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瓶装水频频出现水质不达标的3个原因

图文|自来水博士

请您点击右上方“关注”,获取更多水的知识。欢迎留言、点赞、收藏、关注。自来水博士,研究自来水至今14年。水是生命之源,科学饮水才有健康!

生活饮用水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瓶装水频频出现水质不达标的3个原因(1)

屡现瓶装水抽检不合格

据《中国食品工业》等披露了多久瓶装水品牌出现不合格产品。

其中包括一下产品:

2020年3月2日,合肥在线报道,五子牛纯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锶不符合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笔者推断,这是因为该产品中锶的含量低于0.2mg/L。国家规定锶含量≥0.2mg/L才能称之为矿泉水。

2020年10月22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恒大包装饮用水,规格型号为17L/桶,溴酸盐含量为0.0161mg/L,超过了标准0.01mg/L,不合格。

2020年10月25日,腾讯网发布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的抽检,恩施硒之泉矿泉水有限公司的稀世宝天然矿泉水,硝酸盐含量为54.1mg/L,超过了标准≤45mg/L,不合格;

2020年10月22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深井创生包装饮用水,330ml/瓶,溴酸盐含量为0.043mg/L,远超标准≤0.01mg/L四倍多,不合格;圣∙伯纳德饮用天然泉水,500mL/瓶,亚硝酸盐含量为0.014mg/L,远超标准≤0.005mg/L近三倍,不合格;克里特白山饮用水,亚硝酸盐含量为0.064mg/L,远超标准≤0.005mg/L近13倍,不合格。

另外,据环球网报道,多款饮用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尤其是桶装水,很多存在铜绿假单胞菌。

生活饮用水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瓶装水频频出现水质不达标的3个原因(2)

瓶装水的分类

瓶装水一般可以简单分为饮用纯净水和矿泉水三种。

饮用纯净水是将合格源水经过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制得的。也就是说,纯净水是人工处理后水质达标的饮用水。

而天然矿泉水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天然矿泉水一般是不经过任何处理的,或者人工处理越少越好,从而保证了水的原生态。

有了瓶装水的定义之后,我们就可以试图解释瓶装水频频出现水质不达标的3个主要原因。

生活饮用水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瓶装水频频出现水质不达标的3个原因(3)

产品与品名定位不符

2020年3月2日,合肥在线报道的五子牛纯天然矿泉水就属于产品与品名定位不符

该品牌宣称是天然矿泉水,那么,产品中的相关指标就必须符合天然矿泉水的基本标准,哪怕有一项不符合天然矿泉水的国家标准,它就不能称之为天然矿泉水。

我们看下图中,天然矿泉水的基本指标就可以发现,国家严格规定(GB 8537—2018),锶含量≥0.2mg/L才可以称之为天然矿泉水。其实,这类产品可以称之为假冒产品,只不过他们假冒的不明显。需要专业科研人员,对其水中的物质含量进行严格分析之后,才能确认真假。

生活饮用水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瓶装水频频出现水质不达标的3个原因(4)

化学污染物超标

其实,上文提到的假冒产品并没有下面这些产品那么恶劣。下面的这些产品真的就是劣质产品,因为喝了他们之后会危害大众的身体健康。

腾讯网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的那些产品,均属于水中化学污染物超标。这些污染物基本都是致癌物质,危害极大,绝对比容许瓶装水出现这种情况。

自来水博士在此解释一下,为什么瓶装水会出现溴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超标的情况。

溴酸盐超标,主要是因为水源中存在溴离子。瓶装水大多采用臭氧消毒,臭氧氧化极大,在消毒时很容易就将溴离子氧化称溴酸根。大家要做到心中有数,溴酸根是非常强的致癌物。它在饮用水中的浓度必须不能超过0.01mg/L。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超标,主要是因为水源被污染。人类活动,比如施肥和工业生产,会用到硝酸根和亚硝酸根,过多的使用它们,最后流失到了自然水体中,从而污染了饮用水水源。但瓶装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超标,也同时说明这些厂家的生产工艺不合理,没有将它们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含量。

生活饮用水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瓶装水频频出现水质不达标的3个原因(5)

桶装水易出现致病菌污染。

小瓶的瓶装水一般不会出现细菌超标,反倒是家中常用的大号桶装水容易出现细菌超标。近期的新闻报道中,多是桶装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出现在桶装水中,与该细菌的普遍存在有关,因为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可能会有铜绿假单胞菌。它能够危害免疫系统不健全或是出现免疫有缺陷的人群,比如婴儿和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原因,应该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器具消毒不到位。也不排除是水源污染和产品包装密封性不好。

「自来水博士,研究自来水已14年,专注于分享和解答居民用水问题。若信息和图片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