑命》中的话.说明教与学的关系,“学学半”进一步强调“教与学”不是两个孤立行为,而是“教学”这一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梳理(礼记.学记教学相长)(4)

图:日本神户制钢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大门口树立着这样一个石碑

“教学相长”的论点很有借鉴意义,对从教者来说,就应该不断“自反”、“自强”,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经常“充电 ,向前人学习,向同仁学习,还要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吃老本”的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

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梳理(礼记.学记教学相长)(5)

【欢迎关注我,相观而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