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的优质领域有什么区别(荐读认证技术定义)
认证活动是现在商业活动、社会活动甚至政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第三方合格评定活动。认证活动中会应用到许多技术,但何谓认证技术,至今国际、国内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没有认证技术定义,新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引入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理念和原则,这种状况存在两种风险:一是适合认证领域的新技术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则和认识,使该新认证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遭到争议和延迟应用;二是不适合认证领域的新技术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则和认识,该新认证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认证领域受到伤害。因此,本文试着探讨认证技术的定义。由于水平有限,提出的观点未必正确,但希望本文能引起认证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和讨论。
1.什么是认证
在我国正式引入认证之前,在民间早就存在认证活动了,例如在农耕社会中耕牛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耕牛交易相当普遍,但由于购买者往往缺乏耕牛知识和鉴别技能,担心买回一头名不副实的耕牛,由此产生了“牙行”组织和“牙人”工作者,这些人员在买卖双方之间起到公正的中间人作用。“牙人”工作者,汉称“驵侩”,他们掌握许多鉴别耕牛的知识和技能,经他们鉴定后能给出耕牛的年龄、品种、身体状况等信息,然后据此作为中间人进行买卖双方的议价活动。
在近代和现代社会,商品在流通与交换过程中,生产者需要证明自己的产品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并能持续稳定地符合相应质量要求,消费者需要知晓自己购买的商品质量是否可靠并持续可靠。但由于商品种类繁多且其结构性能日趋复杂的原因,人们已不能凭一般的直观感觉和经验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程度,而“制造者(供方)符合声明”的单方保证又缺乏足够的信任度与公正性,难以被购买者充分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来证明产品质量符合性的认证活动便应运而生。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认证的英文为“certification”,它的词根词缀:cert相信 fic做 ation 表名词词尾,指行为类,本意指做出来使别人相信自己,往往是指抽象的证明,如:证明的“动作”或者“过程”。
从以上阐述中可知认证的本质为第三方对认证对象符合性证明,是对认证对象的质量测量,即认证对象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
它具有公正性(由独立性 客观性 可靠性 专业性 系统性等进行支撑),并且被认为公正。
认证活动的目标是取得“认证结果使用方”信任认证机构的证明。虽然,大多数认证申请是由产品、服务、过程、管理体系提供方提出的,认证费用也由申请方支付,但申请方的最终目的是使产品、服务、过程、管理体系接收方信任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结果,从而顺利进行交易。
如果失去了认证结果使用方的信任,那认证活动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认证机构坚守“公正性”是认证行业存在的底线和红线。
ISO17000《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中将认证相关定义如下:
认证: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
证明:根据复核后作出的决定而出具的说明,以证实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
复核:针对合格评定对象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对选取和确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验证。
目前,由于认证信息的知识和作用知识普及率低,信息获得的渠道少,广大消费者大多数不关注产品等的认证信息(节能产品例外),往往相信所谓网上评论。大多数终端消费品的生产企业没有意愿进行认证(强制认证对象除外),原因就是认证对他们来说销售没有增值作用,即使认证了也是迫于政府、集团、平台、采购组织等的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市监检测发〔2021〕54号),通知中指出,近期,舆情反映部分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买卖假冒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打击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自7月中旬到9月中旬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这些说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在增强,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市场需要第三方的认证。
