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支流南广河(作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

如果说赤水河是价值万金的酱香河谷,那么同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就是被低估的浓香河谷。

南广河,是长江第一支流,高县人的母亲河。

每一条河流,都记录着一座城市生长的脉络,南广河自然也是高县好酒的承载者。

几十年来,南广河静静地从高洲老厂区脚下流淌过,延伸出的一条支流,又将高洲籁棚厂区紧密地联系起来。

长江支流南广河(作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1)

长江支流南广河(作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2)

▲远瞰南广河 图/高县县委宣传部

传说中,哪吒故里陈塘关就是今天的南广镇,哪吒闹海也是发生在这里。南广镇,就位于南广河汇入长江之处。

神话故事中的“海”如果有现实依据,就说明这里的地貌曾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海演变出山川河流。

高县境内,有许多天然的巨石,形成一道道奇观,而普通的河流,是无法带来如此巨石的。它们的存在,似乎也在讲述着高县此地沧海桑田的变幻。

好山好水出好酒,一条能产出美酒的河谷自是需要多年的修炼,才能形成最适宜酿酒的“水、土、气、气、生”。

长江支流南广河(作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3)

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白酒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柳表示,白酒是具有非耗竭性、地域依赖性的产品,因为有地域依赖性,所以有空间选择性,才成就了各个产区。

而高洲,就是好酒对南广河谷的自然选择。有好山水的地方,往往有十分优质的地下水,许多酒厂最喜采地下水酿酒。

在高洲厂区附近,有一口井,名叫龙涎井。据宜宾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考证鉴定:“该井地处腾龙山脉南端临南广河岩下。

井呈六方形,边长约95厘米,深入8米。井水从须家河岩流出,井水平面高于河面12米,日出水量1200吨,水质优良清冽甘甜,为明代一古井,距今有500年历史。”

长江支流南广河(作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4)

这口龙涎井,就是高洲酿酒的主要水源。

在从镇上去往高洲的途中,会经过一处天然溶洞,隐藏在茂密的竹林下,若非本地人引路,很难找到。

我们正午去时,正有一位老人家坐在里面纳凉,以前没有空调的夏季,很多本地人就喜欢到这里来。

清澈的水流从溶洞中淌出,又流向另一边,洞中黑压压的,连手电筒也照不透,看不出里面究竟有多深。

给我们当向导的高洲酒业副总经理说,“下面的溶洞都是相通的,我们厂区下面也有一个,现在怕影响安全就给封了。”

长江支流南广河(作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5)

▲好酒中国行考察途中

南广河留给高洲的,不止生态,还有一些灿烂的历史故事。

前文说到,狭长的高县,近乎把宜宾一分为二。实际上,这里古时候的确是一道分界线——古代中原与西南夷两种不同的体制、经济形态、文化形态碰撞交汇的地方。

“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说的就是高县。僰道又称五尺道,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线。

长江支流南广河(作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6)

▲高县的石门是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上的重要关隘

高县便是五尺道上的重要节点,现在县域内还有不少五尺道的遗迹,比如被当地人称为“石门子”的石门关。

从黄草坪下山,我们跟随本地文化学者刘星、吴国义的引导,来到石门子,脚下就是碧绿的南广河。

长江支流南广河(作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7)

▲本地文化学者给我们介绍石门关的历史

高洲厂史办主任翟礼湘描述这里,“宋代置石门寨,下临南广河,古称符黑水、石门江。这里现在还可见巨石嵯峨,斜叠成墙,匝河而过,横锁南北。”

清《高县志》载,石门关“屹立如门,狭穿弯曲,行人下马俯身单骑而过,盖也通滇要道也”。

长江支流南广河(作为长江支流的南广河)(8)

▲石门洞题刻

巨石上还以隶书体刻有落款为“粤人林肇元”的《石门洞题刻》,称“叙南石门关,似擘巨灵手。层山塞其前,湍流绕其右……西蜀天下险,此险复何有!”

寥寥数言,便可遥想昔日石门关的壮丽与险峻。

吴国义的笔名叫做“夜饮石门”,他虽不饮酒,却认为在这样一个客商南来北往必经的地方,一定是离不开美酒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