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十大杀菌剂(这款老牌杀菌剂)

因为土壤恶化、农作物复种指数及种植面积的增加、大棚蔬菜及反季节蔬菜业的发展,导致农作物细菌病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进口十大杀菌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进口十大杀菌剂(这款老牌杀菌剂)

进口十大杀菌剂

因为土壤恶化、农作物复种指数及种植面积的增加、大棚蔬菜及反季节蔬菜业的发展,导致农作物细菌病害的发生呈加重趋势。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

在杀菌药中,部分农药用久了容易产生抗性;不容易产生抗性的如波尔多液又不能与其他防治潜叶蛾、风蝶幼虫、红蜘蛛的杀虫农药混用,且用后又会引发红蜘蛛爆发;有机铜制剂(喹啉铜/噻森铜)安全性好但速效性欠佳,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氧化亚铜)速效性突出但安全性较差;再者就是被限制使用或是退出原药登记的杀菌剂。

在细菌性病害防治方面均存在缺陷。

氯溴异氰尿酸,也叫“消菌灵”、“菌毒清”。农业上多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

优点是:广谱、高效、无公害及与环境相容。最主要的是兼有内吸和保护的双重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危害作物的真菌、细菌、病毒,对作物疑难病害有特效。

特别是有些病害很难被正确诊断时,喷上氯溴异氰尿酸就管用。

作用特点:

强烈杀菌作用:氯溴异氰尿酸喷施于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溴酸,在水中,次溴酸比次氯酸活性高4倍,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的能力。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

促进作物生长:因起始原料富含钾盐及微量元素群,因此,氯溴异氰尿酸不仅有强烈的预防和杀灭细菌、真菌及病毒的能力,而且有促进作物营养生长等作用。

快速封闭创口:植物病斑出现后,蜡质层被破坏,氯溴异氰尿酸直接接触暴露的植物组织后,会快速导致病斑处最表层的植物细胞木栓化,即病斑处最表面的植物细胞不透水不透气,对病斑实际发挥封闭作用,有效阻止病斑继续发展。

混配性广:氯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

我国细菌性病害涉及到60类作物200多重细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重。在作物生长期贮藏期都有发生。

氯溴异氰尿酸防治对象: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瘟病、根腐病、恶苗病、茎腐病等。

叶类蔬菜:白菜软腐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等。

瓜类: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叶斑病等。

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腐烂病、炭疽病等。

茄科蔬菜:晚疫病、青枯病、腐烂病、病毒病等。

苹果、梨、桃:黑星病、褐斑病、腐烂病、轮纹病、穿孔病、流胶病等。

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褐斑病。

小麦、玉米: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粗缩病、叶斑病、立枯病。

棉花:枯黄萎病、炭疽病、红腐病。

生姜:姜瘟病、青枯病等。

香蕉:叶斑病等。

花卉草坪:病毒病、根腐病、基腐病等。

氯溴异氰尿酸不止可以防止单一病害,也非常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因为通常作物会被某一侵染力较强的真菌侵染,然后在植物体表造成创口后,其他真菌、细菌、弱性寄生菌再趁机通过伤口侵染,所以我们会看到作物病害混合发作。氯溴异氰尿酸是对细菌、病毒、真菌均具有杀灭效果的成分,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可以看出它属于“万金油”式的农药,但市场价格混乱,零售利润低,经销商缺乏动力。

注意事项:

1、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病害,最好间隔一周连续使用两次。对真菌性病害持效期较短,单纯防治真菌性病害时不建议单独使用,可搭配其他成分一起使用,即可保证持效期,更提升见效速度及可靠性。

2、混药前阅读使用说明书!另外不要自己随意加大用药及搭配使用农药和不同性质的肥料。在配药时,若与其它农药混用,应将本品二次稀释后在混用。现配现用。

3、氯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敌敌畏、铵盐类、尿素、磷酸二氢钾混用,不能与纯单一元素的叶肥混用。

4、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接触药剂。施药期间不可以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它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5.应与其它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好了,关于氯溴异氰尿酸的介绍和使用,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如果大家还有补充,可以到留言区写下你的看法!

声明:文章内容有参考媒体文章,图片来源网络,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

责任编辑:白茶清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