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腔小工调(侉侉调既是北曲)

《侉侉调》,亦名《卖油郎》《五更里》《无锡景》之所以叫作《卖油郎》,是因为它最早歌唱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出自明人冯梦龙话本小说《醒世恒言》或称为《五更里》,是因为它通常从一更唱到五更的缘故又称作《无锡景》,是因为清末民初时以此调演唱无锡风光,其中有一句词是“让我唱一支无锡景呀”,一时流传,四方皆知,故名《无锡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九腔小工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九腔小工调(侉侉调既是北曲)

九腔小工调

《侉侉调》,亦名《卖油郎》《五更里》《无锡景》。之所以叫作《卖油郎》,是因为它最早歌唱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出自明人冯梦龙话本小说《醒世恒言》。或称为《五更里》,是因为它通常从一更唱到五更的缘故。又称作《无锡景》,是因为清末民初时以此调演唱无锡风光,其中有一句词是“让我唱一支无锡景呀”,一时流传,四方皆知,故名《无锡景》。

《占花魁》与《卖油郎》

关于历史上的扬州清曲曲目,《扬州画舫录》说过:“于小曲中加‘引子’‘尾声’,如《王大娘》《乡里亲家母》诸曲;又有以传奇中《牡丹亭》《占花魁》之类谱为小曲者——皆土音之善者也。”这说明扬州清曲在两百年前已有长篇曲目,如《王大娘》《乡里亲家母》《牡丹亭》《占花魁》。《占花魁》写卖油郎秦钟痴情追求妓女莘美娘,美娘深受感动,终于与秦钟成婚的故事。《扬州画舫录》说它是从“传奇”而来,是指清初李玉的同名传奇剧本。传奇中花魁名王美娘,清曲中花魁名莘美娘,似应直接从冯梦龙《醒世恒言》而来。

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的是才貌双全、名噪京城的名妓莘瑶琴与卖油郎秦钟之间的故事。莘瑶琴出身汴梁城郊。自幼聪慧,十岁作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靖康之难时,汴梁城破,瑶琴在逃难中与家人失散,被卖到临安妓院,改名王美,唤作美娘。美娘凭自己的才艺容貌,成为临安名妓,人称“花魁娘子”,一晚白银十两,仍然慕名者众。临安城外卖油店朱老板有一小厮,姓秦名钟,也是从汴梁逃难而来。某年初春的一天,秦钟送油时偶遇美娘,被其美貌吸引,心想“若得这等美人搂抱了睡一夜,死也甘心”。于是日积月累,攒得十两银子,要买美娘一晚春宵。然而等到秦钟见了美娘时,美娘正酩酊大醉,并认为秦钟身份低微,不愿接待。而秦钟不以为意,整夜服侍醉酒的美娘。次日美娘酒醒,感到十分抱歉,觉得秦钟是忠厚之人,可惜是市井之辈,否则倒可以委身事之。一年后,美娘被恶公子羞辱,流落西湖,恰遇秦钟。秦钟将美娘送回青楼,美娘为回报秦钟,留他过宿,最终嫁与秦钟。《卖油郎独占花魁》虽然写的是爱情题材,但主角并非习见的才子佳人,而是市民妓女。秦钟对美娘的爱固然出自外貌,但美娘决定嫁给秦钟却出自内心。《卖油郎独占花魁》在清初被李玉改编为传奇《占花魁》,后又为淮剧、粤剧、评剧、杭剧、越剧、扬剧等所演出,并多次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扬州清曲演绎《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曲目有大小两种。小的用《侉侉调》演唱,曲名为《卖油郎五更》,歌词总共五段。第一段唱秦钟在青楼坐看美娘,想象她的身世;第二段唱美娘辗转难眠,秦钟帮她盖被子;第三段唱美娘口渴,秦钟喂美娘茶汤;第四段唱美娘呕吐,秦钟以衣袖承接秽物;第五段唱天亮以后,秦钟收拾房间,始终未曾逾矩。举第一段唱词为例:

一更京儿里,月儿照花台。

卖油郎坐青楼,观看女裙钗。

我看她年纪轻轻,本是良户人家女。

却为何流落到,烟花门中来?

