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祸水冲冠真相(34冲冠一怒为红颜)

吸收文化精华,@爱的力量

前言:在中国封建时代,人们遵从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相恋的爱情故事特别稀奇。"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几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故事中"冲冠一怒"的人是谁? 他为何"冲冠一怒"?他"冲冠一怒"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红颜祸水冲冠真相(34冲冠一怒为红颜)(1)

(昆明:吴三桂曾今办公的金殿)

一、英雄美人——金风玉露一相逢

公元164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北京城里白天的暑热还未完全消散。在紫禁城的不远处,明朝兵马大元帅田宏遇的府邸,走来了一位仪表堂堂的青年将领。他是何许人也?他就是明朝威震八方的辽东总兵吴三桂。他此时才32岁,就成了统帅5万明军精锐部队的总司令,镇守山海关。这天,他是应田大元帅的邀请来赴宴的。

在宴席上,吴总兵吃着佳肴,品着美酒,与田大元帅谈笑风声,好不快活。酒喝得飘飘然的时候,田大元帅一声令下,一群衣袂飘飘的女子鱼贯而入,翩翩起舞,个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群舞女中,就有素称"秦淮八艳"之一的苏州美女陈圆圆。

陈圆圆虽然只是出身于一个小商人之家,但是从小冰雪聪明,艳若桃花,声如莺燕。她很早就失去了母亲,被送到姨夫家寄养。过了不久,她就被贪财的姨夫送到了苏州的梨园——桃花坞,做了一名唱曲的艺伎。由于陈圆圆外表出众,唱功了得,很快在江浙一带的曲艺届声名鹊起。

关于陈圆圆的美,在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可以窥见一斑。话说韦小宝是一个花心大萝卜,自然见识过或环肥或燕瘦的各类美女。他的身边也环绕着一群莺莺燕燕。可是,韦小宝见了陈圆圆,眼睛就无法离开,一直盯着她看。在韦小宝的心目中,陈圆圆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清朝初年也有一位文人人说:"她的声音好听过天下所有的声音,她的美丽美过天下所有的事物。"陈圆圆又美丽,又才艺出众,自然就艳名远扬了。

然而,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果然,1642年的时候,明朝皇帝的贵妃——田妃的父亲田宏遇,仗着皇帝对女儿的宠爱,以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到江南搜罗美女,就把色艺双绝的陈圆圆带到了北京城,让她在自己的府邸做了一名舞女。

她跳舞的样子翩若惊鸿,宛如游龙,让青年将军吴三桂两眼一亮,再也无法移开。陈圆圆被盯得脸颊绯红,不胜娇羞,跳舞的样子更妩媚了。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逃过田大元帅的眼睛。他故作神秘地问:"吴将军,此女子您是否中意?若是中意,您可以将她带走。"吴三桂欲拒还迎地答道:"我是中意,可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呀!"田答道:"这好办。"接下来,田大元帅在陈圆圆耳边温言软语一番。陈圆圆也进行一番假意推辞,才羞答答地说:"看在大人的面子上,我可以跟他走。"

就这次宴会上吴三桂与陈圆圆一见钟情的奇遇,明代诗人吴梅村还作了两句诗:"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各位看官,您看辽东总兵吴三桂抱得美人归是不是太容易了?其实,那也是因为陈圆圆对吴三桂也是"郎有情,妾有意"哦!年老体衰的田大元帅,怎能跟年青英俊、有权有势的吴三桂比呢?跟吴三桂双宿双栖,那是陈圆圆求之不得的事情呀!田大元帅为了拉拢手握重兵的吴三桂,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成全吴三桂和陈圆圆呢!这正应了宋朝诗人秦观的两句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从此,吴三桂沉醉在陈圆圆的温柔乡里,不愿醒来。

……

陈圆圆被吴三桂带回家以后,只做了一个小妾。因为在这之前吴三桂已经娶了一个姓张的女子为正室夫人。即便如此,也不妨碍两人琴瑟和鸣,夫唱妇随。不打仗的日子,吴三桂和陈圆圆白天在花园漫步赏花,晚上在月下对酌吟唱。兴头上来,陈圆圆还随着吴三桂哼的小曲来一段曼妙的舞蹈,真可谓是神仙眷侣啊!

可惜,好景不长。

红颜祸水冲冠真相(34冲冠一怒为红颜)(2)

(昆明:吴三桂的铜像)

二、家国破碎——进退维谷陷两难

就在两人结为夫妇后的第二年春天,即公元1644年的3月。明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事。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把明朝的政府军打得落花流水。在占领了多个城池以后,李自成的军队已经逼近了北京城。 于是,北京紫禁城里的崇祯皇帝用快马给辽东总兵吴三桂下了一道诏书:"速进京勤王。"

吴三桂接到诏书,立马带领自己的精锐部队火速赶往北京城。他3月19日就到了山海关,接着继续赶路。三天后的3月22日,吴三桂的部队赶到了玉田(今河北唐山市)一带,突然从朝廷传来了北京失陷,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原来早在3月19日凌晨,李自成的农民军就占领了北京城,推翻了明朝政府,把自立的大顺政府机构搬进了紫禁城,逼得崇祯皇帝自缢身亡。

