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的兴衰演变(传教士奉教皇之命出使蒙古)
最初,许多外国人对于东方的了解,可能是来源于《马可·波罗游记》,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所记载的事情多有夸张的成分。
而在马克·波罗之前还有两部欧洲人游历东方所记录的游记,那就是《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和《鲁布鲁克东行纪》,这两部东行记录,被认为是更加可靠的记录,而其中所展现的,是一个可能连中国人都不太熟悉的蒙古帝国。
马可·波罗
“非常坚韧”的蒙古人13世纪,蒙古人入侵东欧,欧洲上下震动,不管是国王还是教会,都急着了解蒙古人的意图和情况,他们派出了诸多使者和传教士前往蒙古,查看蒙古的情况,甚至是劝说蒙古大汗改信基督教。
其中,柏朗嘉宾、鲁布鲁克就是比较著名的两位,他们先后经中亚抵达哈喇和林,并记录下了他们所见的蒙古人的情况,可这些情况,与中国人所熟知的蒙古,好像并不相同。
根据柏朗嘉宾的记录,蒙古人非常坚韧,他们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为什么这么说呢?柏朗嘉宾说蒙古人不仅可以忍受严寒和酷暑,还可以在一两天不占水米的情况下,继续唱歌跳舞。
柏朗嘉宾
蒙古人本身很少吃面食和蔬菜,而可以分给每个人的肉食又很少,柏朗嘉宾甚至认为,其他民族不可能依靠这么少的食物活下去。
此外,柏朗嘉宾还提到,如果在打仗时,蒙古人被切断了粮草,他们还会做出种种甚至可以说是残忍的行为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例如,他们会从10个人中选取1人来“充当食物”;例如,他们会吃母马生小马驹时候的体液来充当食物。
鲁布鲁克则说蒙古人“矮而壮”,不屈不挠,喜欢喝牲口的鲜血。而可能正是因为蒙古人如此“坚韧”,他们也是用类似的待遇来对待前来朝觐的外国使节的。
蒙古帝国
柏朗嘉宾声称,在蒙古,外来使节的食物十分匮乏,蒙古人给10个人提供仅供2个人生活的用品,而且每个人只给吃一顿饭。据此,柏朗嘉宾认为,蒙古人将使臣们看作自己的自己的“奴隶”,并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尊重。
在生活习惯上,蒙古人与我们想的也十分不同。
柏朗嘉宾曾写道,蒙古人从不洗衣服,也不允许别人洗衣服,他们也不洗碗,在煮肉汤时,蒙古人会用肉汤涮一下碗盘,然后还会将肉汤倒回锅里。
诸如此类的卫生习惯,在我们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不过在蒙古,这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蒙古人的一些律法和葬俗也与我们所想的不一样。
蒙古人
柏朗嘉宾曾记述道,根据蒙古国的律法,在帐篷内尿尿、踩踏王公帐篷的门槛、吃别人递过来的食物不下咽或是吐出来都要被处死,这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蒙古的还有一个奇特的葬俗,就是当一名贵族去世以后,蒙古人会将他最宠爱的侍从推入墓穴之中“陪葬”,可等到侍从昏厥之后,他们又会将他拖出来,反复三次,如果侍从命大、还没有死,那他就获得了自由。
这个葬俗看起来像是陪葬一样残忍,但似乎又给了人们“一线生机”。
当然,虽然蒙古人的生活条件看起来比较艰苦,生活习惯也十分落后,但当时,蒙古帝国还是一个万国来朝的大帝国,王公贵族的生活条件还是非常优越的。
葬俗
“万国来朝”的蒙古帝国作为使臣,柏朗嘉宾参加了贵由大汗的登基典礼,柏朗嘉宾写道,典礼在巨大的金帐里举行,以华丽的丝绸作为装饰,而这些丝绸都是契丹进贡的。
值得一提的是,柏朗嘉宾口中的契丹,并不是我们认知中的北方游牧民族,而是蒙古以北、中国北方的大片土地,包括了金国和宋朝的土地,所以很明显,这些丝绸应该是金国进贡给蒙古的。
在登基大典上,有来自俄罗斯、阿拉伯、契丹、朝鲜等许多国家的4000多名使节前来朝贺,带来了大量金银珠宝、工艺品等礼品。
柏朗嘉宾写道,仅仅在一处高地上,他就看到了500辆装满礼品的马车。
贵由大汗的登基典礼
但有一点是与我国史料的记载的相似的,那就是在使臣中,柏朗嘉宾或是俄罗斯的大公总是可以得到“上座”,这说明在蒙古帝国中,确实色目人的等级会比较高一些。