她年方十六七,一朵花正开。

引动了狂蜂浪蝶,来把花儿采。

十七八岁的姑娘人人爱,

过了二十岁,渐渐下桥来。

扬州清曲另有大套曲《花魁女》,由三组大曲构成。第一组名为《刘四劝妆》,歌词很长,写美娘逃离汴梁,沦落杭州,老鸨强逼她接客,美娘不肯就范。后来老鸨请来刘四娘花言巧语,百般劝说,美娘被迫低头。第二组名为《油郎嫖院》,写秦钟从汴梁逃命到杭州,以卖油为生。秦钟偶闻美娘容貌,意欲与其云雨,因囊中羞涩,遭到老鸨讥嘲。后来秦钟终于积攒足够银两,方得与美娘同宿。第三组名为《花魁从良》,写福建吴八公子欺凌美娘,美娘不从,被遗弃在西湖中。幸而为秦钟搭救,美娘感激,终与秦钟结为夫妇,白头偕老。《花魁女》的唱词与《卖油郎五更》的唱词完全不同。

《侉侉调》最初以《卖油郎》之名行世。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查禁所谓“小本淫词唱片目”,在开列的曲目中有《杨柳青》《闹五更》《十送郎》《剪剪花》《湘江浪》《卖油郎》之名,据考这些都是扬州清曲的曲目。

《无锡景》与《秦淮景》

《无锡景》作为俗曲,清末已流行于江南一带,所以有人称之为“江南小调”。到了民初,有人写了十余段歌词描述无锡风土名胜,犹如一幅幅水乡风情画卷。《无锡景》本是旧时无锡茶楼里歌女自弹自唱之曲。“我有一段情呀,唱把那诸公听……”幽雅轻缓的歌声为游客助兴,也为迷人的太湖胜景增色。其曲调温润婉转,行腔丰富细腻,每句的结尾常用吴音衬字,让听者倍感亲切。如今通行的《无锡景》唱词,完成于民国建立之后,头两段歌词是这样的:

我有一段情呀,唱把那诸公听,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末唱一支无锡景呀,

细细那道道末,唱把那诸公听呀。

小小无锡城呀,盘古到如今,

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呀。

一到仔民国个初年份呀,

新造那个一座末,光呀光复门呀。

其中结尾处的“呀”“末”“仔”等衬字,最富吴侬软语的韵味。《无锡景》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据无锡音乐专家说,《无锡景》是一首典型的江南城市小调,原有很多版本,经过几代人的加工形成现在通行的版本。歌词全部用无锡话演唱,没有具体的作者,其实是几代无锡艺人共同完成的。

因为《无锡景》曲调流畅优美,一些影视剧也喜欢采用。如香港电影《三笑》中,唐伯虎唱的“真心来相诉呀,我就是唐伯虎”,就是用的《无锡景》曲调。前几年风行一时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片中最后一幕由十三钗集体演唱的《秦淮景》,曲调也来自《无锡景》。《秦淮景》用苏州话来演唱,显得更嗲、更糯,也更有味道。《秦淮景》的唱词是:

我有一段情呀, 唱把那诸公听,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末唱一支秦淮景呀,

细细那道道末,唱把那诸公听呀。

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

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

瞻园里堂阔宇深呀,

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

看得出来,《秦淮景》的唱词完全脱胎于《无锡景》。

其实早在1932年淞沪会战时,瞿秋白就以《无锡景》曲调填写《上海打仗景致》歌词,用字完全依据吴语,也用发音衬字“末”。歌词盛赞抗日的十九路军:“小兵十九路呀,本领实在大,东洋军队一点无生路呀。日夜末装来三万多呀,冲突那个几天末,仍旧打勿过。”

