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长生和普通高考的区别(艺术特长类高考)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的时间了,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艺术特长类高考,对于农村学生是好还是不好?”
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美是高三的一枚学生,今年参加高考,但是她的学习成绩比较初中而言,堪称一落千丈。小美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因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生存压力已经占据了父母所有的精力,所以那里的学生是没有任何补习班和兴趣班的,甚至课后作业都是无人监管的。
小美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一直品学兼优,三好学生的奖状糊满了家里的一面墙,中考时自然也顺利考入了县重点中学,但是小美的学习成绩一直受英语偏科的困扰。
进入到高中后,学校提供了很多解决偏科类学生的平台,例如:开设小语种班级、美术、音乐、体育、文管类特长班级、春季高考......
学校从升学率的角度出发,确实为学生开拓了很多解决偏科问题的渠道,但是各个渠道是分阶段性开设,导致学生在三年高中生活里遇到的岔路口太多了,造成学生人心惶惶不能安心学习。小美在这种政策的改革、特长班的宣讲、专业分流、老师不断引导中,逐渐迷失方向找不到学习的定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我不否认学校提供的各种升学渠道,确实给予了学生更大的眼界和更多的选择,也成就了在某些领域有特长的学生。但是有些学校将特长渠道看做升学利器,不管学生资质如何,赶鸭子上架强制执行的做法,确实令人心中一颤。
这样的急于求成的做法,对于没有资质的学生来讲,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偏远农村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成长环境是不支持他们拥有特长的,要么是家庭条件的不允许,要么是父母思想觉悟得不够。当这部分学生在十六七岁的年纪里,离开父母寄宿到县城的学校里面,这期间所见到的人和事足以让他们眼花缭乱,能够拥明确方向、坚守本心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在各个岔路口的选择过程中,他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思考,思想不断地左右摇摆,下定决心后还要思考如何说服父母亲人......可以这样说,在经历每个岔口的时间里,他们都没有定力专心学习,可怕的是在高中阶段他们需要经历无数个这样的岔路口。
高中三年,本应该的阳光、洒脱,努力进取的时间,但是他们却各个面带愁容,“学美术的费用太高了,我的家里负担不了学费,但是我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找我谈话”、“我想去学美术,但是我从小没有画过画,我能学好吗?”、“我是学文管好呢,还是练体育好?”......
当偏远农村的学生还在纠结学不学,会不会时,其他地区的学生已经笃定了自己的人生奋斗方向,毕竟他们从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奔赴各个兴趣特长班了,他们的岔路口在大环境的引导下早已完成了选择。不得不承认越是经济条件好,思想觉悟高的地方,学生们的岔路口出现得越早,他们朝着目标专注努力的时间就会越长。
高考终究是公平的,但是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的学生,结果又怎么可能尽得人意。
高中是人才甄选的时期,只要存在竞争结果便是残酷的,就像之前网络上探讨过“寒门再难出贵子”一样,在大环境的优胜劣汰的选择中,农村的学生的劣势已经逐渐暴露出来了。
艺术特长类高考,对农村学生是好还是不好?或许它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这只是一个拓宽人才识别的渠道而已,也仅此而已。
我真诚地呼吁:请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因材施教,而不是赶鸭子上架似的一刀切,为了所谓的升学率毁了学生本该不一样的人生。
升学率仅仅只是一个冰冷的数据,但是每个小数点的背后或许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味地追求冰冷的数据,真的妥当吗?学校可以反思,政策可以优化,老师可以通报,但学生的人生又该如何弥补?
愿每个学生都如小草般健壮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