鲁布鲁克还专门记载了他在蒙哥大汗那里见到的朝鲜使节和“大契丹人”。根据他的记载,在蒙古帝国的朝鲜使节穿的是宋朝的衣冠,他们头戴乌纱帽、手持朝笏板,礼仪举止也与中国人别无二致。
而鲁布鲁克笔下所谓的“大契丹人”很可能就是南宋人,而非是真正的契丹人。
因为他写道,“大契丹人的国家”有许多省,大部分还没有臣服于蒙古人,并且他们与印度之间隔着海洋。
蒙哥大汗
此外,鲁布鲁克还记录称,有人告诉他,“大契丹人的国家”有一个城市的城墙是金子铸成的,城楼是银子铸成的。这一段描述,与《马可·波罗游记》之中关于杭州的描述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很有可能形容的正是南宋的都城临安。
对于“大契丹人”,鲁布鲁克则是这样描述的:他们身材矮小、长着小眼睛,是各种能工巧匠,医师们根据脉搏诊断病情,而不检查小便,而且使用不同的草药来治病,但不使用利尿剂。
鲁布鲁克还写道,他们每天都要缴纳1500艾索特的赋税,还要定期上交丝绢、粮食,并服劳役。可见,当时蒙古人对于汉人的压榨非常严重。
《马可·波罗游记》
柏朗嘉宾还曾写道,蒙古人在入侵欧洲后,被欧洲的工艺品惊得目瞪口呆,于是搜罗了许多欧洲工匠去哈喇和林为蒙古贵族服务,其中很受尊敬的一位是来自巴黎的金银匠“威廉师父”。
柏朗嘉宾说道,威廉师父为贵由大汗打造了登基大典上所用的精美象牙宝座。巧合的是,鲁布鲁克也记录着这位威廉师父的绝妙手艺,他描述的是一座“自动饮料机”。
这种自动饮料机的形状像是一棵银子打造的大树,树根边上蹲着4只狮子,每个狮子口中都有一根管子,能够流出不同的饮料,还有4个大银盆负责承接不同的饮料。
巴黎
当然,说是“自动”,其实这棵大树下有一个地穴,人们就藏在这个地穴中,将不同的饮料分门别类地灌到管子中,饮料再经由大树流到银盆中,司膳官们则从银盆中汲取饮料,拿去给大汗、贵族们饮用。
据说,是因为蒙哥大汗很喜欢欧洲宫廷中流行的餐桌喷泉,才千方百计地在自己的宫廷里也造出了这样一座庞大又复杂的喷泉。
骏马弯刀去打仗?并不一定
也许柏朗嘉宾和鲁布鲁克的记述中,给我们带来最大不同感觉的就是蒙古人打仗的方式。我们在影视剧中,总是看到蒙古人骏马弯刀冲锋的形象,“弯刀”更是蒙古人的标配,似乎少了弯刀,就不是蒙古人了。
但根据柏朗嘉宾的记载,蒙古人中,只有少数富人、贵族才拥有锋利的弯刀,一般的士兵在打仗时是手持大斧,背着两三张良弓,带着三个装满箭的箭囊的。
相同的是,蒙古人的甲胄都是精心制作的,虽然有人用的是皮甲、有人用的是铁甲,但这些甲胄都是精心制作而成的,它们贴合人体,而且当人体弯腰屈体时,关节处用细绳连接起来的活动皮革就会叠起来变成好几层,加强对人体关节的保护。
鲁布鲁克
蒙古人的头盔一般是用铁网圈制成的,用来保护头部,但头盔上还有用来保护颈部和面部的环形部分,这一部分是用皮革制成的,能够加强对于整个头部的保护。
柏朗嘉宾对于蒙古人的武器、甲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可见,他对于这些十分感兴趣,也可能是想能够更好地回欧洲进行汇报。
在打仗时,每个士兵会先射出三四支箭,假如蒙古人发现这样不能占据上风,那他们就会马上后撤,将敌人引入早已设下的陷阱之中,再对敌人进行围歼。
而且,蒙古人还会制作大量假人放在马鞍上,显得他们人数众多,让敌人未战先怯。
据此,柏朗嘉宾认为蒙古人很有智谋,并不是依靠蛮力取胜的。但有时候,蒙古人也非常残忍,因为如果蒙古人攻城时久攻不下,就会残忍地将战死者和战俘熬成油泼入城内,并将火种抛入城内,点燃大火。
不说放火屠城,光是将战俘熬成油就已经很残忍了。可蒙古人虽然对待人很残忍,但他们对待马却十分亲善。
例如,蒙古有规定,骑过一天的马,必须让其休息三四天后才能再骑,因此蒙古军队的战马总是精力充沛,蒙古骑兵的机动性也是无人能敌的。
蒙古骑兵
同时,蒙古人还为战马精心制作战甲,战马的两侧、头尾都会披有皮革制作的战甲,其长度至少要到马匹的大腿根,另外,蒙古人还会在马匹的额前放置一个铁片,避免马匹的头部受到伤害。
总之,在欧洲人眼中看到蒙古人和蒙古帝国,似乎与我们所见的完全不同,但也许将东西方的视角结合起来,我们才能透过历史,看到一个真正的蒙古帝国。
参考资料
上游新闻,《传教士奉教皇之命出使蒙古,见到了一个中国人不熟悉的蒙古帝国》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 鲁布鲁克东行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