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有三穷三富(古人说掌中三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自己而奔波呢?永远都是拼搏在路上,为了那赖以糊口的粮食,披星戴月地向前奔跑,从来不敢停歇,可是那些财富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古人说“掌中三峰,田广财生”,你知道是说啥吗?

马上封侯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霍去病的故事,汉武帝赏赐霍去病一个宅院的时候,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在古代那样的冷兵器时代,能够马背上建功,是多少人一辈子的梦想,人人皆知的李广,更是一辈子没有封侯,而这封侯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是家人的实惠。

古人云人有三穷三富(古人说掌中三峰)(1)

汉武帝时期的卫青,原本只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介骑奴,后来在征讨匈奴的过程中屡建功勋,被皇帝敕封为长平侯,封地内的人口多达一万六千多户,这些人的赋税都是交给卫青家的,可见,封侯之后,不但是自己无上的荣耀,更能让家族成员享受物质的实惠,这些种种,都是手中的财富。

而秦末农民起义时,陈胜吴广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是对这种公侯制度的一个抨击,可见不论时代怎么变,封侯建功都是一种令人向往的事情,然而想要享受这种公侯的待遇,创业的人肯定需要历经千难万险,因此在古代社会,第一个能掌握田产的大地主,就是这些封侯的人。

古人云人有三穷三富(古人说掌中三峰)(2)

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代的时候,除了那些打仗获得封爵的家族,读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红楼梦》里的贾家,就是靠着第一代的功勋得到了巨大的家族利益,而后代子孙,为了保住这种家族利益,读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虽然贾宝玉不好好读书,但是贾政还是比较重视的。

古人云人有三穷三富(古人说掌中三峰)(3)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自从隋炀帝制定了开科取士的制度以后,历朝历代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文官们,都是封建王朝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宋朝时候,一旦考上进士以后,就会有封妻荫子的褒奖,这些都是领国家俸禄的。

宋朝的宰相夫人可以封为国夫人,尚书的夫人可以封为淑人,朝奉大夫的夫人可以封宜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诰命,这也是为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顾廷烨的妻子能够得封诰命的原因;宋朝不仅封赏官员的夫人,还能荫及子孙,《续资治通鉴》里说“初定任子之法,台省六品,诸司五品,登朝尝历两任,然后得请”,就是你当官第二任期时,上书告知朝廷家里有哪些子弟可以荫补入仕。

古人云人有三穷三富(古人说掌中三峰)(4)

古代的那些官员中,宋朝基本上是文官最好的时代,所有的好处基本都被文官集团吃了,后来的明朝,文官的制度基本上也是不遑多让,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官僚士绅团体,东林党人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人基本上也是最为富有的人群。

货通天下

古代的时候,规定是“士农工商”四个等级,这里面的农民虽然在古代拥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大部分农民的日子过得其实还是比较辛苦的,只有那些小地主家还算好些,而那些商人虽然政治地位较低,但是生活确实是比较富足的。

古人云人有三穷三富(古人说掌中三峰)(5)

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那些商贾的故事和大名不绝于史,汉武帝时期的卓王孙,唐玄宗时期的王元宝,明朝的沈万三,清朝的胡雪岩乔致庸,他们在历史上,都留下了财富的神话,大多数人都向往他们衣食无忧的生活。

清朝末年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生意做得可以说是富可敌国,这么有钱的人,最后是做什么的呢,当了清朝的江西候补道,相当于花钱捐了个官,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在身份上再也不是商籍了,对于古人来讲,摆脱商籍是许多商人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商人虽然有钱可以吃喝不愁,但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也是想摆脱那商人的政治身份。

古人云人有三穷三富(古人说掌中三峰)(6)

结语

看看那些生活在古代的王侯将相以及五姓七望的贵族们,以及明末的东林党人,那些文人官绅和商人,基本上是最有钱的一批人,他们的生活是大家向往的,他们所代表的人群就是古代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三大高峰。

到了如今的社会,文明相对比较自由了,大家对于财富的热爱依旧没有消退,只是生产力的进步,财富的积聚也不再像古代那样积累困难,只要有足够顶尖的技术,就可以创造足够多的财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