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这阎罗王在人们心中那可谓是生死大权的掌握者,人类命运的主宰者,他不仅掌握着人类的命数,还掌握着生死轮回。下辈子是做人还是做狗,人家说了算。要说人生一世无非也就生死两件大事,这掌握生死大权的阎王爷那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

但是在《西游记》中的阎罗王那可真是“怂”到了家,好几次让人抢过生死簿改了命数,在真假美猴王那集更是不敢道出实情,被孙悟空吓得屁都不敢放。不得不说,电视剧《西游记》里的那个阎王是万千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中最“怂”的一个。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2)

没错,这阎王爷并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一个官职,纵观历史,在“阎王”这个职位上干过的有十好几个人,有人秉公执法,有人以权谋私,其中,还有个家伙是印度来的。

沧海桑田天下事,闲谈华夏五千年,大家好,我是李师弟,今儿啊咱们壮着胆子聊聊阎王爷。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3)

阴间阳间本一物,奈何阎王也世俗

《西游记》中的阎王就是个现实中的地方官,不同的是地方官断的是人间事,这阎王判的是阴间案。那森罗殿便是个光线昏暗的官府大堂,黑白无常是两个捕快,众小妖自然就是走卒衙役,而那个掌管生死簿的判官就类似于师爷、秘书之类的角色。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4)

《西游记》原著中的阎王,由“十殿阎王”构成。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有云:十代阎王降阶而至。是那十代阎君: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这就是当时的地府领导组织结构。十个阎王,一人一间办公室,各司其职,互相帮助。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5)

相传,唐太宗因玄武门兵变, 杀害其了兄弟建成太子和李元吉, 这二人枉死后到了地府,那是相当的不甘心,于是在阎王面前告了李世民一状。于是,唐太宗的魂在半夜被黑白无常给勾到了地府。

说来也是有意思,明明是要李世民拿来问罪,可十殿阎罗整齐列队迎接这位大唐天子,“阳间大佬”。

这李世民是气宇轩昂、昂首阔步地来到了地府门口,入冥后也不向阎王行礼。而阎王呢,也不亲自问案,让判官崔钰勘问太宗。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6)

这崔钰啊在阳间是唐太宗的臣子,主子来了还能问罪不成?那自然是要巴结的,不然自己还想不想回去了?

于是,他私自为太宗添了十年阳寿, 并趁火打劫,让唐太宗为他加官进爵、 大加赏赐。 太宗许诺他,还阳后将每年全国进贡的钱物都赐予他, 还赐他蒲州刺史兼河北二十四州采访使, 官至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

完事临走时,崔钰嘱咐唐太宗,回到长安要多做善事,广修功德。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7)

说到这,你以为这崔钰是劝诫唐太宗积德行善,回头是岸吗?那阎王为何对手下判官严重的徇私舞弊行为熟视无睹,如此纵容呢?

要提到《西游记》中最厉害的人是谁?那自然是孙悟空翻不出手掌心的如来佛祖。这个佛教团体在整部故事里的势力那是最大的。

这里的阎王不过是个小中层,顶多算个科长,他们的“上级”是隶属佛教势力的地藏王菩萨。在隋唐时期, 人们一般认为地藏菩萨是幽冥教主, 地狱十王归属他的管辖;甚至直接认为阎罗王就是他的化身, 在地狱之中度脱受难的亡魂。

唐太宗冥界一游后,安排唐僧西天拜佛求经,为如来佛祖推行的西天取经大业打好了政治基础。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8)

在中国民间的神话故事中,阎王和他所统领的地狱冥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百姓的信仰生活有重要作用。但是,“阎王”并不源于中原,而是来自印度。

在阎罗王“老家”印度,他是婆罗门教传说中的一个恐怖之神。

相传他身着血红色衣服,头戴王冠,骑水牛,一手持棍棒,一手执索,能为死者灵魂带来苦恼。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9)

后来,佛教一看,“这小子”用来做思想教育的教材不错,于是,这位印度的恐怖神灵被佛教继承,成为地狱里因果报应的执行者。以起到警示世人、宣传思想、传播教义的作用。

之后,阎王在中国经历了一番“本土化”,最终取代泰山王坐上中国本土冥界管理者的宝座,并且在《西游记》里占得了一席之地。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并没有“地狱”“阎王”一说,两汉之前,人们大多信奉道教,而道士大多隐居深山,所以当时大家认为,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掌管生死的是泰山府君“泰山王”。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0)

泰山为五岳之首,位于东方,被古人视为万物之始,有兴云降雨之功劳。

东汉时期应劭 《风俗通义·山泽》中,有这样的记载:

东方泰山……万物之始,阴阳交代,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其为泰山乎!

