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有什么变化(农村的二农与)
乡村振兴的意义我们不言而喻,是下一轮规划的工作重点,看到很多政策利好,我们信心满满,当然,落实中更要警惕走样,坚持初心尤为重要。
如果把农村分类,在小编看来只有两类,一类是,失去农业生产的“二农”农村,比如城中村,失去土地的城边村,异地安置的拆迁并居村落;一类是,具备全特性的三农乡村,多在离城区较远的位置。
乡村振兴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当然是生态宜居,富足兴旺,是乡村生产保障与城市需求反哺的融合发展。
无产不富的代价惨痛发展初期我们涌现出很多富村、名村,慢慢的我们发现追求无产不富的同时,土地占尽,农业让步工业,遍地而起的烟囱一个比一个高,如今这样的村落却不再让我们向往,富村却变成了“负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人说绿水青山有了,却更穷了。一路走来你会发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生态型及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村村通自来水,农村厕改前所未有的力度,以及今年提出的乡村振兴,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那么怎么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绿水青山,需求在从量到质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市资本开始反哺农村,而优先被青睐的就是青山绿水区域,当我们真心去做好城乡融合发展,你才会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乡村振兴的难点短板在哪?
1、三农变二农的尴尬
前段时间山东的“合村并居”可以说全民声讨,各地建设指标大量的村居消失,赶农民上楼,甚至拆迁多年至今漂流租房。对应的便是农民失地的可怕,土地除了情怀,也是他们的致富的保障,尽管一瓶粮食还没有一瓶水贵,可少了这份踏实来谈振兴,难免会被嘘声。
2、土地确权与再调整的脱节
可以说乡村振兴会优先在三农农村实现,而振兴的基础在于土地的公平分配,土地确权确实让农民吃了定心丸,而与之不匹配的调整政策,却变成了阻碍振兴的绊脚石。
前段时间山东《土地办法》(简称)征询意见,小编仔细阅读后也提出了几点实际问题。历史遗留的代沟之间代际之间的土地矛盾,如今却越发明显。“死者”种着“活人”地,是很多乡村的现状,当占地补偿的出现,处处是“抢地”与“霸地”的利益冲突,因为一夜之间插满树枝就可获得可观的赔偿,甚至成为干群矛盾。
所以说,土地的公平分配是乡村振兴的前提。
图为家乡荒废的口粮地
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在哪?首先,确保土地公平分配。当然历史遗留问题很棘手,这也是很多基层班子一拖再拖的原因,如今却是不得不啃的硬骨头。
其次,化零为整的集体意识。如今土地荒废严重,很多口粮地早已种树多年,甚至荒废,山区较为普遍。外加占地赔偿的侥幸,即使村集体有发展规划也很难动员起来。
这就需要我们摒弃以前的小农意识,报团取暖,上升到集体层面,才能实现产业融合,创收创利。
第三,灵活的干部选配机制。我们所熟知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驻村或包村书记”,到如今各地打破应届生的约束,积极回引的“振兴专员”。都开始打破老一辈的“轮值模式”,丰富基层干部年龄层次,提高文化素质,对接乡村振兴发展。
农业才是振兴的保障,而唯有这样的振兴才具有推广性,可持续性。
图为家乡的绿水青山
大家好我是蔚然之风,一名努力成长的新农人,谢谢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