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

本文乃“国天韵手绘教程视频”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①芙蓉楼:在润州(江苏镇江)城西北。辛渐,王昌龄友人。②吴:古吴国领地、指芙馨楼所在的润州。③楚:古楚国领地,指辛渐北行途中将行经之地。④暗引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1)

此诗写作的背景,有两种说法,一认为作于任江宁丞期间,即第一次被贬之后,相当于开元末年;另外有人认为,诗作于由龙标贬所归吴之际,即第二次被贬之后,相当于天宝末年。两说相差十余年,但有一点相同,即作者写此诗时并非春风得意,而是含冤负屈,据有关史料记载,官方认为王昌龄“不护细行”“谤议沸腾”,即舆论对他很不利。他被贬出京城,自与“谤议”相关。诗作的主旨在于表白自身的高洁,即出于这样的背景。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2)

不过,诗作系年虽难确考,所写节令则可确知为深秋,因原作共二首,另一首是写头一天晚上饮酒饯别的情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诗句点明此别正在深秋季节。秋来生寒,更兼一夜细雨,平明起来送客,江更寒,云更深,于是引发作者的满腔感慨。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3)

诗的前二句,是由送别之地,联想到友人将行经之地。“寒雨连江夜入吴”,点明送别在吴地的江沿;“平明送客楚山孤”,点明友人将走入楚地群山之中。“寒雨连江”之“连”字,一是说雨声一夜不止,连绵不绝;一是说秋雨注入大江,江水汪洋一片,更显宽阔。“楚山孤”之“孤”字,一是说阴云重重将群山遮断,只能看见最近一座孤零零的峰头;一是说友人将独自进入云遮雾罩的群山之中,该是多么孤单。“连”与“孤”用字精确,极富表现力。两句诗句画出典型的江边送别图,十分生动真切。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4)

诗的后二句,是表白个人心迹。大约辛渐此行目的地是洛阳,所以才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之句,实则不必局限于“洛阳”之地,据说王昌龄籍属长安,实际生在太原,总之故乡在北方,关怀他的亲友应多在北方,因此力托北上之人向亲友解释。我还想,“洛阳桥”是古诗中常见的送别之地,早成为泛指的意象,此处之“洛阳亲友”,实指故乡“京兆亲友”,即当年作者遭贬时送他南下的亲友。而“一片冰心在玉壶”,暗引鲍照诗句“清如玉壶冰”,述说自己心地的高洁。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5)

而且,在意境上更胜于鲍诗,不仅指心地高洁,兼指行为无瑕,因为不只心是莹澈的“冰心”,而且处在晶莹的“玉壶”之中,表里一样纯净。这对于沸腾的“谤议”,是严正的回击;对“不护细行”的说法,也是针锋相对的批驳。导致作者遭谤的具体事件已不可考,但作者有如此自信,显然“谤议”实系冤屈,作者相信亲友会了解他的。从语气来看,“一片冰心在玉壶”句不仅有自雪谗言之意,还有我行我素的挑战之意,不是消极的辩白,而是积极的宣示,写得自信充溢,意气风发。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6)

前人评解此诗,多依从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所评:“言己之不牵于宦情也。”其实,诗人的高洁之心,哪里仅只是不图俗世富贵呢?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评曰:“按:此用鲍诗以明己虽被贬而心地光明如玉壶冰也,不便质言,故托之比喻。”这才比较准确地揭示了诗作意蕴。由于这一喻象生动形象,浑然天成,传诵极广。据说王昌龄、高适与王之涣同在旗亭饮酒,邻座歌女演唱的第一首歌,便是这首诗,可见其流行盛况。

参考资料

《芙蓉楼送辛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