但是,现在的认证往往停留在符合性或基于安全、健康考虑的基本需要上,而中国消费者已超越基本需求的满足,他们需要的是除基本需求外的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商品,这也就是中国目前存在的一大矛盾:供给侧不能满足需求侧的需求。ISO9000:2015版中质量的定义为“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从质量定义来看,客体的优劣并不是“符合”与“不符合”的简单区分,而是一个定量的概念,但是目前认证的结果往往是一个符合性证明,对认证对象质量优劣区分度很低,甚至没有,从这一点来说,目前大部分认证领域还没有满足认证结果区分度的市场需求。但也有做得好的事例,例如家电产品的能效等级标识,对家电产品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区分,给消费者提供了辨识产品能效的标识,从而引导了消费者,进而也促进了家电行业节能创新。
由于缺乏定量评价技术(方法),从而导致认证结果往往不能反映认证对象的优劣程度,认证的效能大大降低。因此,定量评价技术的开发显得较为迫切,定量化的认证结论将是未来认证的趋势,将有力提高认证效能并扩大认证市场。
那么如何取得和传递信任呢,认证机构认证活动的客观、独立、可靠、可持续等就是获取信任的基础,这些认证机构特性的获得除通过认证机构的治理、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源于认证技术。如果认证技术本身存在问题,那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必然不可靠甚至错误,例如,认证活动中的抽样技术,样本没有代表性或样本数量不足以据此得出结论;认证活动中的审核技术,作为审核活动主体的审核员没有掌握必要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方法,该审核员审核得出的结论误判概率必然很大。因此,拥有、开发和掌握客观、独立、可靠的认证技术对认证从业人员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对于管理体系类的认证尤其特出,管理体系类的认证与产品类的认证不同,它获取的审核证据大多数是信息类的(例如:文件、记录、谈话、观察、反馈等),这就需要审核员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因此,需要对认证技术进行明确定义,并以此为确定评价新开发的或引入的技术是否可用于认证领域的评价规则、准则、指南和方法提供指导。
下面笔者将从什么是技术、什么是认证技术进行论述,进而阐释出“认证技术”的定义。
2.什么是技术
要明确认证技术的定义,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技术”?西方技术(technology)一词源自希腊文“techne”,意为“技能、技巧”,和logos(言词、话语)组成意思为承载着工艺或技能文字和话语,通过拉丁语“technicaars”的媒介。到了17世纪,法语中变为“technique”,英语中变为“technology”。虽然汉语词典中对技术的解释为“①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钻研~ㄧ~先进。②指技术装备:~改造”。其他的技术未纳入词语解释中,这是因为,随着事物本质、概念的不断变化发展,原来的技术一词的含义不能完整概括现代“技术”的范围和含义了,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技术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所以,作为工具类的词典不能将还有争议的内容纳入。不管技术的含义如何扩展,但技术基本核心和出发点是技能、技巧,不论机器、工具,还是工艺、程序、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论,它们之所以能够被扩充到技术的含义中去,根本原因在于它们从功能上来看都可以强化技能、技巧,提高效率和效果,因而都同技能、技巧这一核心和出发点有着内在的联系。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有相应的技术存在,因此技术在各种领域是广泛存在的,包括认证领域。
3.什么是认证技术
认证技术是为认证活动服务的,认证的本质属性为公正性,公正性是由认证活动的客观性、独立性、可靠性、准确性、系统性等来支撑的。
因此,任何一项认证技术都必须具备客观性、独立性、可靠性、准确性、系统性等一种或多种特性,同时考虑某项认证技术存在的风险并采用适当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那么认证技术与其他技术(如生产技术、开发技术、软件应用技术、管理技术等)的关系是什么呢?他们之间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是知识、经验、技巧、手段、方法、技能等的总和,同一技术既可用于认证活动,也可用于其他活动;认证技术与其他技术的不同在于更强调客观性、独立性、可靠性、准确性、系统性,以确保认证结果的公正性。例如:合格评定功能法技术,企业组织也可应用此技术进行自我评价,抽样方法同样如此。因此,只要有助于认证达成目标和公正性的技术即可成为认证技术。例如:产品测试技术,在生产领域的产品设计、生产、储存阶段应用测试技术是为了验证产品与要求的符合性,以便分析出设计、生产、储存过程中的问题点并加以改进;在认证领域的确定阶段应用测试技术是为了得到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以此作为判断是否出具该型号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明文件的条件之一。任何认证技术的应用都要考虑风险,并对风险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认证技术可理解为:能帮助确定认证对象满足规定要求程度,或提高认证效率或效果的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可靠性、准确性、系统性等一种或多种特性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4.认证技术的范围