因为泰山高大伟岸,先民们能力有限,对泰山的探索并不完整,因此,在那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之地,便认为是人类魂归之处,而这么多人的魂总得有个人管着,那在泰山地界,就把此人唤作泰山王好了。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1)

到了五代时期,道教逐渐衰落,佛教兴盛,在外来佛教文化的渲染之下,逐渐地改变了中国本土固有的文化。

“阎罗王”一说也渐渐取代了“泰山府君”。

而佛教关于“阎罗王”形象的宣传,那可是十分高明的。

和泰山王相比,这个舶来的“阎王”并不是单纯的掌管人的灵魂,而是可以渡人往生。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2)

在威胁恐吓的基础之上,又给了人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们能暂时忽略掉巨大的阶级差异,把逆袭的希望寄托于来世。而若想来世能过得幸福美满多财多金,这辈子就要积德行善,做个好人。这样,死后灵魂不但不会遭罪,阎王还会给你的来世安排个好人家。

这样一看,谁最喜欢“阎王”?

那自然是帝王了!以此钳制人们的思想,大家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我稳坐江山,岂不美哉。而子民们在无力与权势搏斗之后,也将精神寄托于神明,活着“讨好”心里的阎王,来世还有希望。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3)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如今的印度、阿拉伯等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那贫富差异,人民的阶级差异,是相当之大的。

而在我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阎王”的形象也在具化,慢慢地由神,变成了人。

神灵诞生于人类意志,因而“神”都具有人性。“人鬼为阎罗”,他们刚正不阿、品性高洁,是极富正义的化身。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名臣将相也越来越多,这能做阎王的能人越来越多,一开始是“四大阎王”,后来变成“十殿阎王”。最终,有这么四个人,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阎王”的竞选胜出者。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4)

隋韩擒虎、唐杜黄裳、宋范仲淹、清王士禄,而最著名的当属韩擒虎。

这韩擒虎,本名擒豹,出身将门,十三岁时生擒过猛虎,改名为擒虎,其父乃北周大将军,“虎父无犬子”,这韩擒虎曾成功劝降北齐将领独孤永业、平定范阳城、凭借文韬武略。攻取陈朝大批城池,率五百精锐闯入朱雀门,活捉了陈后主。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5)

这样一位骁勇之人死后必然得留下故事,《隋书》中有着关于韩擒虎这样一条记载。据说,一日,一个生命垂危之人突然来到了韩擒虎府上,声称自己是来拜见大王的。府上的人问是什么王,那人回答:"阎罗王。"仆人们想将其抓捕鞭打,但韩擒虎制止道:"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不久后,韩擒虎便突然生了一场重病,几天后便驾鹤西归。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6)

就在韩擒虎去世前夕,邻居家的老妇人一天看到他府上门口有着非常盛大的迎接仪仗,便好奇地上前询问他们在干什么,仪仗队中的一人回答:"我来迎王。"但刚刚说完,他们就消失了。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7)

于是,坊间纷传,韩擒虎死后去出任阎罗王去了。

和韩擒虎一样,那些生前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立下不凡之功的人,死后便继续在冥界段阴司,替天行道。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8)

虽看似虚幻,但这无疑是当时的百姓对于公平公正的追求,他们神话那些建立奇功之人,为的不过是给自己找寻心理上的慰藉。而正是这些社会生活内容的增加,才使得志怪传奇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西游记中的阎王为什么是阎罗王(西游记里的阎王为何那么怂)(19)

介于真实与虚幻的交融,鲁迅先生给予了这样的阐述: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阴间即是人间,人间亦是地狱。万千欲念皆由心生,千百善恶皆由人始,漫漫人生,遥遥征途,人生最贵是当下,莫将希望寄来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