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封建王朝一般不过300年(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立国难以超过三百年)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为什么我国封建王朝一般不过300年(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立国难以超过三百年)(1)

中国曾历经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兴亡史,在历代王朝周而复始的兴亡更替中,出现了一个魔咒,中国王朝的兴亡周期率,都不过三百年。. 从秦奋六世而统一天下,到清王朝覆灭,数十个正式王朝如同走马灯一般此兴彼亡。. 但是整个大王朝的循环周期,基本上都是两三百年为一轮,最长的唐朝290年,明朝277年,清朝268年,两宋加起来也只有319年,其他的“短命王朝”就更不用提了。纵观整个封建社会从来没有哪一个王朝打破了这个300年的魔咒,究竟是何原因,让这一些封建王朝都逃不开“兴亡周期律”呢?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会发现,朝代更迭的底层原因其实就是两个字--气候。

中国科学院院士竺可桢先生重点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候变迁史。看这张图,气温高的时候百家争鸣,王朝盛世。气温低的时候王朝动乱,民不聊生。

为什么我国封建王朝一般不过300年(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立国难以超过三百年)(2)

为什么我国封建王朝一般不过300年(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立国难以超过三百年)(3)

东汉初期,降温开始减弱,但到了公元180年至公元600年间,即东汉后期,寒冷再次加重。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此次波动为魏晋气候大降温的前奏,自此开始了长达约400年的寒冷气候时期。这期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公元184年发动黄巾军起义,导致东汉灭亡,形成了后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历时400多年的全国大分裂,经济文化破坏严重,百姓痛苦不堪。

在古代,气温降低几度,那就是毁天灭地的大事,他会带来瘟疫和饥荒,再加上封建王朝特有的土地兼并的系统性风险,所以到最后摆在万千农民面前的选择,要么是饿死,要么是起义。

为什么我国封建王朝一般不过300年(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立国难以超过三百年)(4)

先说瘟疫,据史料统计,从西汉到清末,华夏大地上至少发生过300次大型瘟疫。东汉末年的大瘟疫规模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这场瘟疫发源于北方,它直接导致了曹操的赤壁战败。曹植的诗中是这么记载的:“力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亦或覆族而丧。”明朝时期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占领北京80天后就战败,根本原因其实不是陈圆圆、吴三桂和李自成之间的三角恋,而是当时在他的军队中大流行的鼠疫。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大水之后必有大疫,一场洪水就能引发大规模的疫情,而这往往就会成为压倒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什么我国封建王朝一般不过300年(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立国难以超过三百年)(5)

接着再讲讲饥荒,这个点要和土地兼并结合在一起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耕种,最大的特点就是看天吃饭,平均气温每下降一摄氏度,年降水量就要下降100毫米,粮食产量就要下降10%。地主才华和高级官员家大业大,抗风险能力强,减产一些顶多就是少赚一些。但只有一垄小地的贫农要是减产了,那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下场,抗风险能力极弱,但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减产是必然的,这一家子人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是把土地卖给还有余粮的地主,从贫农沦为佃户。这个恶性循环随着气温的生长周而往复,土地只会越来越集中在既得利益者的手中,直到最后聚在一起打土豪分田地,之后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为什么我国封建王朝一般不过300年(为什么古代封建王朝立国难以超过三百年)(6)

另外,像以游牧为主的北方民族,在气温降低时也会逐渐向南方迁徙。三国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几个游牧民族的迁徙,到了河北和山西政权稳定时,他们就安分守己,但后来司马家掀起了八王之乱,这些游牧民族也跟着起兵南下争夺政权,五胡乱华因此而发。

人们总以为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其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只是些在大自然地拨弄下凭本能做事的渺小人物而已。

最后引用毛主席《沁园春·雪》中的一句话: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