这下,吴三桂懵了。他立即下令自己的部队停止前进,调转马头返回自己自己的老巢——山海关。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里,吴三桂的父亲、爱妾陈圆圆、以及庞大的家产都落入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之手。

这怎能不让吴三桂牵肠挂肚呢?国家都灭亡了,自己的家园还保得住吗?如果自己投靠了李自成,是不是可以保全自己的家人、财产和爱妾呢?可是,投靠了李自成,自己不是成了叛国投敌的历史罪人,遭千万人唾骂吗?几次三番的思想斗争以后,吴三桂的心理天平已经倾斜到了李自成的这一边。

关于吴三桂的这次政治抉择,在史料《甲申传信录》中有明确的记载:"闯旋以银四万两犒三桂军,三桂大喜,忻然受命。入山海关而纳款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吴三桂准备入山海关内,接受李自成犒赏的四万两银子。其实,也就是说吴三桂准备投靠李自成,归顺大顺王朝。

如果不出意外,吴三桂可以继续当他的辽东地区总司令,并得以和家人及爱妾团聚。只不过,他这次效忠的对象不再是大明王朝,而是李自成的大顺王朝。

可是,没有如果。

红颜祸水冲冠真相(34冲冠一怒为红颜)(3)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三、杀父夺妻——此仇不报非君子

在吴三桂带着人马赶往北京城去领赏的半道上,传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一个从北京城里逃出来的人告诉吴三桂,他的父亲吴襄被李自成的副将刘宗敏抓起来严刑拷打,逼着交出全部家财。吴父不从,被刘宗敏活活打死了。这还不算,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是可忍孰不可忍。"听到这个消息,吴三桂心中的怒火立刻熊熊燃烧起来。他从心底发出了一声怒吼:"不杀李贼,不杀权将军。"意思是说,我这一辈子不杀死李自成,就不杀刘宗敏。权将军就是指的刘宗敏。 接下来,吴三桂彻底放弃了对李自成大顺王朝的幻想,怀着复仇的炽烈火焰,调转马头直向李自成的农民军扑去。

而在北京城做着皇帝美梦的李自成,听说吴三桂反水了,立刻派人杀死了吴三桂在京城里的老幼34口人。这下,吴三桂彻底被怒火点燃了。国没有了,家也没有了,吴三桂的魂丢了,爱也没了。他心中只有两个字:"复仇"。

红颜祸水冲冠真相(34冲冠一怒为红颜)(4)

(历史歌舞剧:吴三桂钟情陈圆圆)

四、引兵入关——冲冠一怒为红颜

他骑着战马,带领部队马不停蹄地追赶从北京城逃向南方的李自成部队。1644年4月21日,部队追到长城脚下的时候,吴三桂索性与清兵联合起来,把李自成的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别人都认为吴三桂是为了替陈圆圆报仇才引清兵入关的,所以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一说辞。

他追过了黄河,追到了湖北,还是紧追不舍。一路上,李自成的人马战死的战死,活捉的被活捉。最后,只剩李自成带着20余名随从逃到了湖北通山县的九宫山的深山老林里。

此时,正是南方多雨的日子,李自成想借着雨雾天气的掩护逃出生天。可是上天不允许。李自成正在仓皇赶路时,突然连人带马跌入了一个深泥潭,动弹不得。最后被吴三桂的人发现了,那人一刀把李自成的人头砍了下来……

红颜祸水冲冠真相(34冲冠一怒为红颜)(5)

(昆明:金殿风景区)

五、是非对错——真是一言难尽

1、"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之所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在于故事的主角是乱世枭雄吴三桂和绝代美人陈圆圆。英雄美人的故事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人们只记住了故事中的温情与浪漫,往往忽略了故事背后的风雨飘摇、刀光剑影、家仇国恨。

2、在国破家亡的动荡时刻,哪怕是像吴三桂这样能征善战的一代枭雄,也会在坚守名节与苟全性命之间进退两难,何况普通人呢?人性太复杂了,很少有人能经得起大是大非的考验。所以不能简单用对错是非来评判人性。

3、以儒家的道德要求来衡量,忠君、爱国是人臣的本分,也是对百姓的要求。可是在明末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皇帝已自尽,明朝已灭亡。让吴三桂他们去忠于谁?去保卫谁的国家呢?不客气地说,那时的吴三桂就如同一只"丧家之犬",迫于情势,只能投靠满清政权这个新的主子。这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但是从人性的弱点来看,我理解。

4、"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大厦将倾的时刻,任你吴三桂能征善战,任你陈圆圆风华绝代,也不可能找到安放爱情的温柔乡。再美好的爱情也只能以悲剧收场。可怜 !可叹!

(完)

谢谢您阅读我的文字,欢迎您关注"花有道。"

红颜祸水冲冠真相(34冲冠一怒为红颜)(6)

(昆明莲花池公园:吴三桂和陈圆圆曾经幽会的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