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的飞信收费吗(是飞信真的飞不动了)
日前,中国移动先后发布了两条招标公告,分别以 3626.5 万元和 4764.6 万元的招标金额,进行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2017-2018 年「和飞信」客户端技术实施与支撑项目,以及运营支撑服务项目。
消息一出业内为之一震,纷纷猜测移动这是要复活飞信的节奏。
▲本飞信要复活啦
正在刷微信的极客君看到这两纸公告,差点都忘了还有飞信的存在。
成也用户,败也用户提起飞信,或许会是个暴露年龄的字眼。可能 00 后不太熟悉,但 80、90 后一定不陌生。
更为强大的是,当用户飞信不在线时,对方发来的信息也会以短信的方式直接免费发送到手机。这项杀手锏在当时可谓一招鲜吃遍天。
不过,正如开头所提到的,2007 年不仅仅只有飞信的诞生,同时也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以及 3G 通信时代的到来,短信优惠的卖点,似乎不再那么具备吸引力。
2011 年初,微信问世,凭借方便快捷的通讯体验和完全免费的模式迅速圈占用户,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得益腾讯 QQ 庞大的用户基数,账号相通和良好的操作体验,还辅以发送语音消息等创新性功能,微信增速迅猛。短信的交流方式,也逐渐被用户抛弃。
另外,随着使用微信的用户愈多,网络效应带来的优势就愈明显。飞信曾具备的群发通知等供能,也逐渐被微信用建群或群发替代,且没有所谓移动运营商用户优先的限制,能把潜在使用者都聚拢在一起。
到了 2014 年,飞信早已扛不住微信的打击,用户活跃度较 2013 年的巅峰时期下滑超过 20%,平台口径收入同比下降 26%。
不看调研报告都十分清楚,以短信优惠为主要卖点的飞信在 2012 年后迅速没落,但是,我们没有看到飞信任何令人信服的改变。
直到 2016 年 6 月 30 日 ,中国移动宣布短信转飞信业务下线。尽管业务没有全线下架,但其没落的意味已足够浓郁。
能否重整旗鼓从当前携重金重振飞信的势头来看,移动对其「亲儿子」依然保有信心,但外界对此举则普遍唱衰。
不同于微信,飞信是一个由中国移动旗下开发的产物,纵使移动有着上亿的用户量,但市场依然是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的存在。
换句话说,飞信与其他两大运营商的壁垒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早期的飞信由于只限于移动用户之间使用,使其无法像微信一般对市场进行全面普及。
直到 2012 年,移动开放了非移动用户注册,试图圈住其他两大运营商的用户。可笑的是,不同运营商用户之间使用飞信依然需要缴费,这与普通短信基本无异。
既要守住围墙内,又要抢到围墙外。通讯市场里这份便宜,哪有那么好占?
而移动似乎也深知与微信正面交锋没有太大优势,去年 6 月,中国移动给飞信进行了品牌升级改造,把融合通信和飞信业务融合,更名为「和飞信」,主打企业市场,功能大多为企业提供多种办公解决方案。比如独享专线网络等。
从招标的公告来看,不排除移动打算将飞信向企业领域发力的可能。只不过,企业领域依然是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无论是阿里的钉钉,还是企业版的微信,这些背靠巨头主打免费路径的办公平台相对其他软件已较为成熟,但推行免费企业办公的模式并不能为其带来相应金钱的回报。
此外,之前联通推出的沃友以及电信联合网易推出的易信等移动办公软件,也没能在市场起到较好的反馈。移动此时带着和飞信杀入企业板块,倒是一次猛士般的尝试。
中国电商协会网络营销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唐兴通表示,从战略目的来说,中国移动是希望在移动端构建自己的一个入口,或者是一个工具。中国移动此次投入 8400 万元对外招标,也就是通过下达指标的方式来完成互联网软件产品的推广,但结果仍有待观察。
GEEK 君有话说在 2G 时代,飞信曾经红极一时。
但随着微信的崛起,飞信在通讯上的优势不再显现。如今,飞信披起「企业市场」外衣,试图重整旗鼓,既没有微信一样的市场份额,又没有阿里钉钉在企业办公的成熟度。
8400 万,或许只是卷土重来的入场费而已。想要在市场翻身,挑战还有很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