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背后的故事(爷爷是商业大鳄)
1917年,黎元洪刚刚被推举坐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子,张勋复辟各方势力角逐,胆小的黎元洪躲进了日本大使馆里,请求副总统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之位。
冯国璋虽然希望黎元洪复职,但是迫于形势还是暂时进入总统府。25岁便从河间老家离开的冯国璋,从一无所有做到了大总统的位子,那时候的他拥有无限荣光。
同样是这一年,冯国璋的三子冯家遇在创办实业中取得巨大成功,东方油漆厂、保定电力公司、天津大陆银行都是他的产业。
那时的冯家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到了俯瞰众生的高度,而他们却没想到,这些荣光给后辈们带来的是数不清的坎坷和屈辱。
1、祖业破败,时运不济1859年,冯国璋出生于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那时候的河北还被称为直隶。冯国璋家里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生活拮据家徒四壁。
其实冯家本有过辉煌的,冯国璋的爷爷有农田三百多亩,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大户。自古以来中国人总是学而优则仕,冯国璋的爷爷虽然是个大地主但是也期望子孙能位列权贵阶层,于是就一心支持冯国璋的父亲冯春棠读书参加科考。
遗憾的是,冯春棠不仅不是块读书的料,还长了颗玻璃心。因为科举屡次落榜,冯春棠的脑子被刺激的出了问题,整日疯疯癫癫。精神失常本就难以守住家业,再加上天灾不断,到了冯国璋这一代冯家已经成了赤贫的草根一族。
与父亲不同,冯国璋天资聪颖而且脑子活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智商情商双高。自打在私塾读书,冯国璋就深得先生钟爱。不过,冯家实在是太穷了,冯国璋读完私塾后家里就没有能力供他继续读书了。
冯国璋的外公心疼他是棵好苗子,于是接到了毛公书院供他读书。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冯国璋在毛公书院很快就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且与同学们相处起来颇有领袖风范,老师吴震看重冯国璋的才华和人品,把自己家中未婚嫁的妹妹吴凤许配给了冯国璋。
1875年,年仅16岁的冯国璋与吴凤成亲,婚后除了生儿育女,冯国璋依然找准机会向上发展。
1876年,冯国璋自毛公书院毕业,回到老家蹉跎了五年,冯国璋想尽办法要出人头地。1881年,堂叔冯甘棠不忍看到冯国璋被埋没,于是资助他去了保定莲池书院进修了两年。
在保定读完两年书,不好意思再向堂叔开口的冯国璋辍学回家了。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冯国璋读书的这些年没有谋得一官半职,看似毫无用处,但是他在学堂里学到的知识很快派上了用场。
虽然胸怀远大理想,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凉水,回到家的冯国璋每天郁郁不得志。正巧,家里有个叔父在淮军队伍里做文书,表示可以引荐冯国璋去当兵。
自从1862年李鸿章创建淮军以来,这支军队已经成为清政府的重要防御力量,冯国璋进入淮军相当于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2、草根逆袭,力争上游1884年,25岁的冯国璋从河间诗经村出发到达大沽口从军,他抱着此去不飞黄腾达势不还乡的决心。
如果说,25岁之前的冯国璋是怀才不遇命运坎坷,而从军以后的冯国璋接连遇到贵人提携,开始时来运转。
进入军营后,和那些大字不识的兵蛋子相比,冯国璋属于高知分子。所以,大家往家寄个书信或者伙房厨师记账都愿意找冯国璋帮忙,冯国璋又性格随和来者不拒,全军营的人都喜欢和他打交道。
而冯国璋的好人缘不仅是和士兵们,就连统领刘祺也对他另眼相看,认为冯国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过经验的人都知道,工作中和上级搞好关系比埋头苦干钻研技术要划算的多。冯国璋和上级刘祺的交好很快为他带来了机会。
1885年,李鸿章为了改善已经二十多年的淮军暮气沉沉的状态,准备开设天津武备学堂,在军营里选拔一批人专门培养。冯国璋顺理成章被刘祺保荐到了武备学堂,成为了第一批学员。
在武备学堂里,冯国璋的能力再一次被肯定,不管是理论还是兵器实操,每一项成绩都很优秀,当时负责武备学堂的李鸿章和荫昌都很欣赏他。
在武备学堂里学习了四年,冯国璋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了,留在淮军中继续效力。按部就班的在军中待了三四年,冯国璋的心蠢蠢欲动,他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
当时的聂世成是远近闻名的将领,带领的部队如同虎狼之师屡立战功,冯国璋多方打听找人引荐进入到了聂士成军中。
冯国璋和聂士成可谓是互相成就。甲午战争前夕聂士成带着冯国璋去东北一带考察地形,细心的冯国璋回来后就以聂士成的名义编写了《东游纪程》,这本资料使得聂士成名利双收,不仅在抗击日军中取得战绩而且还被升为军中机械局督办。