……

《侉侉调》流行于南方为《无锡景》,流行于北方则为《探清水河》。《探清水河》唱的是清末发生在北京海淀火器营村的一个类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火器营本是制造枪炮的地方,这里住着松老三一家,以种大烟、开烟馆为生。老两口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叫大莲。大莲长到十六七岁,亭亭玉立,本该论嫁,但是松老三夫妇整天吃喝玩乐,不关心女儿的婚姻大事。大莲与本村青年佟小六偷偷相爱,一次小六到大莲家幽会,被其父母发现,惹下大祸。大莲父亲用皮鞭把女儿打得皮开肉绽,还让她自裁,大莲被逼无奈,跳入门口的清水河。小六得知,也跳河殉情。为叹息这段悲剧,有人编成小曲《探清水河》在北京传唱。《探清水河》源于《侉侉调》,只不过《侉侉调》重抒情,《探清水河》重叙事,如第一段唱词:

桃叶尖上尖,柳叶青满天,

在位的明公,细听我来言。

此事出在京西蓝甸厂,

火器营住着一个长青万字松老三……

《侉侉调》与《五更里》

在《侉侉调》的名称中,最核心的字是“侉”。这样一首极富江南韵味的曲牌,为什么叫《侉侉调》呢?

扬州方言中有“侉子”一词。朱自清在《我是扬州人》一文里谈到扬州人的缺点,说扬州人有自卑心理,也有自大心理。他写道:“其实扬州人在本地也有他们的骄傲的。他们称徐州以北的人为侉子,那些人说的是侉话。他们笑镇江人说话土气,南京人说话大舌头,尽管这两个地方都在江南。英语他们称为蛮话,说这种话的当然是蛮子了。然而这些话只好关着门在家里说,到上海一看,立即就会矮上半截,缩起舌头不敢啧一声了。”扬州人把扬州以外的人看成不是“侉子”便是“蛮子”,这同阿Q一切以未庄为标准没有两样。

据此看来,《侉侉调》应该是北方传来的曲牌,不过在南北流传中名称产生了变异,如在南方称为《无锡景》《苏州景》《五更里》,在北方称为《探清水河》《照花台》《盼五更》。而在苏北的海州,则称为《小京调》。当地学者认为,海州人之所以将《侉侉调》称为《小京调》,是觉得它来自北方京畿的缘故。

清代内廷常把昆曲之外的戏曲声腔称为“侉戏”,含有非正宗之意。如嘉庆七年(1803)南府《旨意档》中有两段圣旨。五月初五日传旨:“内二学既是侉戏,那是帮腔的,往后要改。如若不改,将侉戏全不要。钦此钦遵。”十一月二十三日传旨:“以后都要学昆弋,不许学侉戏。”皇上虽然禁止“侉戏”,声明“侉戏全不要”“不许学侉戏”,但恰好证明当时的“侉戏”已经传入宫内。

“侉戏”或“侉调”之名,大约产生自明代的北京,清代沿用。明人《度曲须知》谈到“北调”时说,《罗江怨》《山坡羊》等曲“虽非正音,仅名‘侉调’”,反映了当时以南北曲为正音,以小曲为“侉调”。清人《阅世编》记载词人陈子龙的话说:“大河以北有所谓‘侉调’者,多是‘男女相怨离别之音’。”清代扬州最流行《侉侉调》,扬州人张子虚曾选辑扬州青楼小调八十首,题作《侉调太平歌曲》。

《侉侉调》的曲谱于1901年首现于程仲铨抄录的乐谱集中。1932年刘复、李家瑞编撰《中国俗曲目录》时,将《侉侉调》定性为“流行于苏沪一带的俗曲”。《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收有《无锡景》曲谱,后面附录《探清水河》的工尺谱译谱。“侉调”最初可能是对非正宗的俗曲的概称,泛指昆弋腔和南北曲以外的俚俗歌曲。从这个角度,正好可以理解《侉侉调》的草根性质。

《侉侉调》在南方称《五更里》,在北方称《盼五更》,证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 韦明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