(1)从认证技术(集合)的应用、作用对象看,认证技术是应用性的系统
认证技术都有应用主体和作用客体,所谓应用主体就是认证技术的应用者(人或机构),所谓作用客体就是认证技术的作用对象(产品、服务和过程、管理体系、人员等)。认证技术不能脱离主体、客体而孤立存在,应将认证技术的主体、技术、客体视为一个系统。所谓认证技术系统是指由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的人、认证技术、认证对象三要素共同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可表示为:人(主体)——认证技术(中介)——认证对象(客体)。
日常认证活动中经常谈到的认证技术其实是专指认证技术系统中的技术(中介)要素,本文称之为狭义认证技术,例如:认证抽样技术、检测方法等。
由人(主体)、技术(中介)、作用对象(客体)三要素共同组合而成的技术系统,本文称之为广义认证技术,例如认证规则系列、认证准则系列、审核方案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
之所以进行狭义认证技术和广义认证技术区分,是因为在认证活动中将一些技术引入认证领域时如果没有系统地进行考虑和评价是否适合应用于认证领域、引入认证领域是否需要一些附加条件,就可能不能保证认证的公正性,因而可以避免和克服脱离技术主体(人)或脱离技术客体(作用对象)去孤立研究认证技术的片面做法。
(2)从认证技术(集合)的涵义、内容看,认证技术是具有层次性的系统
认证技术是帮助达成认证活动目标和提高认证活动效率和效果的技能和技巧总和,包括机器、工具、工艺、程序、技术知识、技术理论、管理理论、理念等,从这个角度看,认证技术系统又可指由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又相互区别的认证技术实践、认证技术产品、认证技术科学、认证技术建制、认证技术文化、认证技术精神等要素共同组合而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见表1)。
由此可见,在日常认证活动中经常谈到的认证技术其实是技术系统中的某一或某几个技术要素,本文称之为狭义认证技术,例如:认证抽样技术属于技能层次、检测理论属于知识层次、检测技术属于技能层次等。而整个认证技术系统,本文称之为广义认证技术,也可称为大认证技术。
综上所述,凡是认证活动相关的理念、原则、文化、制度、知识、方法、器具、实践经验均属认证技术范围。
5.认证技术的分类
从表1可以看出认证技术系统中技术是分层的,是自上而下的由理念到实践的组成,同时这些技术要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例如通过实践可检验上层甚至顶层技术,通过总结改进上层至顶层认证技术,再由顶层技术自上而下的层层实践,如此闭环运行将不断改进认证技术系统。
关于认证技术系统分类,本文不进行具体的分类,仅举例加以说明(见表2)。
注1:本表仅是示例,实际上某一认证机构是存在认证技术系统的(对于整个认证领域而言,各认证机构的技术系统是整个认证技术系统的一部分,即子系统);
注2:对于某一具体名称的认证技术可能包含几种认证技术要素,例如合格评定功能法就包括知识层次、技能层次等。
6.认证技术的评价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应用的普及,认证技术必然也必须与时代同步,跟上时代潮流,如果相关认证技术落后将使认证领域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下降,不利于认证事业的发展,举个极端的例子:测量汽车速度,如果认证领域现在采用距离固定,手动秒表计时,再用数学公式计算出汽车速度,这样的技术方法,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如何呢?广大认证领域从业人员也在不断思考、探索、开发和尝试新认证技术。对于认证技术适用性、先进性及可靠性等有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一。如果能够在认证领域建立统一的认证技术鉴定原则,将使新的认证技术得到认可并加快推广应用速度。同时可以针对目前存在和应用的认证技术进行梳理,清理不适用的认证技术。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认证技术可定义如下:
能帮助确定认证对象满足规定要求程度,或提高认证效率或效果的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可靠性、准确性、系统性一种或多种特性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注1:认证技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视角着眼于认证整个领域或某认证机构的整体即系统,认证技术系统必须是融合“应用者(主体)——狭义认证技术(中介)——作用者(客体)”三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
注2:认证技术是具有层次区分的从意识层次至实践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系统。
注3:包括技能和技巧,及技能、技巧的扩充和外延。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引起认证领域从业人员的注意和讨论,进而完善认证技术的定义。
内容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2021年第10期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推送旨在积善利他,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并致歉!
ISO管理体系认证业务可以私信我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