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适合老外的版本(说文解字五谷)
人人都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知道“五谷”“六畜”都是啥吗?那么,这里的“五谷”与“六畜”,最初到底指的是哪些谷物与动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也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1/五谷是哪五种作物?
这里的“谷”,原来是指带壳的粮食;“谷”字的读音,就是由壳的读音演变而来的。我们看看谷字的演化:
从左往右分别是谷字:甲骨文,金文,楷书
“谷”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属会意字,古字形上部像水流出的样子,下部像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谷”的本义指山谷,即两山间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或水道。山谷内不便于行走,故又比喻为困境,如:进退维谷。
谷物的“谷”本作“穀”,属形声字,从禾、㱿(què)声。“穀”本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也专指谷子,是一种草本植物。在一些方言中,“谷”也指稻。典籍中“穀”和“谷”常通用。汉字简化时,用“谷”代替“穀”。 但仅限用于粮食作物,“穀”用于其他意义(美善、姓氏等)时不宜简化为“谷”。
谷物的“谷”本作“穀”,是形声字,从禾、㱿(què)声。从禾,表示与粮食作物有关;㱿即壳,表示音读,也表示穀類植物所結穗實上的穀粒有殼甲的意思。“穀”字本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从“穀”字的“庄稼、粮食”义引申出了“生长、养育、进食、俸禄”等多重含义。
综上所述,在古代,“谷”字的本义是指山涧的流水以及与之类似的山间的凹陷地貌,主要是属于地质、地理自然景观。“穀”则指的是庄稼与粮食,以及引申出来的相关意义。现代汉语中的“稻谷、五谷”其本字都应该是“穀”字,只是简化后统一写作“谷”。
将“穀”字写作“谷”字的简写方式自古便有。古人写“穀”字时偶尔用笔画简单又同音的“谷”字代替。《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孔颖达疏:“孙炎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在《新语·慎微》中:“弃二亲,捐骨肉,绝五谷,废《诗》《书》。”唐·张悦《祭城隍文》:“庶降福四虻,登我百谷。”这两处引文中假借“谷”为“穀”,指庄稼和粮食。
“谷”在古时便假借为“穀”字使用,因此将“穀”合并简化为“谷”有历史文献依据,是自古传承而来的,并非毫无根据的合并简化。因此在阅读古书、汉字繁简转换时必须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说完谷,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五谷是什么!
“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是无稻的。
五谷中的“稻”与“麦”大家都非常熟悉,现在已是人们日不可少的主食。而五谷中的“麻”,以前的农村很常见,现在种植已是越来越少了。这里的麻指的是麻子,它形似于芝麻,麻子的籽实,可食用(嗑食,猴子尤喜)、榨油、包饺子,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与蜂蜜同时食用将致眼疾。只是,由于现在的食物丰富,麻子早已退出了人们的餐桌。在此,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五谷”中的“黍、稷、菽”。
先说“黍”。唐代诗人有首著名的五律,叫《过故人庄》,是曾经入选过中学教材的,是被要求的必背课。其诗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句中“具鸡黍”的“黍(shǔ)”,系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是我国古代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次说“稷”。有个熟语叫“江山社稷”,这里的“社稷”,指的是土神与谷神。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拥有了土地与谷物,就有了立国与产家之本,所以,社稷又成为江山的代称。古代的皇城,都会有社稷坛,专为皇家供奉社神与稷神之用。社稷坛前,还给皇帝留了一亩三分地,以示不忘农本。
这里的“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又叫黄粱,是古代最最常用的主食。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中,就记载了一个“黄粱梦”的故事,里面的“黄粱”就是稷。《枕中记》里说,有个赴京赶考名落孙山的举子卢生,途经邯郸,在旅店偶遇一位异人送枕,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店家的小米饭还没有熟。眼一睁一闭,一生就过去了,因有所悟。
再说“菽”。一代伟人曾写过一首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诗中的“稻菽”代指的就是五谷,也泛指田里的各种庄稼。“菽(shū)”,篆文写作“尗”,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菽”,为豆类的总称。
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春秋 考异邮》)
如今,“五谷”则泛指一切粮食类作物。
2/“六畜”是哪六种家畜?
相比于“五谷”,六畜更容易理解。据《周礼·天官·庖人》称:“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杜预注曰:“为六畜:马、牛、羊、鸡、犬、豕。”南宋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中也有:“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因此“六畜”一词可谓妇孺皆知。
“六畜”中的“豕”,为古人最早家养的家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肉食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