聂士成开始把冯国璋作为自己的心腹,在甲午战争后特意举荐他随从权贵裕庚前往日本考察军事,细心的冯国璋趁机学习了大量军事著作和日本的军事情况,回国后就整理了好几本军事资料给了聂士成。
聂士成看了冯国璋整理的资料后拍案叫绝,感叹冯国璋是不可多得军事人才,而且把这些资料又呈给上级袁世凯。自此,冯国璋和袁世凯的爱恨情仇开始了。
袁世凯正搞了个小站在操练新军,看了冯国璋整理的资料后,立即就把他招入小站负责排练新军。和冯国璋一起的还有王士珍和段祺瑞,他们三个人合作的堪称完美,不仅编写了新军训练的教科书,甚至在一场秋操中被德国总督称赞为“北洋三杰”。
自从进入小站后,冯国璋一步步成为了袁世凯的人。袁世凯一路升迁,冯国璋也一路跟随,袁世凯被载沣贬斥离京赶回河南后,也是冯国璋使用计谋帮助袁世凯重新掌权。
袁世凯对冯国璋的能力心知肚明,为了进一步笼络他,把自己的家庭教师周砥嫁给了丧妻不久的冯国璋。袁世凯陪嫁周砥比嫁女儿还要奢华,金银珠宝就有一百多担,得了美人又得钱财的冯国璋心花怒放,对袁世凯唯命是从。
此时的冯国璋已经从草根变成了位高权重的高官,不仅有袁世凯这样的大树撑腰,还在担任贵胄学堂操办的时候结识了一大批清廷权贵。
冯国璋的爷爷想要的位列权贵光宗耀祖的梦想,冯国璋这一代终于实现。意气风发的冯国璋重新修整《冯氏家谱》,并且把“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作为家族的排辈次序。
然而,虽然冯国璋和袁世凯走的亲近,在政治观念上却有不同。中华民国成立后,冯国璋公开反对共和政体支持总统制,倾力辅协助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本以为袁世凯会革新风气开创新局面,冯国璋却听到了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的消息。
此时的冯国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而是有着广泛人脉和军事势力的军阀大首领,所以他和其他四个人的“五将军密电”直接导致了袁世凯下台,然后忧惧而亡。
袁世凯下台后,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冯国璋开始拿出了国家元首的姿态,公开谈论自己的治国方略。
这时候的冯国璋57岁了,从河间走出来的草根凭借多年努力,终于实现了逆袭。
1917年,张勋复辟,黎元洪面对多方势力的角逐做了逃兵,让出了大总统的位子并且致电冯国璋代理中华民国大总统。
冯国璋虽然心底希望黎元洪出山复职,但还是启程去了总统府,他渴望一个封建腐朽的国家有新的出路,实现共和体制。冯国璋的爱财是出了名的,到了总统府看到池塘里的鲤鱼可以卖个高价,于是就找人把鱼卖了,以至于成为一个留在历史上的笑话。
冯国璋的代理总统屁股没坐热,就在护法战争中被其他军阀陷于孤立而退位回乡了。
历史的变迁由不得人来选择,虽然做了一段时间风风光光的大总统,冯国璋的光荣却给了后代带来抹不掉的屈辱。
3、赤子之心,实业救国1875年,冯国璋和第一任妻子吴凤成婚后生下了三子一女,冯家遇就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冯家遇自小就把父亲当作自己的榜样,期望也能成为一方将领。
1903年,练兵经验丰富的冯国璋主持建立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目的是培养备用军官。冯家遇立即央求父亲给他一个名额,于是冯家遇就成为了武备学堂的一员。
1906年,冯家遇自武备学堂毕业,正巧有一批可以去公派去德国留学的名额,主张学习新知识的冯国璋把冯家遇派去了德国,到了柏林工学院攻读冶金行业。
在冯国璋的三个儿子中,冯家遇是最像父亲的一个,聪颖好学而且领悟能力很强。到了德国后,冯家遇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西方工业的发达让他大开眼界。
而想到自己的国家,不仅政治局面不稳定,工业更是不值一提,冯家遇的内心沉重,他突然醒悟,原来父亲他们每天的练兵并不能使国家强大,只有工业发达了才有国家富强的后盾。
1910年,在德国学习了四年的冯家遇回到中国,暂时在父亲的北洋军中做了个军官。当看到袁世凯当上总统后要恢复帝制,听到父亲无奈的叹息,冯家遇决定远离政治斗争。斗来斗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发展实业才能救国。
冯家遇在德国留学期间已经对工业有所了解,再加上他头脑灵活主意多,投身商业后可谓四面逢源。和陈菽良、孙润甫一起创立了天津东方油漆厂,推出“灯塔”牌油漆。
现在的人做生意总是强调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文化,冯家遇在百年以前就有先见之明,他的灯塔油漆是第一家纯国产油漆,很快凭借着质量和价格优势打开了市场,东方油漆厂成为知名企业。
此外,冯家遇又在1917年和曹锟、王占元等人一起创办了保定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引进西方先进设备自行发电,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发电厂。除了油漆和发电,冯家遇还创办了天津大陆银行、大城银行,成为知名的大企业家。
