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治脾胃最厉害经方(张锡纯的一张名方)
大家好,我是张凤云,一位中医人。今天给大家说个我的患者。
还清晰的记得,去年夏天,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一位身着长衫长裤的中年妇女,缓慢的走进了诊所。
看这大姐身材偏瘦,说起话来气息很不平稳,没说几句话就要喘口粗气,而且声音很小,断断续续的。
仔细观察下,发现大姐舌苔胖大,齿痕明显。面部有些浮肿,腹部略微隆起,和消瘦的身材很不相衬。
听完描述后,得知大姐近半年的时间里,接连查出来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并且胃口都不怎么好,吃一点东西,就会感觉到胃胀难受,并且大便次数少不成型,小便次数多但量很少。
夜里躺下睡觉时,还常感觉胸口憋闷,喘不过气来,想咳嗽,经常觉得喉咙有异物感,但是咳出的痰又很少,有时候还能听见肚子里有哗哗的水声。
听了她的讲述后,我初步判断大姐是因为湿气重而导致的症状。又因为咳嗽痰少而水多,听到腹部有水声,结合其脉象弦迟而细微。推测此主要为痰饮类湿气。
于是,开出了中医里专治痰饮的一剂方药理饮汤。并且由于大姐气力不足,畏寒怕冷,又在方剂中加入了一味地黄,以达到补气养血的功效。
理饮汤是中医里面专治痰饮的一剂名方,出自医学大家张锡纯老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主要治疗脾胃湿寒,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谷物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变为水饮湿邪。导致脾胃胀满,卡痰、咳痰,甚至出现结节、囊肿、耳鸣的病症。
组成:
白术,干姜,桂枝,炙甘草,茯苓,白芍,橘红,川厚朴
服用方法:
将上述药材,洗净控水备好,依次放入煎煮的容器中,加入500ml左右的水(水面浸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左右,先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慢熬。大约40到60分钟,关火倒入碗中,凉温即可服用。一日三次,饭后服用。
用药加减:
(1)湿气很重,舌苔苍白厚腻的,加半夏能够化痰燥湿。
(2)容易咳嗽,咳嗽加剧的,可以加杏仁,款冬花,止咳降逆。
(3)手脚麻痹,身体疼痛有囊肿的,可以加瓜蒌,薤白。温阳化饮,走脉通络。
切记:内热阴虚,糖尿病,胃溃疡,痔疮的患者不适宜服用此方;患有其他综合征,以及还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建议就医后,根据实际情况辩证用药。加减方中的用药剂量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减。
解方:
我们都知道“湿气为百病之源”,会诱发各种疾病。那么湿气具体分为哪几种呢?有哪些特征症状呢?
医圣张仲景将湿气分为了四种,悬饮,支饮,溢饮和痰饮。在《伤寒论》中记载道:“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同时,在《金匮要略》里面说:“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者,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也就是说,痰饮最主要的表现是:水液代谢不畅,聚集在身体内部,常能听到淅淅沥沥的水声。
痰饮形成之后,如果水流向上走,聚集在胁肋骨下面,咳嗽并伴有疼痛,就被叫做悬饮。
水流行走于四肢,停留在体表,无法排出,形成水肿,表现为眼皮肿,脸肿,手胀,小腿按肿便是溢饮。
常见的荨麻疹,风团样的突起均属于此类湿气。支饮综合了痰饮、悬饮、溢饮的症状,并且水流会有向上冲逆的感觉。
由此可见,悬饮、溢饮、支饮都是在痰饮的基础上诱发形成的,所以说,痰饮就像留在身体里的炸弹,留在哪里哪里就会生病。
治疗湿气、结节、包块最关键的是排除痰饮,才能彻底消灭这个宿敌,从根源上解决湿气重的问题。
前面提到,当身体中有痰饮停留时,人容易不思饮食,缺少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从而变得消瘦虚弱。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脾胃虚弱了,无法推动水液向其他脏腑器官流动,久而久之聚集成痰。
就好像一个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面会堆积越来越多的杂物。想要房子重新住人,焕发生机,就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把杂物清理干净,再把房子维修好。
同样的,治疗痰饮也是如此,不仅要化痰利水,更要强健脾胃。双管齐下,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理饮汤正好兼具这两方面的功效。既可以温脾健胃,又可以燥湿利水。强健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是治本;温湿化痰,利水排饮,促进水液的代谢循环是治标。标本同治,从而达到理饮祛湿的奇效。
本方中的白术、甘草和茯苓为君药,均可入脾胃两经,有燥湿健脾养胃的功效。中医里更有“无白术,不脾胃”的说法。
同时,在五行学说中,心主火,肺主金,脾主土。“火生土,土生金”,心肺功能与脾胃的运化息息相关,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加强脾胃能力。
这里用桂枝、干姜可以宣通心肺,温通经脉;川厚朴归脾胃,大肠经,行气的作用比较强,推动水液的循环,主要可以利水。
橘红辅助白术、甘草、茯苓利痰化饮;白芍可以抑制虚火,滋阴养血,防止利水太过,损耗精血。
诸药合用,既能化痰祛湿,利饮排水,又可以健脾强胃,温通经络,表里同治,标本同固。兼以白芍敛阴补血,收放自如。八种药材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达到燥湿化痰,改善体质的功效。
在此方剂中,用的姜为干姜,我们都知道通常入药的姜,分为干姜和生姜。《药性切用》中记载干姜:“性味辛热,入脾胃而祛湿止痛,温胃燥脾,为温中散冷专药,伤寒阴盛必需之。”
而生姜散寒解表,降逆止呕。两者均有散寒的功效,不同的是干姜入里,生姜走表。
本方中,主要目的是温化体内的痰饮,所以选用干姜,达到祛除体内湿寒的效果。
同时,此方中的橘红,也是我们平常说的一种柚子,具有理气宽中,化痰燥湿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治痰症如神”。现在医用中,功效较好的是广东化州出产的橘红。
诸药合用,清掉体内的痰饮垃圾,化解你的结节、包块,还一身轻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