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

3 月份各种新手机陆续而至,虽然硬件参数上漂亮、设计略有新意,但其实大都缺少了最为关键的提升——机身振动马达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

魅族mEngine

虽然作为零件的它小到不起眼,却对体验有着质的提升,甚至会是未来选购手机的重要参考之一。

「振动马达」的作用是什么?

一句话概括。它的作用就是帮助手机实现模拟振动反馈,带给用户除声音(听觉)外的触觉提醒。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2)

触觉反馈,图/魅族

但事实上,「振动马达」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出色的振动马达往往会给体验带来极大的飞跃。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3)

全面屏时代

在手机全面屏时代,出色的振动马达还可弥补缺失实体按键后的真实感,创造出细腻且出色的交互体验。而这也将会是手机厂商们展示诚意和实力的新方向。

振动马达的两个分类

从广义上看,手机行业所采用的振动马达一般分为两种:转子马达、线性马达

我们先说说转子马达。

转子马达是依靠电流导致的磁场驱动转子旋转,并进而从而产生振动的。主要的优势在于技术成熟、成本低廉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4)

转子马达,图/Youtube

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主流的中低端手机大都采用了转子马达。

不过它的缺点同样明显,比如说启动反应拖沓、震感粗糙、无方向性,用户体验上非常糟糕。

而线性马达,是内部依靠一个线性形式运动的弹簧质量块,将电能直接转换为直线运动机械能的发动模块。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5)

线性马达,图/苹果Taptic Engine

优势主要体现在启动反应快速且纯粹、震感出色(通过调教可产生多层级的触觉反馈效果)、能量损耗低以及有方向性的抖动。

借由此,手机也能实现堪比实体按键的触感体验,并且配合相关的场景动作提供更精确、更好的反馈。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6)

滚轮时的触觉反馈

最好的例子就是在 iPhone 「时钟」调节时间滚轮时产生的「嘀嗒」的触觉反馈。(iPhone7 及以上机型)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7)

游戏:Florence

此外,振动马达相关 API 的开放,也能让第三方应用、游戏接入,在使用时带来妙趣横生的交互新体验,比如说 Gboard 输入法、游戏《Florence》使用时产生细腻的振动反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结构的不同,线性马达其实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 2 种,分别是:

  • 圆形线性马达:上下方向振动的 z 轴,马达行程短,振动力量稍弱,持续时间较短,体验一般;

  • 横向线性马达:上下左右四方向振动的 XY轴,马达行程长,振动力量强,持续时间较长,体验出色。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8)

圆形线性马达,横向线性马达

以实际应用的产品为例,使用圆形线性马达的产品有三星旗舰系列(S9、Note 9、S10 系列)。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9)

横线性马达两种分类对比,图/魅族

而使用横向线性马达的产品主要有 iPhone(6s、7、8、X 系列)、魅族(15、16系列)。

线性马达为何还未被广泛运用

既然线性马达(特指横向)的加入,能让体验提升巨大。那为什么还未被厂商广泛的运用起来呢?其实主要理由有三。

1. 成本过高

根据此前供应链消息的报道,iPhone 7/7 Plus 机型中的横向线性马达成本接近 10 美元。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0)

iPhone7 机身马达,图/imore

而反观大多数中高端安卓手机,其采用的普通线性马达成本仅仅在 1 美元左右。

如此之大的成本价格悬殊,以及追求「性价比」的市场环境下,有几家厂商会愿意跟进呢?

2. 体积过大

除了成本高之外,一款出色的线性马达,体积上也非常大。我们以最新的 iPhone XS Max、三星S10 内部图对比便可得知: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1)

内部结构对比,图/Youtube

能为振动模块保留大的占用空间,这对于内部空间本就寸土寸金的智能手机来说,确实并非易事。

当然啦,苹果也为此付出了缩小电池容量、续航变短的代价。

3. 算法调教

可能与你想象中的不一样,振动马达所产生的触觉反馈,也是算法去进行调教的。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2)

Immersion 公司专注于提供触觉反馈技术

即意味着厂商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工程师们也需要花费时间反复摸索不同物理按键的真实触感,并利用线性马达加以精准模拟,最终才能真正带来出色的触感反馈效果。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3)

复杂的调试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采用同种规格的硬件,体验却不相同的本质原因。

另外一个小原因则是,「振动马达」的提升在宣传效果上的影响力实在有限,更何况很多用户都没有这种概念。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4)

产品宣传的取舍

另外厂商宣传振动马达功能,消费者也并不能在认知上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提升所在,远远不如机身更薄、电池更大这样的噱头吸睛。

出色触觉反馈的意义

在 PC 时代,键盘、鼠标两大交互设备的出现,给予了人更为直观的触觉反馈。

那种让人有「真正在操作」的感觉,也极大地推动了电脑在大众消费市场的发展。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5)

鼠标键盘输入,图/网络

试想一下,没有键盘、鼠标的机械式按键触觉反馈,我们还能快速上手电脑吗?

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除去视觉、听觉外,人机交互体验还需要更为真实的触觉反馈。

而随着手机市场全面屏时代的来临,手机 ID 设计进一步演进,此前我们认为的大屏幕 6 英寸,如今也能够称得上小屏机器。

譬如 5.97 英寸的小屏旗舰:小米9 se。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6)

5.97英寸也可以是小屏

我们也都能发现,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手机上的机械按键正被逐步去除,手机上的操作越来越依赖于手势触控、虚拟按键。

传统机械式按键的触觉反馈「用武之地」越来越少,传统转子马达的弊端也被日益放大。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7)

全面屏的演进

对此,注重用户体验的厂商,如苹果、谷歌、三星等,也先后将虚拟按键、手势操作与更为出色的振动马达配合,提供出媲美甚至超越机械式按键的触觉反馈体验,成为当下时代里最优的解决方案。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8)

Android P 手势集成触觉反馈

如此一来,在手机全面屏时代下,我们除了享受屏幕上的视觉提升,还能在不同页面、功能中感受到细腻、真实的触觉反馈。

最为关键的是,也让手里每天陪伴我们时间最久的电子设备,增添了更多的「人性味」,而不再仅仅是一台冰冷的机器。

题图:电影《功夫》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19)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20)

点一下,让更多人知道

手机振动加强(手机要是这样震)(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