俗话总说无奸不商,可冯家遇却从不奸坏,而且始终存一颗爱国之心。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冯家遇的产业受挫严重,但他从不为利益而做违背本心的事情。
他曾经的旧相识王克敏做了日本人的汉奸,到冯家遇家里劝说他也一起为日本人服务,功名官职随他选择。为了不让老相识为难也不破坏自己的原则,冯家遇找了黄胆水涂在脸上,装出一副大病缠身的样子拒绝了王克敏。
除了自己有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冯家遇对子女家眷们更是约法三章,不允许子女在租界买外国人的房子、不允许出国读书娶外国妻子、不允许家中女子戴钻戒。
冯家遇生在新旧社会交替的年代,既看到了旧社会的封建腐朽,也看到了新社会蕴藏的巨大生命力,他坚信中国总有一天能赶超西方,故立下了实业救国的雄心壮志,虽然因为战争和社会的变革他最终失败,但那颗报国之心从未改变。
冯家遇的一生养育了六个儿子七个女儿,冯海岗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从小就在爱国救国的思想熏陶下长大的。
虎父无犬子,冯海岗在父亲的教育下顺利考入辅仁大学,是个货真价实的高材生。冯家子弟,自从冯国璋开始,就一直努力成为精英人物,因为他们打拼到了上层就不能再允许自己跌入凡尘给祖宗丢脸。
冯海岗在辅仁大学学的是教育专业,一身书生意气,准备毕业后投身到国家教育事业中大干一场。
人是社会中的人,注定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起伏,正好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冯海岗就赶到了时代变革的节骨眼。
冯海岗大学毕业后日本也投降了,曾经在国民党部门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冯海岗的人生抱负就没有然后了。
最悲惨的时候,冯海岗受过牢狱之灾,被遣到河北老家劳动改造。冯海岗没有混个好日子,自然也连累着他的孩子们,冯巩的悲惨童年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
4、荣光屈辱都付笑谈中1957年,冯巩出生,他是冯海岗最小的儿子。冯巩的原名叫冯明光,本来按照冯国璋的族谱“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冯巩该是禁字辈。但在那个年代,老祖宗带来的都是家族的屈辱,谁还愿意再用那个让人伤心的辈分,于是父母为他取明光这个名字,大抵是寓意前途光明。
太爷做大军阀大总统、爷爷是个资本家、父亲是国民党老部下,冯巩的先辈们的经历没给他带来什么光荣。父亲在外地劳动,母亲艰难地拉扯着他们几个孩子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冯巩去捡过煤球渣子、菜市场捡烂菜叶子。
上学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印刷着冯国璋的照片,冯巩一眼都不想看,看多了就来气,恨不得自己能改改身世背景。
祖辈们有从政有经商还有喜欢搞教育的,而冯巩不同,他喜欢说相声。也许是见过了太多的世间百态,冯巩喜欢通过相嬉笑怒骂着就把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冯巩很幸运,十几岁的时候就拜师到了马季门下,跟着马季学了一段时间又去当兵了。退伍后冯巩被分到了机械厂当钳工,但冯巩依然在想尽办法说相声。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冯巩的相声表演正巧被侯耀文看见了,于是就把他调到了铁路文工团,从此冯巩和相声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1984年,冯巩又被调去了中国广播艺术团,他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冯巩有个搭档就刘伟,两人配合默契,说起相声来能把观众们笑的肚子疼。当时的春晚导演黄鹤听了一场冯巩的相声,于是冯巩就开始朝着春晚舞台迈进了。
自从1987年首次登上春晚后,冯巩成了春晚的钉子户,他那张长脸总是踩着点来和观众们拜年,还带着一句“我想死你们了!”
经历了艰难困顿,冯巩在演艺圈里闯出了一片天,说相声、演电影样样拿的出手,他成了大家口中的“巩哥”、“冯巩老师”。
2011年,《建党伟业》开拍,冯巩出演了冯国璋一角。不得不感叹基因的强大,穿上冯国璋的那一身衣服,冯巩把自己的太爷百分百展现在了荧幕上。
往事如云烟飘散,没有人再去因为祖辈们那些光宗耀祖的经历去诋毁冯巩,而冯巩也不会再回避自己是冯国璋后人的身份,他的儿子取名开诚,回到了冯氏家谱的辈分次序。
从冯国璋到冯巩,冯氏一族历经百年。在这百年风雨中,中国的社会也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迁,冯氏家族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历史,他们的奋斗史也是中华民族的缩影。
有过荣华富贵有过光耀门楣也有过坎坷屈辱,但唯一不变的是期冀光明的心。
当年冯国璋从河间诗经村辞别父母妻子走入大沽口,他的梦想是离开大众,融入到社会金字塔顶端的那群人里。
不知他是否会预料到,一百多年后,他的后代会用一句“我想死你们了”和普通大众谈笑风生打成一片。
作者:心向吾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