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寒门出贵子真实故事(寒门出贵子)

虚极子按:所有的苦难都是化了妆的祝福。

人生有四大闲事万万不可为:扶烂泥,雕朽木,翻咸鱼,烫死猪。然而四百年前的荷兰——偏居欧洲西北一隅的蕞尔小邦,竟然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了咸鱼翻身的奇迹,不仅摆脱了西班牙帝国的控制,还一跃成为海上霸主,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开挂人生。

自古寒门出贵子真实故事(寒门出贵子)(1)

▲ [荷] 凯撒·范·埃弗丁恩《朱庇特与卡利斯忒》,1655年,布面油彩,165 x 193 cm

瑞典斯德哥尔摩 国家博物馆藏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民族如此,个人也不例外。擅长驾驭历史题材和肖像画的凯撒·范·埃弗丁恩(1616-1678)出生在名不见经传的荷兰小城——阿尔克马尔。出生地虽小,但生逢其时,埃弗丁恩赶上了繁华富庶的荷兰黄金时代。在其画作中我们既能发现来自远方的奇珍异宝,又能感受到荷兰人在17世纪特有的一份自信和轻松。上面这幅油画《朱庇特与卡利斯忒》便是埃弗丁恩的顶级代表作,我们从技巧方面可以看出,画家为了将荷兰古典主义风格推向巅峰,大量吸取了意大利艺术的精髓。

自古寒门出贵子真实故事(寒门出贵子)(2)

▲ [荷] 凯撒·范·埃弗丁恩《宝座上的巴库斯》,1670-1678年,布面油彩,162 x 180 cm

德国杜塞尔多夫 艺术宫博物馆藏

在埃弗丁恩的另一力作《宝座上的巴库斯》中,酒神坐在温暖的兽皮上,头戴月桂枝,杖缠葡萄藤,脚踏白发面具——永驻的是青春,超越的是衰颓。酒神的身材并不像古希腊艺术作品中常见的那般健美,面庞也不见得有多么出众,但他在欣然接受宁芙仙女进献的热带仙果和玉液琼浆时,却透着一种经历过个人奋斗的成功者惯有的沧桑与坦然。同样是这份沧桑和坦然,出现在埃弗丁恩的另一幅肖像作品里,肖像主人公是一位比画家年长22岁的同乡。

自古寒门出贵子真实故事(寒门出贵子)(3)

▲ [荷] 凯撒·范·埃弗丁恩《伍尔布兰德·格莱恩茨·德·琼肖像》,1674年,布面油彩

荷兰阿尔克马尔 市立博物馆藏

荷兰的黄金时代不仅成就了有天赋的艺术家,而且也让寒门庶族原本暗淡的人生得以像梦一样飞扬。伍尔布兰德·格莱恩茨·德·琼(1594-1674)曾是阿尔克马尔的一名孤儿。他在孤儿院里长到19岁,于1613年进入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当差,从此便留在了亚洲,直到1648年荣升为波斯贸易总监和印度理事会成员(“印度”在此指的是荷兰在亚洲所有的殖民地)。

自古寒门出贵子真实故事(寒门出贵子)(4)

▲ 铜版画《巴达维亚城内的“老虎”护城河》,1682年

这条河是当年荷兰人建立的巴达维亚城里最繁忙的一条运河,两旁鳞次栉比的住家和店铺夹河而建

荷兰海牙 国家图书馆藏

同年,伍尔布兰德首次返回荷兰,担任亚洲大型商船队的总指挥官。退休后,他又成为阿尔克马尔孤儿院的总管。这幅大型肖像是伍尔布兰德于1673年以300荷兰盾委托埃弗丁恩所画的。画中他被描绘成东方贸易主管和商队指挥官,胸前佩戴着荷兰东印度公司颁发的金链勋章。踌躇满志的主人公身后一长一幼两个黑奴,撑伞佩剑,侍立左右,更衬托出这位“寒门贵子”的威严气势。伍尔布兰德去世后,将大部分资产捐赠给孤儿院和教堂,这幅肖像也永久地保存在阿尔克马尔孤儿院,以此激励那些幼年失祜的孩子们——不断拼搏、冒险、奋斗,面对生活永不言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