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乳与鲜牛奶区别(常温乳复原乳调制乳)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黄敏(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保健院营养师,专业擅长:孕产妇、婴幼儿营养。《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牛奶的营养成分丰富,组成比例适宜,在日常生活中及大大小小的超市里总能看见。牛奶也是人们看望病人、亲朋好友、老人和小孩的佳品。

然而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奶制品,都称自己是“什么奶”,他们真的都是你需要的吗?

奶制品包括:巴氏杀菌的鲜奶、超高温灭菌的纯牛奶、常温乳、冷藏/常温的原味酸奶、全脂奶、配方奶等等,一起了解一下,你需要的是哪一种?

还原乳与鲜牛奶区别(常温乳复原乳调制乳)(1)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常温乳: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所标注的贮存条件为常温保存,这类奶制品采用超高温灭菌处理,即在130-150℃的温度下,加热3-7秒,即可瞬间杀死细菌。

常温奶也是100%的纯牛奶,没有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但它的保质期较长,常温下可以保存几个月甚至一年,如果购买鲜奶不方便,完全可以选择这种常温纯牛奶。

调制乳:常温保存,非100%牛奶为原料,而是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再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采用适当的杀菌或灭菌等工艺制成。一般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注有调配乳,只要稍微留意就一定能看见这几个字。

调配乳通常会为了改善口感增加一些原料或强化某些营养素,比如最常见的早餐奶、核桃奶、儿童奶、女士奶等,它们均是以牛奶或者奶粉为主要原料,再添加其他原料(比如谷类、核桃、果料、添加剂等)生产而成,其蛋白质含量也能保持在2.3g/100g以上(巴氏牛乳和灭菌牛乳蛋白质≥2.9g/100g)。如果你或者孩子因长期喝纯牛奶而出现不爱喝原味奶的情况时,也可以作为次选,以保障奶制品的摄入。

复原乳:也叫还原奶或者再制奶,原料属于乳制奶粉,即把牛奶浓缩、干燥成为浓缩乳或者乳粉,在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酸牛奶、灭菌奶及其他乳制品可以用复原乳作为原料。在配料表中你会看见:“水、奶粉、白砂糖等”,排在最前面的含量可是最高哦!

复原乳的主要原料为奶粉,选择的时候记得看配料!一般在商品的外包装上,会注明复原乳几个字。

含乳饮料:常温保存,它指的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白砂糖、甜味剂及适量辅料配制或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注明有含乳饮料。

含乳饮料也被称为乳(奶)饮料/饮品。它包括有: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一定要注意的是,它们是饮料,而不是奶。蛋白质含量最低仅为0.7g/100g(巴氏牛乳和灭菌牛乳蛋白质≥2.9g/100g),不能作为奶制品选择。因此不建议给孩子喝,成年人也尽量少喝,因为它含糖量高,长期饮用会增加人体负担。

还原乳与鲜牛奶区别(常温乳复原乳调制乳)(2)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酸奶: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注明有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它们都是酸奶。

发酵乳: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发酵制成的产品。

酸乳: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制成的产品。

风味发酵乳:以80%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添加其它原料,经杀菌、发酵后PH值降低,发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

风味酸乳:以80%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

简单说,酸乳主要含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而发酵乳含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带风味的酸奶中添加了水果、谷物,以增加各种营养、改善口味质地而增加的添加剂。不带风味,没有任何添加剂、调味剂,就是没有甜味的纯酸奶了。

酸奶看你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但记得看配料!看配料!看配料!如果给孩子选择酸奶时应注意:无蜂蜜、无糖、原味、全脂。总的来说,配料表相对来说越短越好。

选择酸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生牛乳”位于配料表第一或第二的酸奶;

2. 不要选择配料表中出现“ 白砂糖、安赛蜜、阿斯巴甜、果汁等”字眼的酸奶;

3. 一岁以内不建议选择含有蜂蜜的调味酸奶,因为可能会导致感染肉毒梭状杆菌;

4. 菌种一般常见的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比较好的会添加乳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其他菌种;

5. 2岁以下的宝宝需要脂肪来提供能量,所以全脂奶、全脂酸奶是更合适的选择。

总的来说,不论是选择牛奶还是酸奶,主要是在于配料,商家必须要标明产品类型、配料表、贮存条件、生产日期、营养成分表等,其中详细标明了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具体含量等等。千万不要被标识的宣传语所迷惑,包装上的配料表、营养成分表、产品类型才是奶制品的真实所含物质,千万别忘记看!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2021.3.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