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历史讲述(最经典的清平乐)

引言

城市和农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前者是人们的主要聚集地,是国家商业、工业、政治发展的重心,而后者则是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活比较安宁的存在。正是因为这样明显的区别,所以不同追求的人,则会选择不同的地方进行发展

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因此很多在城市工作的人,往往会感到压力非常之大,所以选择前往农村获得片刻的安宁。而对于古人而言,他们也是这样想的,因此不少的名人曾经写下过一些非常经典的描绘农村生活的诗词,比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便是如此

清平乐历史讲述(最经典的清平乐)(1)

清平乐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用轻笔淡墨,描绘了一幅农村的风俗画,惟妙惟肖,情趣盎然,还被选入了小学课本,其中这首词全文如下: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对于这首词,倘若从字面上而言的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这带着些许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是如此温柔和美好,而那满头白发的,又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呢?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而那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清平乐历史讲述(最经典的清平乐)(2)

在这首词中,作者在上片中对农村中的景象进行了深入的描绘:茅屋、小溪、小草以及农村中的人,更甚至是当地人的乡音,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舒服,也很容易让我们在脑中涌现出一片清新秀丽的环境。当然,在上片中的点睛之笔是这对年老的夫妻,他们和谐并且惬意的生活,令人心生向往。

清平乐历史讲述(最经典的清平乐)(3)

而在下片中,作者描绘了这对夫妇孩子们的情况,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

清平乐历史讲述(最经典的清平乐)(4)

显然的,从描绘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人员的分工,长大的人多做点事情,年纪稍小的人可以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而年纪最小的人,则趁着大好的童年好好玩耍。而这,显然是正常家庭会出现的局面,也显得更加真实。

清平乐历史讲述(最经典的清平乐)(5)

作者在一首短短的词中,用寥寥无几的词汇描绘出了农村的景色,农村的人,将农村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的心中感受到了一丝生活的气息,一丝安宁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遭到排挤和打击,并因此归隐农村时候所写。而这份宁静,对他而言,是非常可贵的,毕竟此时他的内心定然是不平静的,他一心想要帮助皇帝收复大宋的江山,想要抗击金兵,一统中国。但是可惜的是,他没有机会,只能够在这农村中忧虑国家的未来

清平乐历史讲述(最经典的清平乐)(6)

参考资料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