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

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1)

总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难以进食,无法排便排气……癌性肠梗阻作为肿瘤特别是腹腔或盆腔恶性肿瘤的终末期事件,治疗困难,手术难度大,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生活质量差,是肿瘤领域的难题,癌症中的“癌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教授率领的医护团队,想病患之所想、急病患之所急,攻坚克难,突破自我,勇闯手术“无人区”,探索出了一条驱除病痛的创新治疗之路,更为病患术后康复注入强心针,重燃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生命至上 勇闯手术“无人区”

今年1月6日,北京世纪坛医院手术室内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

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2)

图1:石汉平主任为高阿姨手术主刀

59岁的高阿姨来自河北张家口郊县,两年前患者罹患结肠癌,恶性程度很高,曾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后虽多次放化疗,肿瘤仍复发转移至多脏器,并发严重的癌性肠梗阻。高阿姨长达三个月无法进食水,体重下降13公斤,BMI低至13.5,每天恶心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并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生命危在旦夕,精神心理状态极差。高阿姨辗转河北和北京多家知名医院艰难求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均被告知肿瘤太晚,手术难度极大,且并发症多,死亡风险极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高阿姨来到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

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3)

图2:消化内科医生帮忙放肠梗阻导管

石汉平教授仔细研读患者CT片和病例资料,发现患者病情的确危重,侵犯多个器官,手术难度极大,需多学科联合会诊上台手术,但如保守治疗,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入院后,石汉平教授团队立即对该患者进行癌性肠梗阻“6字方针”基础治疗,及恶液质营养治疗等,联系王沧海主任医师协助放置肠梗阻导管,缓解肠梗阻症状及解决肠内营养通路。患者精神心理及营养状态逐步改善,可经口服用肠内营养液,但仍无法进食。

为解决患者饮食需求,同时达到减瘤目的,为后期治疗提供基础,请医务处组织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妇科、输血科、影像医学科等MDT会诊。影像学检查显示,盆腔肿瘤达12×11cm,侵犯髂血管、小肠、直肠、膀胱、输尿管及子宫附件等。专家们一致认为只有做盆腔廓清,彻底清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生命!盆腔廓清术本身就是高难度手术,再加上患者基础情况差,让本次手术难上加难!生死关头,经慎重思考,石主任带领团队决定勇闯禁区,为挽救患者生命奋力一搏!

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4)

图3:高阿姨影像学检查片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上午9点,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开始了这场生与死的较量。手术过程中,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石汉平主任主刀,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妇科主任医师们时刻准备,麻醉科缪慧慧副主任亲自麻醉。从瘤体中分离出髂血管,切除肿瘤,输尿管膀胱吻合,空肠-结肠吻合……经过各位教授们的全力配合,手术历时8小时后圆满结束,病患出血量仅500ml,安返病房。术后,经医护人员们的悉心照护,术后第8天高阿姨平稳出院!出院时,高阿姨泪流满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5)

图4:手术切除肿瘤

“复杂多变的手术是对医者真正的考验,不是教科书中既定的手术术式。为了患者的生命,我们正在探索‘零输血’手术,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奇迹!”石汉平说。

孜孜以求 科研创新结硕果

据了解,癌性肠梗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晚期并发症,很多医院不愿意接诊,研究癌性肠梗阻对于提高肿瘤病人的诊治水平和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石汉平教授团队在癌性肠梗阻、冰冻骨盆(盆腔廓清术)、营养治疗等方面跻身国内领先水平,首创的癌性肠梗阻“六字方针”和“四阶段治疗”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而来。数据显示,目前团队共完成近1000例癌性肠阻治疗,生存质量、生存期、经口进食率均显著提升,约10%达完全治愈。

值得一提的是,经石汉平教授改良的“腹膜外入路盆腔廓清术”术中出血量减少三分之二以上,甚至有“零输血”的可能,手术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手术创伤显著减轻,手术清扫更彻底。这些优点也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了坚实基础,大幅提升了手术成功率,该手术也成为众多复杂危重肿瘤患者最后的希望。

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6)

图5:美国Healsan Consulting LLC咨询机构(左),全球医院营养SCI(右)

妙手仁心的杏林春暖背后,是源源不断的医疗深耕和科研创新。

据美国恒祥咨询公布的全球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营养科领域SCI论文共发表3.82万篇,中国排名第二,共发表1882篇论文,占比18.8%,仅次于美国。“北京世纪坛医院”位列全球第七名、亚洲及中国第一。石汉平教授主编《Journal of Nutritional Oncology》《Precision Nutrition》《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医学参考报—营养学专刊》四本期刊,其专家个人排名为全球第二,与美国、法国、瑞士等国的4位教授一起荣获“2021年全球营养学领域最活跃的5位专家”。

人文关怀备至 医患亲如一家

伴着悠扬舒缓的轻音乐,73岁的周广伟已在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的走廊里沿着百米线走了近1个来回了。这让他倍感欣喜,因为在手术前他连走两步路都异常吃力。

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7)

图6:科室医生与病患术后合影留念

“感谢大夫和护士们,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给了我生的希望!”周广伟坦言,在这里他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与温暖。陈永兵、王欣等大夫们不管多忙总要到病房对病人问寒问暖,科室护理团队亲手测量记录尿液,消毒擦洗刀口,细心查看愈合情况,不畏脏累清洗呕吐物和污垢,还总是安慰鼓励大家,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不安,给予我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希望!

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8)

图7:节日前喜庆整洁的病房

春节临近,不少病友以病房为家,与医护共同过大年。大家自发地擦拭窗几,装点灯笼、绢花、福字,病区内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有时深夜值班,不知何时工作台桌上突然冒出2个大苹果或1杯酸奶,这份惦念让我们心中充满暖意。”于恺英说。

攻坚克难再铸辉煌(攻坚克难勇突破)(9)

为了更好地抗击病魔,医患携手共同加强治疗教育至关重要。每年的肿瘤营养论坛都吸引了大批病友和家人的关注。“如何营养治疗不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死亡率,还能大幅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高度维护患者的尊严和权益。”石汉平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